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五十九章 透明玻璃

第五十九章 透明玻璃

玻璃作坊的玻璃制作在石闵的要求下,将草木灰换成了纯碱,可以说附近最大的两大天然碱矿,一个就在桐柏山,一个在蒙古,纯碱自然来自更近的桐柏山,蒙古距离太远,自然不太合适。天然碱不纯,石闵采用的是碳化法提前纯度较高的碱,说白了就是用烧石灰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天然碱液中的碳酸钠反应,形成碱液,而后根据碱液组成,经澄清、过滤、蒸发浓缩、冷析除盐和熔融等工序形容固体碱,之后用适当加工方法制成纯碱、烧碱、小苏打等,目前在桐柏山已经建立制碱工坊,而桐柏山还有芒硝,这也是制造玻璃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在桐柏制造玻璃可以不用运输原材料。不过现在还不行,旁边的南阳盆地也产碱,之前石闵就派人去买过,后面才勘探出桐柏山的烧碱矿。

玻璃制作需要的硅沙石闵之前用的河沙,之后运了一批海滩砂,但是还是有一些不透明、变色。最后选用了用最白、最细、最均匀的砂子。之后是长石、高岭土、腊石、石灰石、白云石,这些就石闵就没花那么多心思,有就行,所以透明玻璃经过他们的研究制作出来了,而且成本也降低了,但是整个研发成本还是比较大,比如就那一批海砂来说就耗费了三十多人,筛选装运,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一个越才到太武城。

玻璃工坊在原料的破碎上,还是用的磨盘碾碎,然后在用细密的筛子,晒出粉末状,当然石闵给他们送了一批简易的口罩过去。然后在把原料称重配比,之后煅烧成玻璃液,之后在将将玻璃熔液倒入模具,待其冷却。或者把大量玻璃熔液集中在一个空心管的末端,一边旋转,一边从管的另一端向其吹气。玻璃依靠进入空心管的空气、地心引力的作用以及玻璃吹制工使用的工具成型。

之后做出来的玻璃器皿放在静置室内冷却,静置室每天打扫三次,进去的衣服都换干净的,打扫完要检查有没有水珠。而且有专人看顾,不能让任何凉爽物质接触到热玻璃。冷却完之后要统一放到大炭烤窑退火,使玻璃整体在加热,然后在达到同一温度,就是均热之后在缓慢冷却,然后在会快速冷却。这样才能让玻璃硬度更强,不会那么脆。有的玻璃还会进行二次冷却,为的就是使质量更好。

但是工坊出来的第三批透明玻璃的问题是有很多气泡和条纹,还有一些结石,这个问题石闵也想到了,考虑到可以向玻璃液中加入砒霜,砒霜进入玻璃液后,由于高温而生成蒸汽,最终将小气泡带走。但是,向灼热的玻璃液中加入砒霜,会升华成剧毒的蒸气,应该会直接把工匠都毒倒在地。石闵也知道怎么制作简易的防毒面具,主要是就是活性炭和棉花,这些都可以找到,但是毒气排入空气,那附近的工坊怎么办,还得搬迁,那成本就太大了,石闵于是便让他们一起想办法,可以试验,工坊已经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就是遇到问题,第一是记录,第二是汇报,第三是想办法解决,第四是记录解决办法,第五是给予一定奖励。

石闵则在想用什么办法取代砒霜,之后想到可以用盐,而且是越精细的盐越好,在都里和云台的盐场都已经开工,也使用了一些新的方法产盐,纯度更好,但是还达不到精度,于是石闵还是让人去运了一批过来,同时让盐场想想办法把盐做成精盐。石闵想的是,这也可以促进盐业的产业升级,果然社会的发展都是各行各业互相促进的。

而用了海盐之后,玻璃浆中的气泡明显减少!玻璃工坊的匠师不停的在调整比例,最后得到最合适的比例,然后搅拌的时间足够长,玻璃浆中的绝大多数气泡能够消失。不仅如此,玻璃液中的条纹和结石也终将全部消失,玻璃液就会变得完全匀称透明。制作出来的玻璃也达到了石闵的要求。而盐场也在改进工艺,提供纯度更高的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