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五十八章 儒雅郗鉴

第五十八章 儒雅郗鉴

刘徵经过周密的安排,便从青州率领水师南下了。水师沿着近海航行,这时候扬州此时很多地方都还是荒野,远不如后世的江南繁华富庶。刘徵在东部沿海凭借强大的武力劫掠娄县、武进等诸县,收获颇丰,但是到了南沙县却遭到都尉许儒的抵抗,刘徵斩杀了许儒,又抢了大量的财物,掳略了大量的人口。晋庭得知便让郗鉴驻扎京口,加都督扬州之晋陵吴郡诸军事,讨伐刘徵,郗鉴水师派袭击他们,两军交战,互有胜负,刘徴深知深入敌后的他孤立无援,而且他们现在人口财物都抢了不少,刘徵便当即下令撤退。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小时候家里穷,他于是努力读书,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不应辟命。晋明帝初,拜为安西将军,假节镇合肥。为王敦所忌,征还。王敦之乱后升任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与王导、卞壸同受遗诏辅晋成帝。

永嘉之乱期间,郗鉴回乡避祸,生活一度困顿。他在乡中广结人缘,乡邻敬重其名望德行,轮流给他做饭,帮他度过饥荒。他兄长之子郗迈和外甥周翼都很小,郗鉴就带着他二人一起外出就食。饥荒年月,大家的口粮都不富裕,于是,有乡人对郗鉴表示,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过去的贤德无私,所以我们才愿意共同帮助您,只是大家能力有限,如果再加上这两个孩子,负担太过沉重,恐怕就难以养活了。郗鉴听罢,心中感到愧疚。于是郗鉴就一人前去吃饭,每次都将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两个孩子吃,于是一同活了下来。后来乡民推举他为领袖,南下避难。于是产生了郗家庭树、含饭之恩的典故。

有一次卞壸说:“郗公身上有三种矛盾现象:侍奉君主很正直,却喜欢下属奉承自己,这是第一个矛盾;很注意加强清廉节操方面的修养,却非常喜欢计较财物得失,这是第二个矛盾;自己喜欢读书,却讨厌别人做学问,这是第三个矛盾。”便有了体有三反的典故。

还有一个就是相互推崇,应该时比较早的商业互吹吧!有一天晋明帝曾问周顗:“你自己认为你和郗鉴相比,谁更强些?”周顗说:“郗鉴和臣相比,似乎更有功力。”明帝又问郗鉴,郗鉴说:“周顗和臣相比,有国士家风。”

郗鉴就任司空时,对同座的人说:“我平生志向不高,碰上世事纷乱,便升上三公之位。想到朱博徒有空名,内心实在有愧。所以意不在多这个典故也出来了。

最有名的一个就很有意思了。郗鉴的爱女郗璇长的很漂亮,到适婚年龄,他听闻琅琊王氏家族子弟众多,均是才貌双全,而郗鉴与王导一直关系密切,于是便谴门客携信前往,备上厚礼拜见王导,想从琅琊王氏才俊中挑选一人为婿,王导在看完郗鉴的信之后,高兴的不得了,于是让他从未婚的子侄当中自己挑选,选中谁就谁。王府的子弟听说郗鉴派了人来挑选女婿,都精心准备了之后才去相见,郗鉴的门客看了都觉得不错,看完之后却发现少了一人,于是便让人带着到了东跨院的书房里面,看到胡床上袒腹仰卧的少年,神态自若。郗鉴门客一回来就去书房找郗鉴汇报情况,他对郗鉴说:“王氏年轻的子侄辈一共有二十余人,皆是英杰,听说主公想要选女婿,都争先恐后,精心准备,显得特别拘谨,倒是有一位小郎君,坦然的于东跨院的床上,袒腹露乳躺着啃着胡饼,神态自若。”郗鉴赶紧问道:“问到此人名字吗?”门客马上回答到:“羲之,年方十六,未行冠礼,。”郗鉴眉飞色舞大笑道:“哈哈哈哈,就他了,老夫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听闻其嗜书,老夫亦爱书之人,特为投缘,这样,你先去休息,马上派人带上聘礼,去金陵把婚事赶紧订下来。”于是东床快婿、袒腹东床的典故就流传开来。

金陵晋成帝这个时候也开始改革赋税,开始安田亩产量收税,规定取十分之一,大概就是每亩田收税米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