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良渚王国奇幻之旅 > 第五章 东海大涛

第五章 东海大涛

与第一天感受的视觉大冲击相比,这接下去的几天,日子多少有些单调了,眼见着城墙一天比一天高,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却感觉怎么也看不够。

白天时候,陈芳在殿内忙着处理祭司事务时,何杰和张凯就待在外头,狐疑地看着眼前的世界。陈芳需要去某个地方时,他们就护卫在旁。

除此之外,就是参加亲兵队的例行操练。很快,他们发现,大多数亲兵的坐骑并不是熊猫,那是王族成员才有的权利。亲兵,骑的是野猪。野猪也能骑?

而5000年前的操练多少有些单调。张凯没事自顾自打了套半吊子的军体拳,让大家刮目相看,看得王的嘴巴都没有合上。而何杰闲来无事跳的一段街舞,看得熊猫的嘴巴都没有合上。

空的时候,他们也想找人聊聊,毕竟,心中多少个问题无人解答。但陈芳有所交代:不要表现得过于聪明,不要随便找人聊天。不然,不仅容易吓到对方,而且还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各种问题中,十几年的那场大海啸,在何杰心中一直挥之不去。何杰的这一生也是多灾多难,好在每次都是逢凶化吉。

16岁时候遇上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幸好当时全家人去了外地探亲。当回家之时,家乡灌县古城已经毁于一旦,80%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在故居的废墟中,何杰找到了一张破旧的全家福,一直放在钱包里,带在身边。时刻告诉自己,大自然的无情,并没有让四川娃儿屈服!

更早的是在12岁时,跟着父母在泰国PP岛度假,却遇上了印度洋大海啸。幸运的是,一家人正在岛上登山,逃过一劫。待海啸褪去,一家人所居住的酒店早已一片狼藉。海啸的巨大威力,就此留在了12岁少年的心里。

但2004年的海啸,和良渚人在十几年前遇到的海啸相比,却只是小巫见大巫。那一次的灾难,良渚人至今无法释怀,甚至不敢提及,更让大祭司心力耗尽。

终于在一次晚餐后,陈芳有空和大家坐下来,分享着这梦一般的奇幻经历。何杰趁机抛出了这个话题。陈芳深深地叹了一个气,给大家讲起了那惨痛的一夜。

十六年前,面对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少雨干旱,良渚人民越发感到担忧。更早时候,城外的湖面有现在数倍之大。但现在,一些小河道已经出现干枯,鳄鱼等水兽开始和人类抢夺生存空间。

幸好,当时的良渚王城附近水源充足。特别是灌溉技术的改进,至少保证了水稻等农作物的生产。而很多地方的城市、村落都已被放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大江大湖区域迁移。而祭司们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求雨。

在一次祭司集体占卜中,象征神位的玉琮东边角突然脱落,众人大骇,不解其意。身怀六甲的大祭司被推举出来,在祭坛上跪拜一夜,求天神授意。身体的虚弱加上精神上的压力,大祭司最终不堪重负,晕倒过去。

醒来之时,大祭司讲述了一个梦境:乌云遮月,东海之上,有大涛,涛伴雨,响声震天地。大多数祭司听到这个消息,都欢欣鼓舞。他们认为,这是天神在传达神意:在月亮最圆的那天,东风起,雨必归!

而来自玉城的祭司们却有些不安。这玉城位于良渚以东,东海之上,属圆璧之地。从良渚王城之地往东,跨江过海,行舟有风5日可达,无风半月而至。远远望去,犹如一块玉璧放在水中。玉城产美玉,海上有鲜鱼。玉城人把加工好的玉器运往良渚王城供奉,或者将半成品运往其他地方再加工成精美的礼器。玉城附近打捞出的鲜鱼也会通过小舟定期地运送到良渚王国各地。

这玉城,曾经是良渚最富有的城市。城为圆形,从城的这头走到那头,也要小半日功夫。城中的路皆由玉石铺就,极尽奢华。城中有殿,殿后山顶有一座玉塔,底座为整块白玉,底座之上建塔身,由九块大玉垒城。塔从上而下,分别刻有神鸟、神猪、神熊、神鳄、神龟、神鹿、神牛、神猫和神虫,九神周围又刻有浮云图。塔顶有一颗透明圆球,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据说,十里之外,都能看到玉塔顶发出的光芒。

城中有民上万,有贵族百人,王族两户,祭司10人。领头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祭司,50余岁,大家都称亲切地称她为母祭司。母祭司是大祭司的姑妈,16岁时成为祭司,20岁时候就到了玉城,成为这一方守护和神的代表。

这玉城往东南再行数日,过数十大、小诸岛,有神兽之地。该地犹如一只神兽卧于海上,以背脊为高山。数百年来,不断有良渚勇士登上神兽之地,繁衍生息,已建城若干,村舍千百,祭司数十。神兽之地亦产玉,只是玉的质地不如玉城所产之玉,且路途更为遥远,运输不易。

玉城往东北行舟十日,有日出之地,如长虫卧于东海,亦有大小祭司数十人。日出之地再往北行舟三十余日,又到多山之地,山中有土著,茹毛饮血,亦有祭司数人、贵族勇士数十、技师百人,进山教化。良渚人认为,这多山之地,有大魔,多怒,或垒土造山,或推山泄愤。

再说回玉城祭司。他们认为,这几年来,经常有群虫从地下爬出,有群兽从动中跑出,有群鸟群飞惊叫。深夜,有奇异的蓝光闪耀在海面,怕是不祥之兆。临行之前,母祭司交代祭司们,一定要告诉大祭司,恐怕有大事发生,一定要做好准备,把墙建的更厚,把土垒的更高,把粮存的更足。

对于玉城祭司们的不安,其他祭司并不以为然。即使是来自神兽之地和日出之地的祭司们,也认为这是吉兆而不是凶兆。而来自多山之地的祭司,则犹豫不决,不愿言语。

最终大祭司在众人的欢呼中,传达了吉兆的神意,全场欢呼,全城欢呼,全国欢呼。大家决定,在月亮最圆的那天,要举办最大的篝火庆典,等待能浇灭篝火的那一场大雨。

随着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良渚人,在深夜时分,听到一种无法言语的沉闷之声。这声响像是来自地底,又像是来自云端,余音飘荡在天际,鸟兽皆惊。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远方的大雷在咆哮。

待到月挂最高时分,大颗的雨滴如期而至。大家高兴坏了,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甚至有人激动地在地方滚来滚去,让湿透的泥土沾满全身。大祭司也开心不已,天佑良渚!

突然之间,电闪雷鸣,那熟悉的沉闷之声再次出现。这一次,似乎就是来自脚下。正当大家有些困惑时,那沉闷之声炸开了,这响声是那么地彻底,似乎要把所有人的胸口撕裂开来,把多有的山峰地劈开去。有天上飞鸟被炸落在地,有地上跑兽瘫倒一边,无助地抽搐。天边,蓝光越来越强烈,从蓝色变为绿色,又隐约带着红色,像是淋出鲜血的红色,令人不寒而栗。

吓坏的人群四处逃散。祭司们集体跪在大祭坛之前,祷告!风带着雨,刮在脸上,麻木地,慢慢失去了知觉。在又一次的雷鸣之后,声音突然停了,雨逐渐变小,圆月又一次出现。胆大的人们走出屋子,跪在祭司们的后面,不知所以;胆小的依旧躲在屋中,惊恐依旧,不敢出声。更让人惊恐的是,鸟兽们非但没有平静,反而更加地惊恐,往高处飞去,往山上爬去。

一阵清风,又一阵清风,仿佛好像闻到了海的气息。远处,犹如战车车轮滚动在沙场之上,轰隆隆的声响环绕在耳边,大地在颤抖,一个巨大的黑影从东方盖了过来。

“大涛!”站在城市瞭望塔上的年长祭司,呆呆地看着一块巨幕由远而近,越来越高,绝望之余,她用尽了全身之力发出了最后的警告。

没有那座城墙可以抵挡得住如此巨大的海啸。2004年的那场震惊世人的海啸,在5000年前的这场浩劫中,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海啸登上陆地百余里,所经之处,无一牲畜幸免。

待逼到良渚王城脚下,尚由十米之高。大涛直接翻墙而过,倒灌入城。伴随着轰然倒塌的城墙,是无数人的叫喊和哭泣,甚至有的人根本来不及叫喊。

在城中高地祭坛处的祭司们,看着眼前恐怖的一切,惊恐不已。就在大家无助地等待着上天的最终惩罚时,王,大祭司的丈夫,带着亲兵冲了过去,不由分说抱起大祭司,死命地奔向后山高处。

也许是上天真的眷顾这一方子民,海啸在最后的淫威中,悄然褪去,留下一片狼藉。

十余日后,还未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人们又得到了另一个噩耗:圆璧之地消失了,玉城消失了,母祭司永远躺在了东海之中。这一块良渚文明的瑰宝,就这样毁在了5000年前的东海大地震中。同样遭受劫难的神兽之地和日出之地,海滨城市无一幸免,只有少数幸存的人们在深山中苟延残喘。多山之地,塌了半边。

“在这次劫难之后,祭司阶层受到了最大的质疑。人们开始怀疑祭司无法代表人们和上天对话!不知道是这次劫难的缘故,还是产后抑郁症,或者两者皆有,我的母亲,大祭司,当年敢作敢为,能指挥众多男儿行军打仗的女中豪杰,就变成现在这样,每天郁郁寡欢,每天自我怀疑!”陈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坐在一旁的何杰和张凯听的瞠目结舌。即使经历过印度洋大海啸和汶川大地震的何杰,也无法想象5000年前的那一晚。

“亚,亚特兰蒂斯?圆壁之地是亚特兰蒂斯?”张凯有点语无伦次。

“我也不知道。但从方位上来看,圆壁之地就在今天的东海之下,据说这块海域之下有发现过人类痕迹。而神兽之地应该指的是台湾,台湾的中央山脉从空中看去,就好像一只巨兽俯卧的背脊。而日出之地,我想应该是指琉球群岛。多山之地,我估摸着,可能是指日本,毕竟,那边地震频发,他们不了解,以为是是神鬼的缘故。”陈芳托着下巴,呆呆地望着远方。

一阵清风吹过,何杰多少有些感到后背发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