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世间路之山阴林家 > 78 孙家之约 上

78 孙家之约 上

林荃早已在海岛上漂着。

本来今年冬天林荃给自己的任务是,修理那两个趁火打劫的家伙,姜媛的前婆家李家,还有要纳三妹为妾的李庆。这两个都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完成,俗话说,官字两张口,在这个正义并没有国家公器做保障的时代,对事情的判断多是取决于官员心中的道义,谁敢保证这道义不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准绳。

而且,林荃清晰地感觉到,官民之间的尊卑所带来的震撼,民即使拥有绝对的判断能力,在官的面前也是白痴加弱智。朝廷大纲就明确了牧民的说法,民是什么意思,就是无知者,尽管朝廷在不断地从民当中择取新的力量,但是只要有身份的差异,就要服从这种价值观,这就是势。张载不是要为天地立心吗,也是如文彦博所言,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民者,无心之人而已,其生死的意义并不大。

在林茂案中,林茂姜同岳的死对朝堂的震撼,远大于那七十人的失踪,对于朝堂来说,那七十人确实属于几个符号而已。朝堂上一旦稳固下来,姜柏要重启儿子被杀一案,也是轻而易举,甚至可以动用整个布政司的力量来调查,而那七十人的失踪仅仅是林茂案的并案而已,能破则破,破不了对官员的影响其实也不大。

林荃要寻找父亲的生死,必须自己动手调查。之前他只是感慨父母所做的情报工作,对信息的掌握程度。而现在,是他亲自出马的时候了,信息成为他心目中的最核心的概念。

世上只有两种价值可以作为信仰,一种是天道人心,另外一种是利益。而利益才是掀起腥风血浪的关键,从历史来看,越往高处,利益的均衡越重要,不是有人说,政治说白了就两点,一是分账,二是信仰。

林茂案至今杳无头绪,就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利益瓜葛,所以无法推理。曾经他有意识地向姜媛、石敬、栾田和沈家打听整个登州府的豪门世家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但是,正是阶层的差异,使得他们对这些家族的了解仅仅限于捕风捉影。而且从这些捕风捉影中,林荃也意识到,登州府的人确实没有必要这样犯险。

沈家的买卖早就铺到了黄县的地面,来自登州南线的货物源源不断地经沈家运往各个码头,黄县无疑是其中最多的,在拜访孙家之前,林荃与沈家的人一起先在黄县打探,当然是按照林荃想出来的新的调查方式。

沈家自从沈父归田以后,孙辈的教育都由他来负责,沈父的规矩多,所以沈家的儿郎们都是有礼节的人,一言一行都是一板一眼,让人感觉特别舒服,毕竟也都是买卖人,这点修养还是有的。

第一步是绘制黄县的地形图,仅仅限于县城即周边,然后将世家大族的产业进行标注。这些消息,大部分是公开的,沈家的业务有茶馆,也有骡马店、杂货店及货栈等各色小产业,消息来得很广。从结果来看,令人震惊的是,夹在登莱两府中间的黄县的最大户竟然是登莱守备孙大仁,也是探花郎的父亲。

黄县县城店铺的两成都在孙大仁的手中,更为重要的是,黄县最大的两处码头都是孙的产业。孙家的店铺有粮店布庄,也有赌场当铺,可以说黄县利润最大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孙大仁的产业。孙家布庄在登莱的业务不同于其他人,有很大一部分面向东北四府,每年向石敬购买的布匹数量也是客观,占了一半的分量。

林荃越来越坚定了栾明义本来就处在一场骗局当中,骗子要的就是这批布,如果没有去黄县,只能说明孙大仁石敬他们不好骗,所以就去登州找那些图利的商人,恰恰是栾明义上了当。

将黄城大致了解了之后,林荃拿着拜帖,以寻找父亲的名义来到孙大仁的布庄,布庄孙掌柜对林荃的到来并不意外,也在他与孙大仁的计划当中。

让到后堂,掌柜开诚布公地为林荃分析,以孙家在登莱两地的势力,任何大宗布匹生意,想让孙家不知道买卖两家的底细是不可能的。从登莱出港的布匹无非是大部分去东北,而且是专船,去高丽和倭国的在登莱都只是捎带货,不会很多,最多几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