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重组 > 第二十一章:整顿皇宫

第二十一章:整顿皇宫

等王进离开后,赵佶将杨戬叫来。杨戬进来看到赵佶的发型改变后,惊讶地说道:“圣上,你这头发怎么变成这模样啦?”

“怎么样?帅不帅?”赵佶得意地说道。

“啊?圣上,这帅是什么意思?”

“就是好看。”

“哦!好看!好看!”

“那你回头也剪掉!你先去对宫里的所有宫女,内侍——包括从外面回来的,还有娘娘以及太后都通知一下,让他们明天辰时之后集合。就说我有事要对他们讲。”赵佶吩咐道。

杨戬苦着脸,虽心中疑惑,但又不敢问。于是索性领命下去做事。

之后赵佶又叫来王升,把适合现在的军训方法交给他,又再给他示范一下,才让他离开。

次日辰时过后,赵佶向聚集的地方轻轻走去。在远处时,只见宫女这边莺莺燕燕,而内侍那边却死气沉沉,娘娘们那边又窃窃私语,只有太后一人保持沉默。在赵佶出现时,全场立马肃静。

赵佶先给太后鞠一躬说道:“母后吉祥!”向太后点了点头后,赵佶又向宫女和内侍还有娘娘们再鞠一躬,弄得他们惊慌失措。赵佶说道:“大家上午好!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我有点事要对大家说说,就打扰大家一些时间。

如今大宋积弱,沉费太重。这本不需和大家说道,但这事关大家的切身利益。因为朕是皇帝,应首当其冲做出表率,开支节源。

所以朕决定:撤销内侍只留杨戬一人在宫中伺候,并减少大量宫女,其他娘娘也可以出宫。”

这时向太后急说道:“佶儿,你这么做,他们以后如何安生啊?还有如娘娘们都出宫了,这岂不是让人非议!”

赵佶转向太后说道:“母后不要急,等我说完。”

赵佶再对其他人说道:“刚才太后说的话,朕想你们可能也有这些想法吧?你们如何安生等下再说,至于如有人非议朕,那让他们非议好了,朕不是俗人,所做之事也不是俗人能理解的。如有人非议你们,你们尽可来找朕,朕为你们做主。

娘娘们和宫女们,你们想想看,现在你们还年轻,如就这样待在宫中老去岂不是浪费大好的青春年华。这是对青春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你们父母的不负责。是我们皇家对不住你们,把你们困在宫中。朕不能一错再错,朕要还你们自由,还会给你们补偿。如不愿出宫,朕也不勉强,到时另做安排,两个选择你们任选其一。

内侍们,你们也一样。朕先说明你们的安排,你们再做选择。第一,你们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朕给予补偿两百贯,如有谁欺负你们,而衙门不处理则杀无赦。但你们也不要仗势欺人,否则同样杀无赦。第二,朕将开一个厂,你们可以到哪里挣钱生活。由高卫当总管,到时按各自的贡献发放工钱,这个大家放心,朕会安排好。高卫以前做过朕的管家,为人处世都非常得当。在那里你们可以安心做事,不用担心安生问题,也不用担心被欺负。朕会时不时去看望你们的,有事可以和高总管反应,也可以向朕反应。现在你们去找杨戬吧。”

等太监走后,赵佶对侍女和娘娘们说道:“虽然朕要减少宫中的开销,但也不会断了你们的生计。十五岁以下的五十贯,十五岁到十九的宫女每人领一百贯,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每人一百五十贯,三十岁以上的两百两,娘娘领五百贯。如你们在宫外没有可靠的亲戚或者可靠的家人,你们最好还是留下来,否则别怪朕到时不照顾你们。留下来的如不能继续待在宫中,朕也保证会给你们找个好归宿的。这样吧,现在你们谁愿出宫的站左边来,不愿出宫的站右边。

赵佶说完后,大多宫女都愿意出宫,愿出宫的娘娘却只有少数,不过她们人数并来就不多。不愿出宫的宫女大概是无家可归,或者是想睡龙床,也或者是相信赵佶能给她们找个好归宿等原因。留下来的娘娘可能是年纪大了不想回家,也可能是无家可归,又可能是怕人说闲话受不了,再可能是也相信赵佶能帮找个好归宿等等。可赵佶却不会管他们什么想法的,他只要减少人数,达到他心中的目的。

站完后,赵佶对那些愿出宫的宫女和娘娘说道:“你们去找两位刘娘娘吧,顺便登记一下你们的信息,以后如有什么困难可以向朕反应,朕定尽力帮助你们。在这里朕祝大家以后新福安康!万事如意!”

结果愿意出宫的人达到将近两千人,而留下来的还不到千人。经赵佶统计,留下来的人中:宫女年龄在十五岁以下的只有三十六个人,从十五岁到十九岁的刚好有两百个人,由二十到三十岁的却有六百八十个人,而三十岁以上的就只有四十七人,而留下来的娘娘只有十八人,而且年龄都在四十以上。

赵佶对这剩下的人说道:“从此以后宫中宫女最多一千人,不得超过这条限制。如愿意出宫去,只要没犯什么过错的,经过后宫同意后,就可以出宫,不限定年龄。不过可没有现在这样的福利。

现在如有愿意让朕做媒的,请都到郑娘娘哪里做个记录,朕很乐意效劳,并尽力如你们所愿。甚至有机会,朕还可以给你们来个相亲大会,让你们自己挑选。

以后伺候太后的宫女为四人,其他娘娘的侍女全部为两人,朕就不要了。以后太后和其他娘娘享清福就好。郑娘娘主管所有内宫之事,有管人管事之权,有奖赏和处罚的建议权,但没奖赏和处罚权。两位刘娘娘监督管理有举报权。奖赏和处罚权都归朕,如朕不在宫中,奖赏由后宫投票决定,处罚压后处理。

以后宫中繁琐的规矩就不要了。人活一世,草长一秋,岁月匆匆,眨眼之间已成过去。朕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够快乐幸福,笑颜常开,让皇宫潮气蓬**来。这就要大家以后要友爱,宽容。

现在就这么安排,具体怎么去做就去问郑娘娘。就这样散了吧。”

赵佶本来想要亲自把太后送回去的,可惜向太后就是同意,说:你还有那么多人没安排好,赶紧去办吧。赵佶想想也是,就没坚持。

过了两个时辰,杨戬带着高总管来到,赵佶好好安慰了一下他。再后赵佶给了他造玻璃的方法,并让他在皇庄建??,对他再三要求:要做好保密措施。高总管也向赵佶保证做到。赵佶实在怕他的措施不怎么管用,又写了些方法给他。之后,赵佶赵佶就做甩手掌柜了。

这边高总管离开,那边赵佶又叫来杨戬问道:“有多少内侍留下来了?”

杨戬回道:“官家,有一百二十人。”

“诶,可惜了近二十万贯!不过也好,人多了也不好安排。好了你可以下去了,两位刘娘娘来了就让她们进来吧。”赵佶可惜完吩咐道。

“是。”

一刻钟后,刘月娘姐妹来到赵佶书房。赵佶安慰道:“月娘,月娥你们辛苦了!来先坐坐再说。”

刘月娥嫉妒地说道:“还是官家你舒服,动动嘴皮子,可累死我们了。”

赵佶笑着道:“那是当然,谁叫你们平时不锻炼,临时抱佛脚呢。以后就叫我夫君吧,我就叫你们小名好了。我还是觉得这样才好听点,这官家和官人怎么听,都感觉不怎么舒服。怎么样?”

刘月娘说道:“这不就和平民百姓一样,这不好吧?”

赵佶说道:“这有什么不好的?一个称呼而已,难道把称呼弄得与众不同,人就高人一等吗?”

刘月娥说道:“你说怎样就怎样吧,反正你是皇帝,被人说的是你,又不是我们。”

赵佶笑着道:“这就对了,还是月娥懂我,有我顶着,你们怕什么呢?这次用去多少钱?”

刘月娘回答道:“总共用去三十二万贯。这是他们的资料,只是我们还没整理好。”说着递给赵佶一碟厚厚的本子。

赵佶说道:“那你们就整理好,再交给我就行啦,注意宫女要按姓和年龄的顺序来分类就可以。只是又可惜了这么多钱!”其实赵佶要这些资料并没什么用,只是要锻炼一下她们两姐妹而已。

刘月娘说道:“夫君这没什么可惜的,如果他们留在皇宫,一年也要这么多钱的,甚至更多。再说我们也不缺这些钱,这以后我们省得更多不是?”

赵佶说道:“月娘说的不错!是我小气了。你们还是快去帮帮婉儿吧,她一个人怕忙不过来。以后在师师没长大前,你们就多帮助婉儿。虽你们是监督,但要成好姐妹就要多帮帮她,知道吗?”

刘月娥说道:“哼!知道啦,不用你说。我们那像你,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嘴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