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重组 > 第十五章:赵佶登基

第十五章:赵佶登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就来到元符三年。

在这四年里,赵佶每天坚持刻苦练武和泡药浴,身体强壮如牛,行走如风。又由于他是王爷,生活质量相当高,营养均衡,长得近六尺有余,又貌似潘安。只见他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条,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无比的自信与潇洒,整个人英气逼人。无论他往哪里一站,都显得他鹤立鸡群,让人自惭形秽。

在这几年里,赵佶挣了无数的钱财,据王管家汇报已达到五千万贯。农庄里的人也增加到五千多人,并且他们也从破落户成为了汴京城的小康之家。他也成为汴京城里名副其实的大善人财神王爷。

在这几年里,赵佶培养了上千个与这时代与众不同的小孩子或者少年,并让他们有的人进入了太学,包括陈东在内。

赵佶改变的只是少数人,大宋还有千千万万个等着他的帮助,于是赵佶心中有点焦急。他不知道命运之神是否存在,也不知道创世之神知道他改变了一些人后,是否会责怪或者惩罚于他。

王府里的人不知道赵佶这最近到底是怎么回事,刘月娘他们很想问他,但又不敢怕他怪罪。毕竟现在赵佶已是个成年人了,他从小就非常有主见的。再加上她们上面还有一个王妃,这个王妃姓郑是向太后赐给赵佶的妻子,也是历史上的那个皇后。并不是姓王的那个,可能是赵佶特意的原因。但是赵佶当时也把刘月娘她俩姐妹和郑氏一起娶了,又让汴京城热闹了一段时间。虽然赵佶一视同仁并告诉她们,在他这里没有妻妾之分,但刘月娘她俩姐妹自觉地降低一等,什么事都跟在郑氏后面,以郑氏马首是瞻。让赵佶非常地无语,赵佶也只有慢慢改造她们了。然而这郑氏也非常乖巧伶俐,从不过问有害他们之间和谐的事情,不愧是当皇后的角色。

随着历史的滚滚而来,赵佶焦急地等待了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忽而一天,一顶八人黄色大轿出现在赵佶眼前,赵佶那焦急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这时一个内侍走了过来低声地说道:“王爷请上轿,太后有事与王爷相商。”赵佶也没多问,踏上轿子,稳稳地坐在那里任由他们抬着向皇宫走去。

就这样赵佶很久没从皇宫出来,让王府里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刘月娘俩姐妹和王师师还以为赵佶出什么事了呢,还好郑氏镇得住,果然是秀外慧中,不愧是历史名人。经她安慰,刘月娘三人才平静了很多。

到下午,皇宫传出消息——赵煦因病早逝,赵佶当了皇帝。整个汴京城一下子静悄悄,连狗的叫声都听不到。特别的瑞王府,那可是人人呆若木鸡。好一会,下人们都跑到了郑氏和刘月娘他们四人面前来拜见,这时她们才醒悟过来。不过他们还是不敢相信,于是郑氏说道:“管家这是真的吗?你们不是骗我们的吧?这可是大逆不道的杀头大罪啊!”

王管家兴奋地说道:“娘娘!这种事我们那敢乱说啊!现在整个汴京城都在传,有的甚至还在放鞭炮呢!你听!这是多少人在放啊!”

是啊,赵佶是汴京城里的大善人加财神再加是王爷。这得有多出名,得做多少好事,帮助过多少人,才能得到的尊号。现在当了皇帝,那以后他们可能会生活得更好,怎么能不大肆庆祝?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说其他王爷,就说章惇吧,他现在可是过得非常地忐忑不安了。因为他如历史一样说了赵佶的坏话,但不是说他轻佻,而是说他不务正业。这让向太后更不信服了,也就更加认定赵佶了。不过赵佶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他还要用章惇呢,他要把章惇这老头压榨干净才会放过他。

这不,赵佶第一次上朝就表扬了一下章惇。说道:“朕感谢各位大臣的支持!朕还年轻,如有什么过失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并大胆地指出来,朕定会痛改前非。同时朕得感谢章卿对朕的真诚地关心,与对大宋的一片赤胆的忠心!之前朕是有点不务正业,之后朕保证对百姓负责,对大宋负责,对朕自己负责!”

听完赵佶说完后,章惇的心由忐忑变成了激动,于是跪下向赵佶磕了个头并说道:“谢陛下宽恕!老臣愧不敢当,是臣老眼昏花,不识陛下的赤子之心与文韬武略。”

是的,这时的章惇才真正感受到了赵佶的不同一般,能说出这话的皇帝也就只有唐太宗一人,他不得不承认他的无知与短视。其他大臣见此也都惊讶不已,心中感叹道:这赵佶

果真异于常人!于是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赵佶接着道:“哦!既然各位你们都说朕英明,那朕就不能不表示一下了。这样吧,那就大赦天下,让天下有过错之人和朕一样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朕希望他们以后,能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个对国家和百姓有用的人。另外,朕有生之年将不会再大赦天下,告诉他们要好好地珍惜自己。

还有废除一百杀威棒,这一百杀威棒下来好着人没事,坏着丢人姓命,这是个不仁道的条例,理当废除。以后审案不可屈打成招,要有证有据以及合情合理。如有发现审案官员知法犯法,则革职查办并与审犯之人同等待遇。”

这时章惇出列说道:“陛下这大赦天下,臣赞成。可这杀威棒废除和官员与审犯之人同等待遇不可啊!”

赵佶假装好奇说道:“有何不可?还请道来。”

这章惇解释道:“杀威棒是太祖定下的,是用来威慑天下人,以防有人铤而走险。这太祖之制不可轻改啊!这官员与犯人同罪会让天下士人寒心的,也不可以施行啊!”

赵佶沉思片刻说道:“哦!那我问你,这犯人是人不?”

章惇道:“是啊。”

赵佶再道:“那孔圣人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不?”

“说过。”

赵佶笑道:“那不就得了,犯人为何不能有改过的机会呢?他们也是朕的百姓啊!你要知道我们行的是人道,不是畜生道,是人就不能随意打杀。我这也是行仁道啊!难道你想让我当暴君?”

章惇被赵佶一吓,跪倒在地并说道:“陛下误会臣了,我的意思是这杀威棒不是杀人棒,并不会杀了犯人啊!”

赵佶说道:“章卿请起来,朕也不是就要怪罪于你。”

“谢陛下!”说着章惇就慢慢起身站了回去。

赵佶接着道:“以后大家就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了,朕不是暴君,不会乱处罚大家的。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很多管营如犯人不给他银子,这杀威棒可就成杀人棒了,给了银子的可就免了这顿毒打。还有大家有谁保证这犯人都是坏人呢?有的却是真真的好汉啊!你们说这杀威棒要不要废除?”

好一会,下面众人才齐声说道:“陛下英明,当废。”赵佶都这样说了他们哪敢再反对啊,这第一次上朝就和这皇帝过不去,那以后可就多事了。就连章惇都不敢多言,和众人站在一线。

赵佶又道:“至于章卿说官员不可和犯人同罪,朕觉得很不对。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审案官员,难道他比朕还要大吗?再说朕也是预防他们胡乱审案,冤枉好人啊!你们说说他们要不要和犯人同罪?至于会寒士人的心。朕觉得如知法犯法的审案官员叫士人,那这样的士人朕有多少就惩罚多少,你们觉得朕这样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呢?”

“陛下英明,是我等考虑不周,请陛下赎罪!”

“请陛下赎罪!”下面的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这事就这么定了。如没什么急事要奏就散朝吧。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好好休息吧。”说着赵佶站起来向后殿走去。

赵佶走到后院,这时一个内侍走来并说道:“小的杨戬见过陛下。”

赵佶惊奇地说道:“你叫杨戬啊!那麻烦你去接我的夫人们进宫吧。”

“禀官家,娘娘们已经接到宫中来了,就在后宫等着官家呢!”杨戬笑着说道。

“哦!你的办事能力不错嘛,好好干,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的。”赵佶安慰地说道。

“托官家洪福,小人定肝脑涂地伺候好官家!”杨戬立马说道。

“嗯,那你去就把朕的王管家请来吧。”赵佶又道。

“是官家,我这就去。”

片刻之后,赵佶来到了向太后的慈宁殿,见到向太后立马下跪叩首道:“母后吉祥!谢母后的照顾!没有母后,就没有佶儿的今天。”

“佶儿免礼,把大宋交给你打理我放心啊!快去你那后宫吧,想必她们都等的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