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九十章 白鹿洞书院见李燔

第九十章 白鹿洞书院见李燔

看着赵娴的墨梅图,笔法虽然稚嫩,但也有些韵味,加上所谓自己的诗作,“看来这位赵娴小姐也是用心了,从一开始对自己的横眉冷对,到现在的怡然相处,这位小姐还真是对自己有些不同。不过现在的自己还小,人家又是那样的出身,一切都交给时间吧。”谢方心中说道。

第二天,许衡、谢方、张平拜别赵氏父子,开始返程,因为知道许衡要去拜访白鹿洞书院,赵范、赵葵都特意修书一封给李燔,因二人都曾受教于李燔,许衡见二人也是一番好意,便收下,三人开始返程。

不说谢方,单说赵溍看谢方走了,来到赵娴的房间递送消息,看赵娴正在发呆,嬉笑着说道:“姐姐是不是还在想谢方哥哥啊,不行我让爹爹把他叫回来,如何,嘿嘿。”

“让你给我胡说,你再胡说,我就变成聂小倩咬你!”“姐姐,别别别,不过俺觉得你要是聂小倩,谢方哥哥便是宁采臣了,哈哈!”

“让你再胡说,看我不打你!”这一幕都被丫鬟小菊看在眼里,心说好不热闹。

再说许衡三人,一路无话,这天便来到白鹿洞书院,许衡送上赵范两兄弟的书信,不一会儿,就见一人自称是李燔出来迎接。

“许衡拜见敬子先生。”

“原来是仲达先生,仲达先生是杨简先生高足,又医术了得,此番在襄阳、枣阳的作为,让人钦佩,快快请进,哈哈!”

李燔把三人领进书院,谢方才认真打量这位天下第一书院的掌门人,此时的李燔还不到六十,虽然有些白发,但精神矍铄,既有大学者的风采,更有从后世书中看到那些真正大学校长的风范,因此由衷的敬佩。

从许衡处谢方了解到,李燔绍熙元年中进士第,授岳州教授。他到任岳州后,严格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李燔重视对学子通才教育,不仅教他们文艺,还开辟习射场所,让他们学习射箭,把他们培养成文武兼备的人才。

李燔还通过树立榜样,以鞭策那些懒惰的学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学生奋发有为。“至岳州,教士以古文六艺,不因时好,且曰:‘古之人皆通材,用则文武兼焉。’即武学诸生文振而识高者拔之,辟射圃,令其习射;禀老将之长于艺者,以率偷惰。”

李燔丁忧后,到襄阳任教。当时南宋抗金名将赵方任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他仰慕李燔的学识,派其子赵葵赵范兄弟跟随李燔学习有用之学。谢方通过与赵范、赵葵的交流,他们对自己的这位老师都是非常敬重的。

后来,李燔免官归乡,此后数年与朋友相聚讲学书院。朝廷诏访隐士,九江守推荐李燔赴都堂审察、除大理司直,李燔皆辞。李燔说:“燔苟固丘园,非所学,特冒焉立朝,惧越其分,请得以幕议赞。”于是,添差江西运司干办公事。

在江西任上,李燔平定万安峒寇叛乱。“峒寇”一词来源于“峒民”。峒民与省民相对,省民十之八九应是汉人,而峒民则十之八九是蛮夷。峒民居于山中,不承担赋役,是化外之民,因而峒民的居住地“峒”也就成了各类反抗官府之人的藏身之所。这就使“峒”成为动乱的根源。“江西之盗,所以起于峒民也。”

李燔在处理万安峒寇作乱上,继承朱熹的思想,以招抚为主,尽量避免用武力镇压,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从而心怀感恩,不敢作乱,顺利平定了万安的寇乱。

另外,当时南昌地势比较低而赣江水位高,加上堤坝年久失修,多数毁坏。每逢到了雨季,雨水一多,赣江就容易发洪水,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洪州地下,异时赣江涨而地坏,久雨辄涝。”李燔知道后,向江西安抚使、转运使请求修缮赣江河堤,从此水灾少了,田地成为沃壤,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南宋,书院最多的要数江南西路,其次才是两浙路。这离不开李燔等江西理学士人的努力。李燔离开襄阳任后,在南康府创办“修江书院”,招收建昌学子入院读书。“修江书院为紫阳门人李燔等所建。”

他亲自耕种,建书堂名曰“耕读”,培养生徒,士子慕其名,不远千里向他求学。“敬子既归,躬锄耰,其乐不改,治庙祀,裁古今彝制为通行,家事绳绳有法度。筑室曰‘耕读,以待学者,横经期间,士争趋之,舆论亟称其贤。”

嘉定初,郡守聘请李燔担任白鹿洞书院堂长。李燔担任堂长后,白鹿洞书院达到鼎盛。“(燔)为白鹿洞书院堂长,学者云集,讲学之盛,它郡无与比”。

朱熹曾说:“南康得敬子,便觉得此个气脉未至断绝,将来有可望者。”观李燔的作为,便当得起朱熹这样的评价。

在书院,谢方看到了朱熹亲自为白鹿洞书院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它明确规定了书院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他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因此书院的学生以自学为主,自行钻研,老师的讲授往往都是指导性的,平时都是由老师或者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根据钻研体会的程度高低来进行答疑解惑。

朱熹指导学生读书的原则、方法共有六项,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关于这点,谢方是非常赞同的。

谢方看到,白鹿洞书院的教学人员由、副讲、堂长、学长及生徒组成。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由山长主持书院的全部教学活动,副主讲协助山长,在德行、道艺等方面对生徒进行全面指导。

山长是书院教学、行政管理的总负责人,一般采取聘请的方式,由学识渊博、品行敦厚并享有崇高威望的著名学者担任。他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行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品行塑造。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学辅导工作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担任。书院中负责督课考勤、课堂记录、搜集学生疑难问题的堂长,负责为学生学习解惑的经长,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业和行为规范的学长,都从学生中选拔,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看着白鹿洞书院的这一切,谢方不仅想到后世这句话。

“也许学院这种地方,才是自己在南宋最终归宿,不过自己得先得把那些事情干完才行!”谢方心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