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李虎一行人出去采买东西,而许衡、谢方、张平整理好衣服,便出门了。
“先生,咱们这次去见您的先生,这人好厉害啊!”张平说道。
“这位先生正是杨简先生,我之前跟你们提起过,我与杨简先生虽不说是师徒关系,但杨简先生确实指点过我。此番路过,正好拜望先生。”许衡笑着说道。
“哦,是杨简啊,原来如此。”之前谢方说心学四句的时候,许衡对他们提过曾受教于杨简,后来许衡又给他们讲了一些心学的思想,因此谢方现在对南宋心学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谢方啊,你上次做的心学四句,我之前写信给先生说起过,先生还说孺子可教,今天正好去拜会先生,有问题正好向先生请教,呵呵。”听许衡这么说,谢方心说有些头大,上次拿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来应付道悦,这次见到杨简,又该如何说呢。
在路上,许衡简单的把杨简的事迹跟二人说了。杨简,字敬仲,号慈湖,庆元府慈溪人,后人多称其为慈湖先生。杨简年轻时就读太学,孝宗乾道五年、杨简三十岁时中进士。后授富阳主簿,任上兴学校、教生徒。
当时陆九渊过富阳,指示心学,虽然陆九渊仅长他二岁,但杨简坚持向陆执师生礼。后调任绍兴府司理。
绍熙五年任国子博士,庆元党禁起遭斥,家居十四年,著书讲学。
嘉定元年复起,历任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后出知温州,廉俭自持,首创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当时势家第宅阻河,命撤之,民呼“杨公河”。杨简目前的职位是直宝文阁主管明道宫、秘阁修撰主管千秋鸿禧观。
杨简与袁燮、舒璘、沈焕共同创立心学的四明学派,故其四个人被尊称为“甬上淳熙四先生”。关于杨简嘉定元年起复的原因,一是杨简的心学造诣、官声,让朝廷不能不用,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杨简曾经当过当朝权相史弥远的老师,这一点谢方之前便知道一些。
史弥远的父亲史浩曾为尚书右仆射,史弥远为其第三子。史弥远和杨简都为庆元府(今宁波)人,史弥远小时候一直在月湖边长大。当年月湖几乎是史家的私湖,湖上尽是史家住宅。史浩有五个儿子都有官职,长子史弥大一直跟随父亲左右,官至少傅侍郎,封少师,于是太师府前又新建了少师府,简称前府。
史弥远等儿子则住在与太师府隔湖相望的湖西芙蓉洲。此外月湖边上就是史浩倡导下的由淳熙四先生执教的书院。史弥远曾就读于碧沚讲舍和城南书院。其中城南书院的主讲是袁燮,碧沚讲舍的主讲是杨简,因此杨简与史弥远曾有一段师生的关系。
不过史弥远当权后,史弥远似乎与这两位老师的关系渐渐疏远。史弥远主张与金和议,袁燮与史弥远意见不同。嘉定间金寇交攻,史弥远让侍郎胡榘专主和议,会入朝,侍郎袁燮与胡榘廷诤专主战守,以笏击胡额,遂下台谏集议,以此辞归。太学生作诗送袁燮说:“天眷频年惜挂冠,谁令今日远长安,举幡莫遂诸生愿,祖帐应多行路难,去草岂知因害稼,弹乌何事却惊鸾,韩非老子还同传,凭仗时人品藻看。”后来的事实表明弹劾袁燮的主意便是史弥远所出。
谢方记忆中,后来理宗即位后,杨简以列卿召对。理宗他问说:“听说师相幼小时曾接受过你的教育?”杨简回答说;“臣教育弥远不是叫他这样做的。”理宗说:“这话怎么说呢?”杨简回答说:“弥远把他的君皇当作棋子一样来看待,可以任他来摆布。”理宗默然。罢朝后理宗将与杨简的对话说给弥远听。弥远听了十分无奈地回答说:“臣的老师平素有头痛的毛病。”想到这里,谢方只觉得好笑,于是更想见见这位铮铮铁骨的慈湖先生了。
杨简作为“甬上淳熙四先生”之一,他继承了陆九渊人心本正本善的思想,“或疑发明本心,陆氏但以为入门,而文元遂以为究竟”。杨简在陆九渊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意”的概念,将人心之弊由外在的物欲转换为内在的意识。在杨简看来,“意”是产生“千失万过”的根本原因:“此心本无过,动乎意斯有过。意动于声色,故有过;意动于货利,故有过;意动于物我,故有过。千失万过,皆由意动而生。”
那么,“意”究竟是指什么呢?杨简说:“何谓意?微起焉皆谓之意,微止焉皆谓之意。意之为状不可胜穷,有利有害、有是有非、有进有退、有虚有实、有多有寡、有散有合、有依有违、有前有后、有上有下、有体有用、有本有末、有此有彼、有动有静、有今有古。若此之类,虽穷日之力,穷年之力,纵说横说,广说备说,不可得而尽。然则心与意奚辨?是二者未始不一,蔽者自不一。一则为心,二则为意;直则为心,支则为意。”
杨简的“意”,“不仅是指‘邪念’之类,而且是指人的本能之外的一切的意识活动”,即“任何实际的、具体的知觉、情感等思想意识活动”。杨简认为造成我心之蔽的真正根源是意,因为万物本在我心之中,只要不“非裂物我”,物就不会对心产生伤害。这就从物与心的对立中解脱出来,跃过了陆九渊“气有所蒙,物有所蔽,势有所迁,习有所移。往而不返,迷而不解,于是为愚为不肖”的思想,堵塞了致力于心外求索的可能性。由此引出的以“意”蔽我心取代“物”蔽我心的思想,使其主观唯心思想更加鲜明彻底。
熟悉后世王阳明的谢方知道,心学四句中“有善有恶意之动”便是阳明先生明正德末年得到《慈湖文集》后,更加关注的是意的作用,认为善恶源自于意,应该说这跟其受杨简的影响有关。阳明先生评杨简:“慈湖不免着在无意上”,“杨慈湖不为无见,又著在无声无臭上见了。”因此在王阳明看来,杨简不乏见地,但太过执着于毋意,实质上取消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种种工夫。
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许衡三人来到一处宅院面前,谢方见门口写着“杨府”二字,便知到了,就见许衡拿出一张拜帖交给门房,便在门口等候。
等了片刻,便有人把三人接入院内,只见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并有假山、树木、花草点缀,显得自然典雅,却又生机盎然。走到第一进院子的正屋,就见屋内坐立一老者,灰布衣衫,约有七十多岁,虽然须发都白了,但精神气色尚可。正微笑着看着许衡三人,许衡拉着谢方、张平连忙下拜,“此人便是杨慈湖无疑了。”谢方心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