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四十章 了不起的魏了翁

第四十章 了不起的魏了翁

再说魏了翁,更令谢方钦佩。魏了翁与真德秀同年生人,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属四川)人。

魏了翁年少时,就与兄长们入学,其神情举止,宛如成人一般。他每天读书千余言,过目即不再看,被乡里人视为神童。十五岁时,已写出《韩愈论》一文,行文抑扬顿挫,很有学者风范。

庆元五年,魏了翁中进士第三名,当时忌讳谈“道学”,魏了翁却在策论中提及。登第后,魏了翁获授剑南西川节度(驻成都,今属四川)判官厅公事,他在任上尽心公事。嘉泰二年,被召为国子监国子正。

嘉泰三年,魏了翁改任国子监武学博士。开禧元年,魏了翁召试学士院。当时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魏了翁上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以及“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他认为当务之急在于“内修”。此论一出,众人大惊,更是惹恼了那韩侂胄。因此魏了翁被改为秘书省正字。御史徐柟弹劾魏了翁“对策狂妄”,当时韩侂胄因忙于北伐,并未对其再做处置。

开禧二年,魏了翁升秘书省校书郎,他以“亲老(父母年老)”为辞而出任嘉定知府。同年末,在赴任途中到达江陵时,因当时的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魏了翁因而未能到任。

开禧三年二月,安丙、李好义、杨巨源等诛杀吴曦、平定叛乱后,魏了翁在继续赴任途中于四川广安收到免职之命,遂奉双亲回蒲江故里。同年末,奸臣史弥远秘密杀害韩侂胄后,理学人士刘爚建议史弥远崇奉理学、起用名人以改善其丑陋形象。“朝廷收召诸贤”,魏了翁也在收召之列。

嘉定元年十月,史弥远入相,专理国事。魏了翁眼光锐利,从一开始就觉察到史弥远“收召诸贤”的用意,因而力辞诏命。不久因父亲去世,魏了翁回家守丧,便在州西白鹤冈下建成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宣扬理学,由此开始了理学在四川的传播,从而使“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

后来,朝廷派魏了翁掌管汉州,他处理事情以教育感化百姓为主,注意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魏了翁首先免除拖欠的二十余万赋税,写文章告知皇帝,那里的人民尊重信奉他的法令,不敢触犯。

不巧的是,因境内桥梁倒塌,压死了百姓,朝廷只好将他降职一等。不出数月,又任命魏了翁为眉州知州,眉州虽然是文化之乡,有一套礼乐典章制度,但那里的老百姓喜欢对官吏论长论短,听说魏了翁到了眉州,纷纷出难题考他,魏了翁礼贤下士,既尊敬那些德行高尚的老人,又提拔后辈中的有为之人。

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必到白鹤书院,魏了翁亲自为这些人讲学。在巡视乡里遇到宴请时总按长幼之序敬酒,以此教化百姓。魏了翁还用增加贡士名额的办法来振兴文风,凡利民之事,知无不为。不久,士人信服,民风为之一变。魏了翁也因为自己的政绩使朝野闻名。

嘉定四年,魏了翁升任潼川府(今三台)路提点刑狱公事(监司)。嘉定八年,魏了翁兼本路提举常平,后又改兼转运判官。作为理学家的魏了翁见到南宋理学家朱熹、张栻均已赐谥,次年春遂以周敦颐曾任本路合州的官职为由,奏请为周敦颐赐谥,同时也为程颢、程颐请谥。

在魏了翁的一再奏请下,直到后来的嘉定十三年,朝廷才特赐周敦颐谥元、程颢谥纯、程颐谥正,魏了翁遂进一步为张载请谥,并请将四人从祀孔庙,朝廷虽随后又特赐张载谥明,但未同意将四人从祀于孔庙。尽管如此,将不符合通常赐谥规定的四个理学创始人特赐谥号,仍极大地提高了理学派声望,并为以后理学独尊地位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后来因遂宁郡守空缺,魏了翁前去就职,一到任,魏了翁就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严阵以待,当时人们对他的做法不解。但仅过了一年,就遇到溃败的兵士攻占郡县,由于知道遂宁有准备,他们不敢攻城。人们于是非常佩服魏了翁的先见之明。

魏了翁与朱熹及其弟子辅广、李燔有往来,又与陆九渊之子陆持之友好,并吸取心学的精华。因此这魏了翁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

他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象山接近。这一点谢方是最认可的,从他前段时间说心学四句,就知道谢方是很认同心学的。

更令谢方敬佩的是,这魏了翁对《周易》极有研究,重视王弼、邵雍等人的见解,认为:“大抵性善之义具于《易》。”他认为:“辞、变、象、占,《易》之纲领,而繇、彖、象、爻之辞;画、爻、位、虚之别;互、反、飞、伏之说;乘、承、比、应之例,有不知则义理阙焉。”。

正因为如此,后世的黄宗羲说:“鹤山之卓荦,非西山之依门傍户所能及。两家学术虽同出于考亭(朱熹),而鹤山识力横绝,真所谓卓荦观群书者;西山则倚门傍户,不敢自出一头地,盖墨守之而已。”可见他对魏了翁的推崇。

总之,这真德秀与魏了翁在目前南宋理学领域,可谓双峰并峙,松风合鸣。黄宗羲第三子黄百家,评论此二人“从来西山鹤山并称,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独举也。鹤山之志西山,亦以司马文正、范忠文之生同志、死同传相比,后世亦无敢优劣之者。”

“看来以后真的找机会好好拜访魏了翁和真德秀两位先生,并且二人今年也就刚四十岁,还可以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加油吧,谢方,如同这两位先生,你也要在南宋这片天空有自己的舞台!”谢方暗暗打定了注意。

又过几日,许衡给谢方、张平嘱咐好功课的事情,带着谢方、张平家给的东西,尤其是茶叶和药酒,回无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