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二十七章 高粱酒成功了

第二十七章 高粱酒成功了

又过了几日,这天李虎来接许衡、谢方、张平三人上山,三人来到山上,杨明自是好好接待,等吃完饭,许衡将白术的事情说了,杨明大喜,于是安排李虎这几天先陪着三人去山中仔细勘察,其他事情让李虎安排其他人处理了。

当天无话,第二天李虎带着三人、几位弟兄便开始在山中四处查看,如许衡、谢方所料,果然在山中发现大量质地良好的白术,更令人欣喜的是,众人还发现了大量的温郁金和玄参,这温郁金和玄参也属于浙八味,可见真是一方水土、出一方灵药,许衡感叹道!

下山之后,许衡首先对众人讲解白术、温郁金、玄参的药用,白术之前已经说过,温郁金始记载于《唐本草》,其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功用。而这玄参因茎微似人参,所以得名,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效,主要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等症。

讲解完之后,许衡又将这几位药的功效、采摘、炮制事项一一跟众人说过,说来也巧,这次招募的流民中有一个叫做刘大山的,之前在河北的时候做过两年药农,有些基础,李虎又见他人忠厚可靠,于是将具体采药、炮制、种植的事情交给他统一处理,那刘大山为感激山上的救命之恩,事情办得格外上心,这些都被许衡、李虎、谢方一一看在眼里,不住的点头。

“谢方兄弟,真有你的啊,我刚才粗略算了一下,山上光卖药这一项,开始每个月就有五十两银子的进项,真要明年按照你说的开始大规模种植、采摘,一个月几百两银子也不在话下啊!哈哈!”

“这只是刚开始,我的规划是三年之后药材每个月至少收入二千两,茶叶和酒每个月至少一万两,三年之后再翻一番,哈哈。所以,李头领,不要怕招人多了,跟大头领说继续招人吧,尤其是刘大山这样有手艺在身的。嘿嘿!”

“真的!”李虎听了谢方的三年规划,很是吃惊,但却不怀疑,他现在真是服了谢方了,第一次上山就发现了茶叶和高粱,第二次上山发现了白术,这次上山又发现温郁金和玄参,不能不服啊,李虎心中感叹道!

想到这,他重重的拍了一下谢方的肩膀,“等再过十天高粱酒成功了,俺啥都听你的,哈哈!”

“没问题,你就等着喝高粱酒吧,到时可不能贪杯,哈哈!”谢方爽快的说。

为保证药品的炮制品质,许衡决定在山上多住几日,谢方、张平也喜欢山中的环境,于是众人便决定先留下来,等高粱酒出来再走!

又过了几日,之前说的蒸馏设备也就是甑桶做好了,谢方看了跟后世的甑桶基本一致,这个甑桶实际上是一个填充式蒸馏塔。

甑桶的操作是间歇性的。即含有60%的水分以及酒精和数量众多的微量香味成分的固态发酵酒醅,通过人工装甑逐渐形成甑内的填料层,在蒸汽不断加热下,使甑桶内醅料温度不断升高,下层醅料的可挥发性成分浓度逐层不断变小,上层醅料的可挥发性成分浓度逐层变浓,使酒及香味成分经过汽化、冷凝、汽化,而达到多组分浓缩,提取的目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谢方对李虎、杜二说,这时候的杜二还是有些紧张的,李虎见状,也不多说,使劲拍了拍杜二的肩膀,“真要没成功,也不防事,大不了酿成了醋,你都给俺喝掉!哈哈!”

杜二听了,嘿嘿直笑,人也放松了下来,却看着谢方,“哈哈,酒败成醋,也好,也好。到时候俺跟杜二一起喝,哈哈!”谢方朗声答道,众人见状,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第三天,蒸馏出酒日子正式到了,这天杜二和谢方都格外严肃,蒸馏主要是杜二和谢方在忙,李虎和两个兄弟,在一旁协助,杜二先在甑桶底部,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这水是之前已经用甑桶蒸馏好的,杜二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糠壳,接着把酒醅装进甑桶,这个动作叫做装甑。

装甄动作看似加单,谢方提醒杜二一定要小心,要用一簸箕一簸箕均匀地、一层一层地洒到甑桶,要注意“松、轻、匀、薄、准、平”的要领。要知道,后世光这个“轻撒匀铺”这一个动作,有感觉的师傅至少要练两三年,有的师傅则二十年也掌握不了这个动作,因此开始杜二做的很慢,等装完一桶后,杜二的动作逐渐熟练,动作也快了起来。

装甑完成后,便开始正式的蒸馏,关于这个环节穿越前的谢方也只是知道些“两小一大,两干一湿,缓火蒸馏,大气追质”、“大清花”、“小清花”和“云花”这样的说法,他只是把这些笼统的跟杜二了,剩下的便看杜二的悟性了。

大约蒸馏了一炷香的时间,谢方就见甑桶的导管里缓缓出酒了,说起这蒸酒首先讲究掐头去尾,因酒头含甲醇,酒尾有杂醇,因此杜二先把酒头接到一个单独的罐子里面,然后就开始正式接酒。

接酒分三个阶段,也叫“分级接酒”。后世把三个阶段的摘酒分别命名为“大清花”、“小清花”和“云花”,“分级接酒”的具体标准是:“大清花”,像黄豆大,流出的酒花泡沫大,整齐一致持续时间长,酒度范围在63-81度之间;大清花过后是小清花,像绿豆大,酒花泡沫变小变碎,持续时间较长,俗称“腰窝酒”,酒精度约为57-63度;小清花过后是云花,其泡沫大小跟黄米粒一样大,酒精度约为48-57度。

就这样,忙了约莫两个时辰,三个甑桶的酒都蒸完了,这个时间正当中午,杨明早已把庆功宴准备好,就等新蒸的酒上场了。因此来不及对酒进行勾调,杜二、谢方只是将“大清花”、“小清花”和“云花”这三种接的做了一个简单的配比,便上桌了。

山上的众好汉看酒端上来倒满,便迫不及待的大口喝起来,谢方见状忙要制止,“这是高度的蒸馏酒,不是低度的酿造酒啊!”,却已经晚了,有好几个的酒直接喷了出来,都说太辣了,而杨明、李虎却大口咽下,稍一回味,连说过瘾,谢方见状,吐了吐舌头,心说这二人的酒量,武松也不能比啊。

因谢方年纪小,不敢多喝,便端起碗先闻香,“好酒啊,这才是粮食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