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局中人局中道 > 第十一章 你我都会犯错

第十一章 你我都会犯错

汉王陈友良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之所以如此安静,只是因为他在等,等什么?当然是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等待祝洪明出现错误,等待祝洪明那边的人给自己传递消息。

此前,康寿卿的假消息骗得他笼湾一战输的惨败,现在他还会相信别人的话吗?难道他在祝洪明那里安插了自己的心腹当眼线吗?恰恰相反,现在给他传递消息的人,是一个恨不得想杀了他的人。

有点不好解释了吧!一个恨不得想杀他的人怎么可能给他传递情报;而且,他又怎么敢确定那个人给他的情报是不是真的。我们还是听一听不久前汉王陈友良和张顶天的谈话内容,来了解一些大概吧。

“汉王,那个人又给我来信了,求我帮忙说说情,请您放了他的娘子和女儿。”张顶天说这句话时,对汉王陈友良是否会答应心里没有一点把握。因为汉王陈友良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掉赵谱圣后,赵谱圣的副将也就是那个人,为了给赵谱圣报仇,竟伺机行刺汉王陈友良,险些把汉王陈友良给杀了,幸好陈友良的侍卫及时赶到,将这个人擒住,陈友良才化险为夷。汉王陈友良惊怒之下,竟把这人给阉了,还将这人的娘子抢入宫中做妃,至于这人的女儿被汉王陈友良弄到了何处,张顶天也不知道,这人受尽百般羞辱之后,自知报仇无望,便趁看押他的守卫不备,逃了出去,投奔了祝洪明。

“顶天,我知道你重义气,可是这个人一直想杀我,而且他的老婆也成了我的女人,你觉得我放过他,他会放过我吗?”汉王陈友良面无表情地说道。

张顶天选择了沉默。那个人和自己并没有太深的交情,他投奔了祝洪明后,先后托人给自己写了好几封信,表达了他对自己的敬佩和信任,并恳求自己帮忙。自己可以帮也可以不帮,只是张顶天觉得这个人为给赵谱圣报仇刺杀汉王,是为了义气;为让汉王放过他的妻女,是为了亲情。这样有情有义的人,张顶天是想帮的。可是汉王说的也没错,汉王放过了他,他会放过汉王吗!

看着张顶天为难的样子,汉王陈友良缓声说道:“顶天,你也不必为难,你告诉那个人,要想让本王放过他的老婆孩子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总得做出些让本王高兴的事吧!”

什么事才会让汉王陈友良高兴,当然是除掉祝洪明或者是打败祝洪明了。

现在的祝洪明势力渐大,身边猛将如云,想除掉祝洪明是不容易的,但是想打败祝洪明还是能有一些办法的,比如说为汉王陈友良刺探祝洪明的军事部署、军事行动等。于是,那个人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汉王陈友良埋在祝洪明身边的棋子。

汉王陈友良等待时机等的心急,那个人等的比他还心急,毕竟自己的老婆躺在别人的床上并不是一件让人可以忍受的事。

等待是一件让人焦躁的事,但在焦躁的等待中,他们也终于等到了祝洪明犯错的机会。

这一次,那个人给汉王陈友良送来了一个好消息:大周诚王攻打赢天城的门户安奉,祝洪明不顾徐天德等人的劝阻,率领大军救援安奉。

这是一个趁虚而入的好机会,然而汉王陈友良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并派密使去见诚王章诗成说“拖住祝洪明,将来天下你我二人共分之。”

汉王陈友良的按兵不动,麻痹了祝洪明,他认为汉王陈友良见识短浅不足为惧;而诚王章诗成在利益的驱动下,昼夜猛攻夺下了安奉,让祝洪明带着失望选择了撤退。

想走,没那么容易!诚王章诗成很热情,他用行动告诉祝洪明:好不容易来一趟,喝杯茶再走吧!于是诚王章诗成在祝洪明撤退的路上派出小股部队,对祝洪明的数万大军不停地进行骚扰袭击。

这种不打不逃的游击战术,终于把祝洪明的心头怒火彻底勾起,于是他再一次不顾手下将领的坚决反对,执意带兵去攻打诚王章诗成重兵把守的陆洲。

诚王章诗成笑了:祝洪明已被我给彻底拖住,接下来就看你陈友良的了。

汉王陈友良这一次很果断,既然祝洪明已钻进了圈套,那就该轮到我出手了,这一次我要把你打的满地找牙,汉王陈友良自信满满。

二百多艘巨型战船,六十万大军,在汉王陈友良的一声令下后,尽载其家属官员,浩浩荡荡空国而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颇有些不留后路、破釜沉舟的意味,看来汉王陈友良这次决心很大,他要在和祝洪明的这次生死对决中,只能有一个人活着留下。可是,会是谁呢?

大军出发,应该先进攻哪里呢?如果直接进攻赢天城,祝洪明就会陷入腹背受敌、不堪一击的境地。这个便宜捡还是不捡?

汉王陈友良再一次展现出他指挥作战的随意性,他把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定在了洪城。

其实,把目标定在洪城,汉王陈友良还是进行过多番考量的。

首先,洪城原本就是我的地盘,是呼延瑞背叛了我,把洪城献给了祝洪明。是我的,我一定要夺回来,我要让那些企图背叛我的人知道,背叛我的会有什么下场,我要让他们学会对我要绝对忠诚。

其次,我军空国而出,所有的兵士和猛将都被我带出来了,都城江洲防御力量薄弱,若是直接进攻赢天城,洪城守军趁机偷袭都城江洲怎么办?

第三,洪城虽然城池坚固,但是他的缺点是城门太多(共有八个门)。而洪城的守军不过两万多人,这八个门他怎么安排人去守?在我六十万大军面前,简直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第四,祝洪明派去镇守洪城的守将祝文正,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贪图酒色之徒。根据密探传回来的消息是这小子一到洪城就流连于烟花之所,整天就知道饮酒作乐,军事布防从不打理。这样的执绔子弟我不收拾他收拾谁。

汉王陈友良的考量似乎条理很清晰,他认为攻下洪城,易如反掌。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也许还是有些随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