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风云録 > 第429章 最危险的时候

第429章 最危险的时候

有一次教儿子唱国歌,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儿子趴在我耳边,小声告诉我,他知道什么时候最危险。

我当时挺奇怪,就想听听儿子的高见,结果答案是地震的时候最危险。

原来,日本地震的时候,电视里的海啸,把房子、汽车、飞机都冲走了,那场面让他记忆深刻。所以,在他的心灵里,地震,就成了最危险的时候。

且说齐灵公,他的夫人原本是鲁国人,但是一直没有生儿子,这是很大的遗憾。谁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儿子,小时候像尾巴一样跟着,长大了还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完全是自己的复制品,一生何求?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这位鲁夫人没有生儿子,随她陪嫁来的侄女却生了个男孩,取名为光。齐灵公兴奋之余,任命姜光为太子,就是前面几次汇合诸侯的齐太子光。

当他参加诸侯会盟的那一刻,已经正式获得诸侯承认他,就是齐国未来的接班人。

但是,在齐灵公的各位宠妾中,有两位后来者,宋国姑娘仲子子姓、戎子子姓。其中戎子更受到宠爱,但可惜的是,也没有生儿子。待遇一般的仲子后来倒是生了儿子,取名为牙,也不避老祖姜子牙的讳。

仲子把牙托付给戎子,希望借助戎子的恩宠,让牙能受到关照。

本来呢,仲子一番苦心,就是希望儿子有个靠山,过的舒服些。在人际关系复杂险恶的宫廷,能保全性命,别受欺负就行了。

当妈的一番好意,但是,她的一念之差,彻底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火坑。

宫廷之中,即使不参与储君的争夺,也难保平安但是如果参与了,或者被动参与,失败者只有一种结局死。

不是死一个,而是死一片。

戎子与仲子,都是宋国嫁过来的,亲上加亲,在一起无话不谈,心心相印。戎子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对他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

时间久了,她心底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改立姜牙为太子。

既然没有嫡子,大家都是庶子,身份平等,凭什么立姜光为太子?于是,戎子时不时给齐灵公吹点儿枕边风,鼓吹立姜牙为太子。

齐灵公年纪大了,耳根软,没有考虑后果,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仲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这可不是她的本意。

她立刻对齐灵公进言:“千万不能废太子光,废弃常规,不吉。他多次参加诸侯会盟,太子的身份已经得到承认,无缘无故就把他废了,不仅难以成功,而且后果难测,将来一定后悔。”

女子有如此见识,也算不凡,可惜,她改变不了现实。

齐灵公根本不在乎,自己才是齐国的国君。当初能立他,今天也能废他,齐国是我姜环的齐国,想传给谁就传给谁,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

公元前554年春,齐灵公下令,废掉太子光,把他迁到东部边境镇守边疆去。

同时,改立姜牙为太子,高厚为太傅,夙沙卫为少傅。看看安排的这两个左膀右臂,一个在盟会逃遁,一个是著名太监,国人岂能顺服?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错误。

各位读到这里,应该明白齐灵公为何多次伐鲁了吧?

不仅仅是贪图土地财物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要震慑鲁国,断掉太子光的外援,毕竟,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只不过没想到,真的会招来晋国大军,差点灭了齐国。

齐灵公废掉太子的做法,引来许多大臣的不满,特别是崔杼。他多次陪伴太子光参加会盟,私人感情自不必说,如今太子无辜被废,他是敢怒不敢言。

然而,世间事,在不停变化,谁也不敢保证下一阵风往哪儿刮。

正当齐灵公心满意足的时候,忽然生病了。他这个人,本来就胆小怕事,这次被诸侯大军一吓,难免生理机能失调,就此种下病因,而且病情不断加重。

我们说过,朝堂就是个小江湖,甚至比战场还危险,混的好了是条龙,混不好,虫都不是。像范仲淹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正直有魄力的人才,数量有限。

历朝历代,国君病重,权力交接,就是朝堂最危险的时候。

很多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关注着这一刻。看看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吧,不要以为他们真的关心国君的死活,实际上,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身家性命。

因为,跟错老大,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崔杼是太子光的铁杆,太子牙?没听说过。如果让他登上宝座,崔杼必将没好日子过,甚至不得不再次逃亡。想来想去,崔杼决定,富贵险中求,必须虎口拔牙。

趁着齐灵公病重,无法处理政事,崔杼悄悄派人去边境迎回姜光,并且假传旨意,重新立他为太子,执掌国家政权。

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只需慢慢等待就行,等齐灵公一死,就宣布新君继位。

在这危机时刻,高厚干什么呢?夙沙卫干什么呢?史书没有记载。无论如何,他们棋差一招。没有英明果断的才干,没有安邦定国的能力,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付出的代价,就是生命。

太子光掌权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了戎子,并且把她暴尸朝堂。

按礼,即使对死刑犯,也不允许暴尸。人死之后,一了百了,对尸体要尊重。古代对妇女没有专门的刑罚,一般就是关个禁闭,但是太子光对她恨之入骨,所以不顾礼节,暴尸朝堂外。

史书没有提仲子的结局。太子光也并非大恶之人,本着善有善报的原则,估计没有为难她,否则左传不会忽略。

公元前554年5月29日,齐灵公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本来就半死不活的,当他听说太子光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命呜呼!

春秋没有记载太子光、崔杼弑君,其实和弑君差不多。

晋国的士匄,本来率领大军伐齐,到达谷地的时候,听说齐国有大丧,就率军回去了。按照周礼,不伐有丧事的国家,别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了。

权力场上,随时随刻,都潜伏着杀机,比真正的江湖,还要危险百倍,残酷百倍。

历史证明,政权交接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