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风云録 > 玩笑开大了

小时候,大家都学过‘狼来了’的故事,教育我们不可骗人,否则难免祸殃。

且说周幽王,后来还曾举过几次烽火,简直把这当作儿戏,没这么玩的。诸侯也不傻,明白了周幽王的荒诞,至少会派遣哨兵提前侦查一下,免得被骗。

狼烟烽火举多了,诸侯越来越淡漠,渐渐习以为常,烧吧,决不能再上当。

然而,狼,终究是要来的。

据史书记载,西周时期,有三个申国,根据方位,后世分别称之西申、南申和东申。

西申,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由于距离岐山较近,所以,西申国与周王室的关系不一般;周幽王的皇后,就是西申候的女儿。

再说太子宜臼,被废掉之后,心中郁闷。宫廷不能住了,否则有生命危险。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申国,那是他外公的封地,是母亲长大的地方,绝对安全。

于是,太子逃难到外公那里,一顿哭诉。毕竟母亲被打入冷宫,自己太子身份被剥夺,甚至成了被追杀的对象,突然从天上掉到地下,落差极大,怎不伤心!

申侯也很郁闷,本来皇亲国戚,聚会的时候别人还敬自己三分;现在皇后被废,太子被废,自己与王室,突然间成了仇敌,随时还会被人攻打,跟谁说理去。

诸侯谁肯站出来说句公道话?那几个佞臣更甭指望。

开战吧,自己实力有限;忍耐吧,又很不甘心。想来想去,他想到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办法——求助鄫国和犬戎,希望借助这两大势力,攻入镐京,改朝换代。

鄫国,姒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夏朝后裔,始封地位于今天河南省方城县一带,后来迁移到山东枣庄附近。

关键是犬戎,这是戎狄的一个分支,与其他戎人一样,善于骑射,善于抢劫,敢说敢做,敢做敢当,作风彪悍。据说,他们是西汉匈奴的前身。

申侯选择犬戎,一者,这帮狼的崇拜者有实力,确实厉害,打起仗来不要命;再者,这帮劫匪好打发,给点丝绸布帛,他们就会替你卖命,再给点米面酒肉,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帐篷里。

申侯的想法不错,可惜,事情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思路发展。

公元前771年,犬戎大军攻破镐京,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奸臣虢石父罪有应得,忠臣郑伯友也跟着殉难,至于褒姒,据说被犬戎俘虏,恐怕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

这一年,距离‘三川震动’整整十年,伯阳父的预言果然准确。

本来,镐京有‘西六师’保卫,具有强大的实力。可惜幽王无道,军心涣散,过去许多年,‘西六师’战力大减,终究没有抵抗住犬戎的攻击。

关键是,几次烽火戏诸侯,把大家惹恼了,再也没人相信烽火。即使得到消息,恐怕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静观其变,所以,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救援。

玩笑开得太大了,伤了诸侯的心,烧光所有的柴禾狼粪,烽火台都烧红了,诸侯没一个来救援的。傻子才会被同样的玩笑一再戏弄,何况是诸侯。没有援兵,历史注定要改朝换代。

现在周幽王死了,申候替外甥报了仇,却留下一堆烂摊子,产生了新的麻烦。

关键是犬戎,攻下镐京后,赖在那里,不走了。这里有遮风避雨的宫殿,有温暖柔软的锦被,有美酒佳肴歌舞美女,谁还愿意回到居无定所,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草原去受罪。

请神容易送神难,申候突然意识到,这个马蜂窝可捅大了。为了太子,弑杀天子,已经犯下大错,如何打发犬戎,成了眼下最大难题。

赶?赶不走;打?打不过;骗?不上当;给他们金银珠宝,不稀罕。鹊巢鸠占,这里成了他们的新家,美滋滋住在里面,好像这一切原本都是他们的。

不论周幽王多么昏庸,他毕竟是天下之主,是诸侯之王。替太子外甥打抱不平,是内部矛盾;联络戎人,杀害周王,引狼入室,自己已经成了千古罪人。

如果无法驱除犬戎,重新把朝廷建立起来,将来诸侯大军问罪,自己面临灭国的危险。

经过再三思考,申侯悄悄联系了郑、卫、晋等国,跟他们详细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请他们立刻率领大军,前来保卫京城。

对于镐京发生的事情,诸侯真的不知道吗?不可能。

或许他们知道的比较晚,但这么大的事情,绝对不会一无所知。只不过,当初周幽王为了一个美女的笑容,竟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这让他们耿耿于怀;正好借着戎人的手,教训一下这个昏庸的天子。

所以,他们都装聋作哑,等着看周幽王的笑话。

犬戎入侵,镐京陷落,周王被杀,这个结果,还是有些出乎诸侯预料。京都的守卫,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如今申候派人求援,不能再装下去了,必须有所表示。

东方的晋国、卫国、郑国,这三家姬姓诸侯,与周王室同气连枝,不能坐视不理,都派兵救援;另外,尚且不入流的秦国,距离最近,也派遣大军,积极援救王室。

此时的秦国,是周王室的附庸,不入流,平时都没资格觐见周天子。但秦人与戎人仇深似海,多次交锋,知道怎么对付戎人,危急关头,积极前来救援。当然,秦国此来,也有它的小算盘,这次战乱,他们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诸侯大军压境,犬戎不傻知道形势不妙,也不敢恋战,把镐京掳掠一空,趁着夜色掩护,回到了自己的草原。那里,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才是他们的大本营。

终于赶走犬戎,还周王室以安宁。面对这个烂摊子,必须先把政权建立起来,幸好太子宜臼还在,大家共立他为新的天子,就是东周的鼻祖——周平王。

至于申候,是周平王的外公,而且拥戴有功,昔日勾结犬戎、弑杀周幽王的罪过,自然免除。

经过这次战乱,镐京,残垣断壁,几乎成为废墟。

顺便说一下,现代的某些专家学者,认为‘烽火戏诸侯’纯粹是故事,是司马迁自编自导的,或者道听途说的。

理由是先秦的古籍中,没有一点点关于‘烽火戏诸侯’的只言片语;近代的发掘的‘清华简’中,也没有‘烽火戏诸侯’的记载。所以很多人,对这个典故提出质疑。

就好比现代的大导演,为了吸引眼球,在历史剧中,莫名的加入个美女,或者添加些感人的爱情故事。不懂的人,看的不亦乐乎,懂行的人则是莫名其妙——哪冒出来的这些人呢?翻历史,查资料,忙乎半天,一个没找到。

不过,在《吕氏春秋》中,确实记载了‘戏诸侯’这件事,但不是烽火,而是战鼓。以鼓声招来诸侯,引得褒姒开怀大笑。等到犬戎真的来了,战鼓敲得震天响,诸侯没一个来救援的,西周就此灭亡。

既然能敲战鼓,为何不点狼烟烽火?

另外,据近年出土的‘清华简’记载:由于太子宜臼逃回申国,周幽王派兵攻打,要把潜在的威胁除掉,为褒姒的儿子伯服铺平道路;申候无法抵抗,故而邀请犬戎,灭掉西周。

这点真有可能。因为,在那个年代,申候不一定敢主动攻击周王室,那是大逆不道,要冒很大的风险。

怀疑归怀疑,关键是周幽王这个人,虽然不像未来的刘阿斗那么傻,但是明显被美女之笑冲昏了头脑,被下面的奸佞之臣引入歧途,干出这种傻事也不是不可能。

先秦的史籍中没有同样记载,并不能证明,‘烽火戏诸侯’就没有发生。毕竟,西周末期奸臣当道,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这些都是事实。

一场大火,并没有彻底灭亡周朝,却把周朝分化成两个部分——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延续了大约500年,被后人划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就是‘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