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风华路 > 第五十三章 青州的悠闲时光(二)

第五十三章 青州的悠闲时光(二)

书接上回,众人坐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隔一小会儿,就有人起来去写下一首,自己写自己读,也可以由侍女代劳,每逢有佳句,众人轰然叫好,赞誉有加,当浮一大白,就是喝酒一口。

众人写毕,最后轮到主公王璨了,王璨上前一挥而就,这时的汉末四言、五言诗比较较多,还是受诗经和汉乐府影响比较大。七言的还是少些,王璨就写了首七言的: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王璨又抄了一首,宋·林逋的七律,描写梅花的天籁之作,王璨写完,众人都对第二联句称颂不已,意境很美,悠远。众女都是心中一动,觉得王璨是写给自己的,我可不就是绝世芳华而独立吗,与众不同吗,浑身散发幽香,身姿曼妙吗。

糜兰更想到王璨写给自己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行,今晚上说什么也是我陪王璨就寝,都有两个大姐有了孩子,怎么也轮到我了。

饭后,众人告辞蔡邕,王璨留文姬和孩子陪蔡邕岳丈。约好过年时来接,众人辞别,返回青州古城。青州城池周长二十里,算是山东大城,城门几乎不关,袁术和曹操打到徐州时,大家对自己的军队信心十足,也没关过城门,只是加强巡逻几天,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过来了。

青州几乎是座不夜城,更别说现在马上过年了。时不时的有烟花升上夜空炸裂,火树银花不夜天,衙门和学校放假了,商家可不会放假,过年正是卖货的季节,这一个月,伙计工资翻倍,奖金也丰厚,大伙心情也是热火朝天。

糜兰从一上马车就缠着王璨,众女相视一笑,明白了糜兰的意思,王璨可是天级高手了,糜兰一个弱女子,体质又敏感,不一会儿就投降求饶,喊众女帮忙。最后都便宜了众人,当然更是便宜了王璨,也不知道王璨从哪学来的花样,众女一想就脸生红晕。

第二天,一早,神清气爽的王璨沐浴更衣,吃的是素食,因为今天要去青州白马寺,众人上了马车,没去青州城里的寺庙,而是去云坨山的寺庙,好久没见慧贤大师了,还是上次徐州云龙山佛寺落成典礼上见过一面,慧贤大师留大弟子在那任主持,自己返回青州白马寺修行。昨夜小雪已停,今天天气好晴朗,一片红装素裹,山峦起伏,城卫军一大早起来,马路上积雪已扫除,临近街道的商铺,也是干干净净,门前积雪堆成各种形状的雪人,马车很快出了城里,沿着宽阔的马路,往白马寺行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上香的信众,三三两两的在人行道上走着。

到了白马寺山门,王璨停下马车,留下军士看守,李元芳今早回道家山门过节去了,许褚回来值班,王璨和许褚两个天级高手,凤九地级后期高手,军阵搏杀,凤九也提高了一级,貂蝉圣女也到了地级初期,要不然接任长老位置,也不能服众。青州政通人和,宵小之徒根本没有容身之地,至于江湖好好,大多已从军,或者开武馆、或者开镖局、或者被富商高薪聘请走了,都忙着在挣钱,没空捣乱打家劫舍。

其他各派高手,忙着宣传教义,振兴山门,收徒教育,特别是富家子弟,官员子弟,不愿意去学校学文的,又不想从军的,经商也不想的,老父只好打发他们去各大山门学个一技之长,将来好有个立足之地,奉上大量的金银,以求山门收留教育。山门大多也有自己的产业,在青州整个山头都被王璨很大一块封给自己,山地不能种庄稼,种点瓜果蔬菜没问题,只是付给诸子百家中的农家一点技术费,就来指导蔬果栽培,成熟了,推到集市上一卖,大多不用自己去卖,就有商人上门收购,再开个客栈、酒楼、武馆等等,多的是挣钱门路,就是租出去收租金也够自己山门生活。何必作奸犯科,冒那个被追捕的风险。白马寺也有武僧,安全上没有问题,就没必要带军士招摇了。

王璨带领众人进入寺院,布施给寺院一百贯,王璨可都是自己的工资,一个月的工资,王璨采取高薪养廉,鲁肃和参谋总长的工资差不多,工作根据职位的不同,划分等级,最高一百贯,一百贯不少了,差不多能在离城稍远的地方买一套房子了,政府不允许贪污受贿,有御史台监督,抓住就开除公职,终生不得再在政府任职,王璨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公事花钱花在明处,比如昨天给学校师生的礼物,食堂吃饭是公事,今天给寺庙布施是私事得自己掏钱,自己的保卫人员是公事,由政府开支,超过五百人以上得自己掏钱,其他政府人员,按比例等比下降,自己的马车是政府配给,不用自己花钱,家人的就要自己花钱,幸好文姬、凤九、糜兰在政府任职,要不然王璨还得自己掏钱,媳妇太多都有些养不起了,都有财务做账,都有记录可查可监督。王璨的家产都已经在革命创业艰难期捐献买武器买装备,发人员工资了。到了青州,才制定财务制度,那些家财都等于是捐献了。王璨编书的版权,都是在财务制度建立之前,所以没有钱拿,其他的在制度建好之后,版权,专利发明转让技术费等都是有钱可拿的。王璨用钱多了,还得找糜兰这个小富婆借。

慧贤大师知道王璨的财务制度,本来想拒绝王璨的布施,但一想这是王璨的向佛之心,是不能拒绝的。慧贤大师和王璨商量佛经不够用了,佛经太少限制了佛学的发展,王璨来一趟,正是有想法找慧贤商量,西天取经迫在眉睫,打算派出两路人马,一路走陆路,沿洛阳、长安往西,走河西走廊,过西域至印度(汉末时叫身毒,估计就是身体靠近北回归线、赤道,晒黑了吧);另一路走沿海。王璨画了一个草图,沿黄河入海口,到长江入海口,沿陆地线,到交州(今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再南下,由水师负责,派出一支舰队,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现在的航运技术只能沿海岸线走,绘制航海地图,一点一点的摸索,王璨只能提供大体路线。二人商量好,明年开春远行,趁着季风船帆好走。军队出一部分人,白马寺出一部分人,开学后看看佛学院有谁愿意去,把人员和装备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