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十义 > 第四十一章 送谁和亲

第四十一章 送谁和亲

霍连山心里揣着事,夜半酒醒后想起袁翼兴的话就开始琢磨,前思后想的琢磨透了,直等到天亮就奔去了皇宫。

朱高炽自打上次气坏了之后,虽经太医院和张浥尘好一顿疗理,却始终病病殃殃时好时坏的,好些个事不那么重要的也就不再亲自过问了,交给内阁商讨着办,要臣来京也多半是推到太子那边,这会听说是霍连山来了,竟拖着蔫蔫的身子打起精神来。

北境不安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先帝后边几年沉迷于仙术,边防之事已显松弛之态,到了朱高炽接手的时候,不巧宣府镇外胡人的可汗暴毙,那帮胡人分了好几拨,个个心怀鬼胎蠢蠢欲动,三番五次骚扰让朱高炽是操碎了心。

这会子听霍连山汇报说那胡人里居然还有心向大明的,顿时龙颜大悦。

朱高炽接过和亲的文书,详细看了一通,眉眼舒展了好一会,接着果如霍连山所料,又陷入了忧思。

看那胡酋的诚意,倒也可以赐个婚,想来那帮臣子会说点闲话,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比起打仗,送个女人能换来点消停毕竟还是划算的,可自己的女儿断不能去的,打太祖起就没这个规矩,总得选个旁支的闲散宗室女才好。

够资格的未必会甘愿,甘愿的未必够资格,派谁去好呢?朱高炽纠结起来。

“皇上,”霍连山瞅准了功夫,敞着嗓子亲热的唤了一声,待朱高炽抬头,便接着说道:

“末将来京城前就寻思着,这和亲的事非同小可,可得选好喽,昨儿一到歇了会脚,正巧碰到些老人叙叙旧,我就打听了下,听说袁驸马家的令安郡主正当待嫁之龄,袁家正满城的寻乘龙快婿,我就自作主张找袁驸马合计了下,可巧,袁驸马十分的乐意,当时就拍着胸脯急着替皇上分忧,您看这事成不成?”

朱高炽一听是令安郡主,有些迟疑,这外甥女什么脾性他还是知道的,天喜会上那舞枪弄棒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袁翼兴能做得了她的主么?

“令安也确实到年纪了,受着天家的宠这么些年,也该她效点力了,万般都合适,可去北地她能愿意么?”朱高炽又犯了难。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您刚也说了她还是皇家的人,先帝爷也好,您也好,这些年俺们这些做臣子的都看在眼里,对郡主那是隆恩浩荡啊,袁驸马也说了,只要皇上答应,郡主的事他来安排,想那大唐,文成公主的前事,这可是要名留青史的啊,保不准郡主心里乐开了花呢!您说是不是?”霍连山满脸堆笑的说道。

既然霍连山这么说了,朱高炽心里也安生许多,点点头,也就同意了,少不了给霍连山一顿海夸,把霍连山乐的找不着东南西北。

出了宫,霍连山便差人去袁翼兴那儿送了信,袁翼兴看事情妥当了,也大为高兴,想找郡主说道一番,却听绿柳说郡主跑外边去了。

袁翼兴把家人散出去满世界找郡主,好不容易在胭脂铺子将郡主找到了,郡主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匆匆的就跑了回来,袁翼兴也不兜圈子,开门进山的就告诉了郡主这个“好消息”。

郡主当时就垮了脸:“谁爱嫁谁嫁!我大明天子守国门,打太祖爷爷那会起,就不曾跟胡人和过什么亲,您真觉得这是个很光荣的事么?怕是您想贪功升官卖女儿吧?”

见郡主戳了脊梁骨,话说的难听了,袁翼兴大为不悦,耐着性子拿忠君爱国那套又说教了好一会,磨了半天,郡主脸色更加难看,直怒道:

“父亲别拿这套对付我,您自己都不信吧?要忠君爱国您怎么不自己上阵杀敌去?想我汉家百万男儿,如果个个都像您这样贪权图利、负妻卖女,这大好河山恐怕早就葬送完了吧?”

袁翼兴听的脸色煞白的,一巴掌就呼了过去:

“放肆!既然好说你不听,那就别怪为父心狠了。来人啊!”袁翼兴大声吆喝道。

门外候着的几个家丁便涌了过来,毕恭毕敬的站在身后听令。

“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郡主出门,如有闪失,我饶不了你们!”

袁翼兴青着脸吼道。

“是!老爷放心!”家丁们齐声喏喏道。

袁翼兴拂袖出门,走到门口,转过头恨恨道:

“这就是你身为宗室女人的命,你同意得嫁,不同意也得嫁,除非你嫁过去或者你死了,否则别想出这个家门!”

郡主也怒了,抄起墙上的剑就准备杀出去,袁翼兴赶紧跳开,让家丁们锁了门,只留郡主屋子里又踢又打的。

听着屋里东西乱摔的声音,那些家丁们各个缩着脑袋,生怕一个不小心什么砸出来飞身上去,直叹道,这真是个烈女子。

软禁了郡主后,袁翼兴趁热打铁的就奔去了霍连山那里商量下一步。

袁宗达回家吃午饭,固宜公主仍旧在佛堂用斋,这会没见着父亲也没见着妹妹,袁宗达有些好奇,便叫住绿柳询问。

绿柳支支吾吾的眼色慌乱,袁宗达心知不对劲,将绿柳拉到僻静处道:

“你跟我说实话,到底出什么事了?不说,我可就要叫人上家法了啊!”

“少爷,少爷,您别这样,我说我说……”

绿柳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细说了下情况,言语里满是心疼郡主,这会子郡主还在偏厅里不吃不喝的闹腾着。

袁宗达有些懵,他当然不舍得妹妹嫁到北方去,接着便是一肚子火,怎么摊上这么个鬼迷心窍的爹,先前妹妹说的那些他总归不大信,处处为袁翼兴找借口开解,总觉得父亲有自己的难处,可眼下这样情况,他也实在忍不住了。

袁宗达跑去找母亲商量,固宜公主听完也气得不行,一把将佛珠往桌上一拍,便带着袁宗达奔到软禁郡主的偏厅去了。

守门的家丁见了公主忙不迭的行礼,可在开门这事上纷纷摇头犯难:

“奶奶,您就饶了我们吧,爷爷走前吩咐过,这门要是开了,我们可都承不住啊!”

“你们承不住他,难道就承的住我么?这家可不是他袁翼兴一个人的家,今天你们要是不开门,我就叫人砸了这门砸了你们脑袋!”公主瞟了一眼众人,眉眼里尽是威严。

那些家丁平素从没见过公主发怒,只当是好说话的活菩萨,哪见过这阵仗,一个个顿时吓没了魂,哆哆嗦嗦的就开了门。

袁宗达一脚刚迈过门槛,一个拆烂了的挂架就扔面前了,差点就砸身上,袁宗达缩了一下,定睛一瞧,瞠目道:

“我说妹妹,你要砸东西好歹看着点啊,我是你哥!”

旁边的丫鬟家丁们也看傻了,屋里已经一团乱了,大概实在没什么东西可砸了,郡主居然把墙上的挂架硬生生给掰下来了。

公主进屋,平复了神色,对着下人们吩咐道:

“你们做事去吧!”

那些人一听赶忙就散了。

袁宗达心领神会的去关门,郡主这会还在找东西掰,公主压着声音呵斥道:

“堂堂大明郡主,遇事就是这样气量么!”

郡主被这么一说,泄了气,一脸不快的僵在那里。

“你们两个过来,听为娘说。”公主拎起一把倒地上的矮凳扶正了坐下命令道。

袁宗达和郡主只好凑过去,公主小声嘀咕一番,郡主顿时开心起来,袁宗达却颇为担忧道:

“这样行么,妹妹她一个人怎么搞得定?”

“事到如今,我不能看着你妹妹往火坑里跳,就这么办吧,往后也只能靠她自己了,等过了这阵子再说。”公主果断的说道。

郡主脸上顿时舒展,一脸崇拜的望着母亲点点头,“还是娘有见地!”

“放心吧哥哥,用不着担心我,有我搞不定的么!”郡主洒脱的拍拍袁宗达肩膀开心的说道。

袁宗达一脸黑线,母亲大人什么时候这么硬气果决了,想想也是,以妹妹这性子这身手,她不惹别人事已经是佛祖保佑了,自己担心还真有点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