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 > 第76章:和平解决

第76章:和平解决

一看赵聚先和周伊坪满脸的疑惑,李冠魁紧走几步来到近前,向赵聚先和周伊坪细说了原由。告诉赵聚先和周伊坪,就在今天早上,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双十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以及陈诚、邵力子、蒋鼎文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向全国发出电文,提出了救国八项主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停止一切内战、联合抗日。李冠魁说完之后,看赵聚先和周伊坪还有点将信将疑,干脆把手上的电文交给了二人,让两个人自己看,总算是打消了赵聚先和周伊坪的疑虑。

之后,李冠魁告诉赵聚先和周伊坪,双十二兵谏的爆发,已经震动了全国。韩主席根据八项救国主张的电文内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已经电令冀鲁豫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李冠魁相信,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应该很快就可以通过会议得到实现,促成国共两党的合作。

另外,李冠魁又提到,虽然韩主席暂时叫停了冀鲁豫地区的内战,但是,在局势还没完全明朗之前,并没有让李冠魁马上撤兵,而是要求李冠魁暂时维持现状。所以,游击队还要暂时待在包围圈之中。他让赵聚先和周伊坪不要着急,更不要试图发动突围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之后,李冠魁和赵聚先、周伊坪一起,查看了一下十几位游击队员的伤势,并把国军的医疗兵叫来,带来了更好的急救药物,重新为伤员们包扎了一下伤口。在征得赵聚先和周伊坪的同意之后,把几位重伤员抬上汽车,送往裕兴县城,去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做好这一切之后,李冠魁让宋守堂带着警察大队,乘坐高团长部队的汽车,先行返回了裕兴。之所以让宋守堂先回去,第一是,裕兴县城的安保工作,离不开警察大队;更为重要的是,李冠魁想让宋守堂抓紧回去,向中共的领导汇报一下,高平游击队保住了,让中共方面不要再担心了。

1936年12月13日,经过紧急商议之后,宋美龄致电张学良,告知美国记者端纳拟飞西安,端纳也同时电告张学良。

1936年12月22日,经过美国记者端纳的全力周旋,宋美龄、宋子文等人来到西安,由张学良陪同往见蒋介石。

1936年12月23日,双方在张学良公馆西楼二层开始正式谈判,由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由张学良、杨虎城、***代表西安方面出席谈判会。西安方面再次提出六条主张:一、停战,撤兵至潼关外;二、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五、召开各党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送蒋介石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不过,从此之后,张学良就被蒋介石秘密软禁起来,失去了自由。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而宣告圆满结束。如此一来,国内形势瞬间明朗了,随着韩主席的一纸电文到达,李冠魁和赵聚先、周伊坪握手共庆、挥手告别,游击队离开苦水李村,返回原驻地去了。

在被国军围困的这段时间里,游击队一直呆在国军的包围圈中,李冠魁有事没事就跑到游击队和赵聚先、周伊坪聊上几句,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充分信任。期间,游击队所需的一应给养,全都由李冠魁派人送来。国军的伙食标准,可比游击队平时吃的好多了,十几天的时间,游击队员居然都长肉了。

之后,李冠魁向韩主席发电,请求韩主席把高团长和张营长的部队留在裕兴境内,协助自己加强裕兴的防守,在战事爆发之时据守裕兴,挡住侵略者的铁蹄。但是,李冠魁的请求却被韩主席拒绝了。无奈之下,李冠魁只得和高团长、张营长挥手告别,满怀遗憾的看着高团长、张营长的部队越走越远了。

潘树春回到省城之后,把李冠魁有意保住游击队,并且,十几天的时间里,有事没事就去找赵聚先、周伊坪的情况向韩主席做了汇报。并且,还悄悄通过党务调查处,汇报给了南京政府。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李冠魁和共产党走得太近了,照此下去,早晚有一天,李冠魁会跟共产党走到一起的,不得不防啊!

潘树春的这份报告,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也因此对李冠魁产生了戒心。之后,蒋介石通过党务调查处秘密接触潘树春,交给了潘树春一项秘密任务,让他牵制李冠魁,不要让李冠魁和共产党走得太近,防止李冠魁被共产党拉走。同时,密切监视韩主席的动向,蒋介石对于韩主席在自己被张学良扣押之后,擅自下令,率先叫停了冀鲁豫地区的剿共行动一事非常不满,已经有了除掉韩主席的想法。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各党派会议、迅速准备抗日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五项要求;并做出了,停止武装暴动和赤化运动、苏维埃政府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等四项保证会,主张国共重新合作,团结抗日。

1937年2月15日到17日,国名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经过激烈争论,接受了宋庆龄先生等人联名提出的《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之提案》,否定了汪精卫提出的坚持剿共的政治决议案。会议确定了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的原则,此次会议的顺利闭幕,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