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一代奸雄 > 第四十九章 辈分相克

第四十九章 辈分相克

看着气氛冷了下来,贾玝故作沉吟了下,随后对贾母道:“老祖宗,兰哥儿想来已经去我那了,我也是该回去了。”

贾母耸眉一下,她本是想着借多一起呆呆来加深贾玝对荣国公府的感情,借此拉拢李祁山。

但此时听完贾玝那个扫兴的故事,她却是没什么兴致了。

看了看贾玝带来的两个丫鬟,贾母认识二人中的小红,但另一个却是眼生的很。

“这小丫头倒是面生,是谁家的呀?”打量了会儿秀气乖巧的金燕,贾母问道。

贾玝回道:“回老祖宗,是我嬷嬷的女儿,一打小就服侍我,名唤金燕。”

对金燕模样还算满意,贾母道:“倒也是个不错的丫头,只是金燕的名字却是俗了些,日后就叫做秋燕了,玝哥儿你看怎么样?”

贾玝正色道:“她能得老祖宗赐名,自然是极好的。”

见贾玝‘乖巧懂事‘,贾母心生些满意,指了指后面一个紫裳罩在外头,内着淡绿长袖衫,模样秀丽,眸子里透着灵气的看起来十一二岁女孩。

“这是何婆子家的春燕,与秋燕正好可以凑成一对,以后她也在三房伺候你了,怎么说你也是三房的嫡子,又是在外头走动了,身边只有三个丫鬟却是不够的。”目光从春燕身上移开,贾母对着贾玝道。

扫了一眼感觉有些伶俐的春燕,贾玝平声道:“谢老祖宗。”

见春燕模样秀丽,贾宝玉也有些眼热,但望到母亲王夫人一副冷菩萨的模样,一时也不敢求贾母赏赐丫鬟给他。

………………

回到青茗阁后。

贾玝看着春燕直接问道:“你多大了?家中还有什么人?”

“奴婢九岁了,家中有妈妈、妹妹。”看起来十二三岁的春燕轻轻柔柔道,眸子里透出些忐忑。

“日后我不在院子里,你和金…秋燕、茜雪一样,也听小红的。”沉吟一下,贾玝对着春燕道。

“是。”与小红也是认识的,春燕也不是个拿大的主,当即是恭声道。

“兰哥儿呢?”见此,贾玝又是对着茜雪问道。

“在卧房。”茜雪回道。

“你们自己去忙活吧!”撂下一句话,贾玝就走向卧房道。

此时卧房里。

一袭小青棉衫,之前就隐约听到外面的声音的贾兰见到贾玝进来,顿时神色一振,全无之前的稍微疲倦,起身恭敬道:“侄儿见过五叔。”

“读了多久了?”扫了一眼贾兰放下的《论语》,贾玝问道。

估量了一会儿,贾兰道:“半个时辰了。”

“可有停歇?”

摇了摇头,贾兰脆声道:“未有。”

“那先去睡着,明早起来跟着我学习。”贾玝道。

愣了下,贾兰有些意动,但还是一时间没有行动。

“我会和大嫂子解释的,兰哥儿放心去睡就是。精气神好了,读书也就是事半功倍了。”贾玝躬下身子,双手轻按在贾兰肩膀道。

“那我就去休息会。”每天都是从早学到晚,今日白天更是连休息都没有,贾兰确实感觉颇为的疲倦。

见贾兰乖乖去睡觉了,贾玝也是暗自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贾珠见到唯一的子嗣如今过得这般,是高兴贾兰日渐长进,还是黯然贾兰的处境。

两柱香后,看着贾兰已经睡得酣然。

贾玝趴在书桌上,也跟着睡了起来。

…………

清晨!

贾玝醒来的时候,发现贾兰还在睡。

也没有急着叫醒他,贾玝先是轻轻的走出卧房。

到了院子里,贾玝看到小红领着新来的春燕在打扫,对着小红叫道:“小红!”

“五爷。”赶紧过来,小红并着春燕道。

“你去煮些清肉粥。”贾玝道。

“是。”小红应道,告退后,就是奔向了后院。

青茗阁后院并不宽阔。

尤其是有着一个舍后以及一小块菜地和架着一个小炉后。

舍后也就是茅厕的一个雅称。

茅厕向来被视为污秽之地,别称也有挺多,比如“雪隐”,又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把厕所称为“五谷轮回之所。”

回到卧房,贾玝见贾兰已经迷迷糊糊醒了,想来是被吵到了又加上睡足了的缘故。

贾兰起来后,跟着贾玝一起到院子洗漱后。

贾玝就是带着贾兰开始了在院子里的学习。

贾兰才五岁多,不满六岁,但字已经认得许多,四书也已经熟读了,也能背上一些,颇为不易。

教着教着,贾玝自己也没有太注意时间的流逝。

结果就是一个上午过去。

基本上整个上午,撇开早膳的时间,其余都是在贾玝提问贾兰回答,贾兰提问贾玝回答中过去。

长舒了口气,贾玝看了看天色,又扫了一眼早就来了的素云道:“让素云姐姐久等了。”

“五爷言重了。”素云语气带着感激道。

素云和李纨感情深厚,又是看着贾兰长大,因此亲眼见贾玝一直在认真教导贾兰学习功课,自然是极为高兴和感激的。

“时间不早了,我吃完午膳就要离开了。我这次回来,带回了不少书页,其中不少是关于经义文章的,素云姐姐等会也一并带去,想来会是对兰哥儿学习有帮助的。”对着素云,贾玝嘱咐道。

“谢五爷。”面露欣喜,素云当即就是要行礼。

赶紧上前,贾玝手在袖子里,伸手阻止,口中苦笑道:“素云姐姐莫要折煞我了。”

不动声色的避免和贾玝有身体接触,素云柔道:“哪里谈得上折煞,五爷是主子,我是奴才,奴才给主子行礼是无可厚非的。”

话虽这般,素云终究是礼消了。

看着已经到素云身边的贾兰,贾玝叮嘱道:“好好读书,日后记得早睡早起,养足精神读书,若是精气神不足,必然事半功倍。

还有,记得锻炼身子,莫让读书累坏了身子,那就万事皆休了。”

“谢五叔教诲。”躬身对着贾玝行礼,贾兰又是感激,又是有些仰慕道。

“行了,大丈夫外圆内方、顶天立地,回去后记得好好听你母亲的话。”贾玝笑道,态度温和。

“是。”

………………

在贾兰、素云离开不久。

贾玝的嬷嬷张氏就带着儿子张金牛走了进来,同样等了许久的她们二人手中提着精装好的束脩六礼,显然是用心了的。

“嬷嬷,金牛大哥。”贾玝问候道。

毫不拿大,张嬷嬷并着儿子张金牛就是规矩的一礼。

贾玝也是阻止不了,随着年龄增长,每次贾玝想要制止,张嬷嬷就是坚持礼不可废。

“五爷,束脩已经准备妥当了。”眸子里满是喜意和欣慰,张嬷嬷道。

“辛苦嬷嬷和金牛大哥了。”看了眼束脩,贾玝就是放心道。

“哪里谈得上辛苦,能看着哥儿好起来,老婆子我就是死了,到地下后也好见枚二爷和城老太爷了。”看着越发风流的贾玝,张嬷嬷眼泪就是禁不住掉下来道。

“嬷嬷还好着呢。”贾玝语气一沉道。

张嬷嬷说的枚二爷自然是贾玝的老爹贾玫了。

贾玫,贾枚…

贾玝的爹原来的名讳是贾枚,是木字辈。

过继到了荣国公府,才易名成了贾玫。

至于张嬷嬷口中的城老太爷也是贾玝的亲祖父贾城。

说起来,抚州贾家这几代的辈分实在是让贾玝觉得有点想不透。

文贾贾清这一脉是出自抚州贾家,属于第九房。

贾清,水字辈。

贾城,土字辈。

贾枚,木字辈。

本来贾玝应该是金字辈的。

贾玝的儿子应该是火字辈的。

这辈分不是相生,而是相克,贾玝真心是理解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