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一代奸雄 > 第四十八章 借故提醒

第四十八章 借故提醒

夜幕下的荣庆堂。

贾玝再次来的时候,发现王熙凤、王夫人、邢夫人以及贾宝玉等人早早都在,却是比中午热闹了。

贾玝依次给贾母等人行礼完后。

这时候王熙凤面含些冷讽道:“玝弟,你却是架子大了,居然比长辈还晚来。”

神色一凛,贾玝道:“嫂子说笑了,我焉敢在长辈面前有意拿大。”

见到王熙凤还想要说话,李纨先一步面露歉意的揽过话道:“想来是我的缘故了,玝弟说今夜要和兰哥儿交流功课,因此我让素云给兰哥儿整理了些到玝哥儿那里,想来是因此耽搁了。”

“兰哥儿今晚要住玝哥儿那里?”闻言,这时候贾母目光眯了眯道。

“回老祖宗,正是。”李纨神色一正回道。

看了看贾玝,贾母面露满意道:“这是极好的,玝哥儿虽然比兰哥儿大不了多少,但也是可以教导教导的。”

“玝哥儿,你可要用心教导才是!”对着贾玝,贾母又是叮嘱了一句。

“老祖宗放心,玝定然全心全意。”贾玝沉声道。

点了点头,贾母又是道:“差不多到点了,开始用膳吧!”

“是。”随着鸳鸯应道。

很快的在众人上桌后,一道道菜就是呈了上来,有虾丸鸡皮汤、火肉白菜汤、茄鲞、豆腐皮包子等等。

因为人多了,又有了邢夫人、王夫人和李纨这些不爱苟言笑的人在。

晚膳倒是少了许多生气,贾宝玉等人都是一个个拘谨着,完全就是食不言寝不语的。

半个多时辰,随着一场晚膳过后。

在贾母打开话匣子,王熙凤自黑开始,荣庆堂就是开始了欢声笑语起来。

对此,贾玝基本上是少插嘴,一副好好聆听,你们说的都对的模样。

硬生生听了半个多小时,这时候王熙凤凤眸一撇,扫到了贾玝后,对着贾玝貌似和善的笑道:“玝弟啊,你在外面许久,可有什么好听的没?”

见众人目光一下子在自己身上,贾玝神色一动,随后沉吟道:“故事倒是有,只是有些却是不合时宜,有些却是可能不大中听。”

“无妨,玝哥儿你说一个好了。”贾母笑道。

“是。”点了点头,贾玝应道。

扫了一眼四周后,贾玝道:“孙儿讲的这个故事名唤仙道。

相传有一国名唤靖钟国,国内东边有一县,名唤五羊县,是个风光旖旎、景色怡人地方。

而县内有个醉鬼唤刘成修,本是世家子弟,祖父一辈更是名门望族,为整个东边称赞。”

不禁心生好奇,贾宝玉问道:“既然家里是名门望族,这刘成修何至于成醉鬼了?”

笑了笑,贾玝解释道:“实在是刘家自祖父去后,到了刘成修父亲一代,家道中落、渐见萧瑟、捉襟见肘,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在刘成修长大后,随着刘父去世,刘家遭到了一些人的打压,以放印子钱、抢占同县乡民田地等诬陷罪名抄家了。

一朝失去所有,母亲、姐姐妹妹、妻子女儿也是落入了青楼船舫当中,刘成修有心无力,痛不欲生,只能是买醉度日。

就在一连醉了三十六天后。

第三十七日,刘成修醉醺醺的浪荡在五阳街上时,偶遇一位道士。

这道士自称能知晓过去未来三百年,刘成修起初有些不信,后来就让这位道士替他相面。

道士并不推辞,朝他看了看,笑着说:“公子令堂本是出自殷实之家,祖上也是世家望族,曾经显赫一时,名震一方,但到了公子一代,家道旁落、身世凄惶。

如今活在当下,公子有心无力,惶惶不可终日,贫道说的如何?”

刘成修听后大惊,全无醉意,于是便问:“先生真乃神人也,刘家破败至此,恳请先生指点迷津,在下铭记在心、感激不尽!”

道士闻言说:“公子有上进之心,这就是一线生机也。”

顿了顿,道士揣摩了下刘成修面相,啧啧称奇道:“公子眉心透出灵气,实在是有仙资,与其在尘世虚度光阴,不若与我前往玉虚山修道。

百年里,公子定然能位列仙班,永享福源。”

听到这里,心中有些堵的贾宝玉叹道:“想来他是就此修仙了。”

摇了摇头,贾玝道:“非也。

当时刘成修听到道士的话,却是直接跪在了地下,痛哭流涕道:仙道虽好,但我现在却是人子、人夫、人父也。

身为人子,父母养我成人,慈爱于我,我如今却无法好好赡养他们,此罪一也;

身为人夫,妻子与我举案齐眉,从未对不起我,我如今无法爱护她,此罪二也;

身为人父,女儿对我孝顺有加,我如今却是无法教养她,此罪三也。

三罪日夜在我心头,我懦弱的只能买醉度日,不敢去面对,焉有资格成仙。”

见此,老道士抚须点了点头,面露赞赏道:“荒废多日,但你还能有上进之心,有担当之心,善也。”

“弃贵从文商,公子好自为之,贫道告辞。”说完最后一句话,道士并不多言,转身拂袖而去。

刘成修恭敬,拜伏于地。

从此刘成修放下架子,经过努力,没有几年就真的发达了,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且考取了秀才,救出了母亲、姐姐妹妹、妻子与女儿。”

“真是苦尽甘来啊!”见贾玝又停顿了,对刘成修这个人物感官颇好,李纨不禁感慨和赞叹道。

点了点头,贾玝继续道:“那刘成修成了大商贾,又一家团圆后,始终行着向善之道。

一日,当他出门,看到眼前有一个落魄的遮着脸的道士,很是同情,就从口袋里拿出十两银子,蹲下身子,亲自给了地上的那位道士,岂料道士拿着银子站了起来,不紧不慢的说:“这点银子,还不够我买药吃。”

刘成修听后也不恼,而是仔细一看,大惊失色,原来那道士正是当年指点他的,只是如今他浑身上下长满恶疮、血迹斑斑,甚至有些地方脓水流出,臭不可闻。

细问之下,刘成修才知道,原来道士年纪大了,因为在外行骗被人殴打多次,更是疾病缠身起来。

刘成修看着道士面色灰白,浑身恶疮,想到他虽然是骗子,但当年若无他,就没有今日的自己。

于是刘成修一方面花大力气请人给道士治病,另外一方面就请这个道士在刘府上住下了。

一个月后,道士身上的恶疮慢慢的消失了,又一个月后,道士恢复了健康,刘成修又找来裁缝,替他做了几套道袍,道士为之焕然一新。

道士身体好后,依然每天住在刘府上,在院里四处溜达,刘家的奴仆对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他厌恶至极,横眉冷目,恶语相加,但道士毫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该吃吃该喝喝。

刘成修见此,不但不恼,反而十分高兴,每天大鱼大肉、让道士好吃好喝,衣食无忧。

这道士说来也很奇怪,在刘府上得到那么好的招待,刘成修来看他,他竟然连一句感激的话语都没有,刘府上的奴仆,都视他为异类,对他恨之切切,但慑于刘成修之威,不敢造次,恨而远之。

一连十一年过去,刘成修始终待道士如一。

在道士死后,刘成修更是为其风光大葬,每日让其香火不绝。

这样九年后,晚年的刘成修一天夜里,刘成修做梦了,梦见那个道士又来了。

道士告诉他说:他前世是一只很有资质的狐狸,只是禽兽往往无情,难以成仙也。

但考虑到狐狸没做过什么坏事,阎罗王让他转世投胎做人,想要看看他是否真的适合成仙。

在当人的这几十年里,他虽有小错,但有上进之心,有向善之心,有担当之心,又有感恩之心,已然是可以位列仙班了。

梦醒后,次日清晨,刘成修想到父母、妻子已经先他故去,兄弟姐妹如今也过得好,儿女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没有遗憾了。

最后,悄悄的离开了人世,上天位列仙班…”

听完。

众人面面相觑。

王夫人和王熙凤面色都是有些难看。

至于贾母也是面色有些不愉,缓了缓,贾母叹道:“故事是颇好的,只是确实不合时宜了。”

将众人表情收归眼底,贾玝心中叹了口气。

上至贾母,下至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竟然都是毫无切入身心的危机感,真是可悲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