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 第一百零四章 朴素正义观,刘青天拨乱反正!

第一百零四章 朴素正义观,刘青天拨乱反正!

“射坚死了……”

昏暗的屋舍内,风吹影动。

棋盘上黑白交加。

居于首座的老者闻言,放下手中棋子,眼眸一睁,大怒而起。

“一个雒城,上千守卫。”

“刘升之只带几十个鬼卒就搅得天翻地覆。”

“射坚是干什么吃的!”

台下的法正良久不言。

整個屋中都呈现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唉。”那老者身旁的宿将幽幽一叹。

“广汉郡已经失控了。”

“在不想办法补救,只怕刘升之过不了多久,就会赶到成都!”

白发老翁亦是深有同感。

“必须在此子回来之前,将他弄死!”

“刘升之短期之内,不会回来。”法正只说了这一句话。

在座的东州元老皆是面面相觑。

“为何?”

“因为……”法正顿了顿,刻意的观察了一下五人的眼神。

焦急、惶恐还有深深的忌惮。

法正戏谑道。

“因为,他在追查火龙烧仓一事。”

“万安仓的事儿,也被他发现了?”

老翁身体一震,像是被抽干了力气。

他浑浑噩噩的坐下,心中不安。

老者从棋盒中取出一枚白棋,望向黑子的死穴,却久久不敢落子。

“这颗棋子,一旦被他连起来,我等将全盘覆灭!”

“我会让他连起来吗?”

老者右侧的中年儒士蓦然起身。

他一把将棋盘掀翻,棋子噼里啪啦落了一地。

这黑暗中的男子,蜂目鹰隼,满脸阴鸷之气。

他头戴进贤冠,穿着一身黑衣袍服,从黑暗中走出,露出了贪狼一般的眸子。

“刘升之自作聪明,喜欢下棋是吧。”

“我就用这棋盘把他砸死!”

余怒未消。

这男子胸膛起伏,看起来脾气暴烈。

居中的老翁本想劝阻。

却不料这人却不愿听令。

“我有我的做法,诸公不必再劝。”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法正抬起眼眸,看向这男子。

“郄公,打算如何下手?”

男子冷哼一声,没有理睬法正。

“我郄揖做事,没必要向你禀报吧。”

“军议校尉!”

郄揖,河南偃师人。

其父郤俭,汉末买官得益州刺史之位。在任期间,贪赃枉法、暴虐害民、以至天怒人怨,被蜀民攻杀。

之后,郄揖被迫留在蜀中,投靠东州兵,建安二十四年,跟随孟达降魏。

此人出身豪门,年少时久在都畿,染的一身富贵病。

入蜀后,目睹父亲被杀,家门破败,心胸便越发扭曲,容忍不得任何人骑在他头上。

昔日地位低微的法正如今身居高位,压他一头,郄揖心中自是不满。

言谈之间,也不把他称作扬武将军,反而还把法正当做之前的军议校尉。

郄揖之所以敢这么狂,身份占据很大因素。

前任刺史之子在刘备阵营虽然地位不高,但在东州兵中却有很大的话语权,老爹遗留的政治资源都被他捡了起来。

若不贪心,这辈子也能过得相当富足。

……

面对言谈猖獗的老领导,法正也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

可他越是不反驳,郄揖就越是傲慢。

“哼,法正,你以为当了刘备的狗,能改变什么?”

“你和孟达,不过是扶风之犬,全靠刘备赏饭吃,才有你们立锥之地。”

“回这里来,就给我看清自己的身份!”

“没有我们撑腰,你在东州士中,狗屁都不算!”

法正眼中波澜不惊,他嘴角抽了抽。

只是朝着众人微微拱手,旋即退出屋门。

望着平日里息怒显形于色的法正,如此淡定的离去。

主座之上的老翁,隐隐察觉了一丝微妙。

“此人,怎么突然改了性子。”

“他法正可向来是睚眦必报。”

郄揖不屑道。

“那又如何,狗还敢反过来咬主人?”

“就算他是刘备的新宠,也还是一条狗罢了。”

“哼,刘升之在广汉闹事,先去的什邡县,估计跟那些荆州人也脱不开关系”

“我马上去找诸葛亮问个明白。”

“这个南阳野人,要是敢背地里使坏,那就走着瞧!”

……

成都,诸葛亮府中。

清晨,还未用过朝食。

门外便传来马匹喧呼声。

郄揖快速下马,直接推开门口小厮。

“滚开,我找诸葛亮。”

屋中,羽扇纶巾,身穿白色袍服,头戴进贤冠的儒雅谋士早已料定会有人来找麻烦。

只吩咐下人不要阻拦。

“诸葛亮。”

郄揖闯进屋来,厉声质问。

“广汉郡之事,你还管不管?”

“区区一个米贼,杀了堂堂广汉太守,灭了我五百东州兵。”

“在刘豫州眼皮底下杀人,你就这么纵容?”

面对质问。

诸葛亮云淡风轻的伸了伸懒腰,一副大梦初醒的样子。

“射文固被杀了?”

“不可能吧……亮,都没收到消息,郄君,你是如何得知的?”

郄揖吃了个哑巴亏,脸上抽了抽。

“别管那么多。”

“我且问你,刘升之擅杀太守,你管不管!”

“左将军把幕府诸事托你管辖,你岂能任由米贼杀害官吏。”

诸葛亮讶异道。

“哎呀……亮,失察啊。”

“幼常,广汉当真发生了这等大事?”

心领神会的马谡行礼道。

“今早广汉刚传来消息,封检还在府邸中未曾拆封。”

“在下也没去幕府,对此一概不知。”

好你个诸葛亮。

好你个马谡。

这群荆州人当真是会搅局!

郄揖大骂道。

“你还说不知道。”

“刘升之从梓潼南下,不直接走雒县,反而绕远去什邡。”

“不就是去找蒋琬了吗?”

“没想到,你们荆州人背地里居然和米贼勾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诸葛亮起身四望,像是郄揖在地上掉了什么东西。

节操?

“这就奇怪了。”

“从梓潼南下的道路本就不止一条,他刘升之走哪,亮怎么能决定。”

“更何况升之南下,也未曾向成都传过一次信。”

“亮,如何与他联络。”

马谡笑道。

“哎呀,军师都不知道广汉发生了什么。”

“郄君却能了如指掌,难不成,东州人的眼线比主公的还多?”

“那,之前广汉发生了那么大的乱子,怎么不见东州人传禀消息?”

“就是蒋公琰在什邡县被围困数日,也不见东州兵搭把手。”

“怕不是,东州人的眼睛不好,总是睁一只闭一只啊。”

玩笑开过了。

诸葛亮严肃道。

“幼常,不得胡言!退下吧。”

“唯!”

马谡端正行礼,看着面色铁青的郄揖,冷笑一声,扬长而去。

郄揖快被气的不能呼吸。

“同样都是在刘豫州麾下做事。”

“勿论东州人,还是荆州人都应当为汉室复兴效力。”

“入川之战,东州士立功最大,汉中之战,东州士居功甚伟,拿下上庸、西城的也是我们东州士。”

郄揖暴跳如雷。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做了这么多,反而要平白无故受这等冤屈!”

“你们怎么就盯着广汉不放!”

“搅吧、搅吧。”

“你们就搅吧!”

“搅得益州大乱,搅得汉川没了粮草!搅得五十万米贼再度造反作乱!”

“把大汉朝亡了!”

郄揖呼吸沉重,唾沫横飞。

“我倒是不怕,到时候都得一起死!”

“哼!”

这面容阴鸷的男子拂袖而去。

诸葛亮缓缓放下手中羽扇。

羽扇的背面全是唾沫星子……

“东州士,急了……”

马谡慢慢走进屋中。

“刘升之,查到了他们的命根,能不急吗?”

“一旦水落石出,所有牵涉其中的东州人,都不得好死。”

“他们本就该死。”

诸葛亮不如马谡杀心这么重。

“幼常,有些人得活着……留着他们,今后还有大用。”

马谡还看不透朝堂之上的玄机。

在他眼中,犯了错的,就都得死。

可诸葛亮这样成熟的政治家。

杀人只看利弊,不看对错。

铲除政敌,亦是一样。

“军师,学生还是觉得,得把法正一起收拾了。”

“一口气端掉整个东州士,今后蜀中岂不就此少了祸患?”

诸葛亮用羽扇轻轻拍了拍马谡的肩膀。

“你还是不懂。”

“东州士里,未必尽是恶贼。”

“费祎、董允心性纯正,都是可造之材。”

“法正、李严、孟达,虽然有野心,但是能力不差,主公在世时,足能将其匡正。”

“至于郄揖之辈,色厉胆薄,野心还大,杀了,也便杀了,于社稷无损。”

“潮有涨退,月有盈亏。庙堂之事,不可一概而论。”

马谡思考了半响也没领会真意,但他仍是不懂装懂的拱手行礼。

“学生,受教了。”

……

广汉郡、绵竹县。

曾经的益州州治。

如今却是相当凋敝。

刘焉当年坐镇绵竹时,修葺的那些高楼玉宇,如今已焚毁大半。

周遭百姓看到鬼卒们到来,亦是目光微弱,毫不理会。

“东州兵又来了……”

“还要抢粮?”

“抢吧……抢吧。”

“老娘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把这身子给你便是!”

说话之间,那老妪便伸手解开布衣,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事儿。

刘云也是心中吃惊。

刘璋时代,东州兵肆意抢掠也就罢了。

怎么刘备入蜀已经一年多了,这些百姓还是如此苦命。

“这位老人家……”

“我们不是东州兵。”

“此行前来,只是问路。”

不是东州兵?

老妪苦苦一笑。

“是不是东州兵,也没什么分别吧。”

“自从射坚这个吃人鬼来了广汉,蜀中兵马还不是到处抢掠。”

“我看啊,刘备跟刘焉父子没什么两样。”

刘云被这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

广汉郡先前的太守乃是张肃,自是不敢管东州兵抄略的。

刘备入蜀后,任用北方元老夏侯纂作为广汉太守。

此人为政清廉,屡屡在郡内拜访名士,修复刘备和蜀中豪强的关系,倒也是干出了一番政绩。

可惜……没多久就病死了。

下一任太守射坚,本就是东州士……

嗯,世受国恩的射家,本应忠贞报国。

可天子一遇难,他辞官掉头就跑,能是什么善茬儿?

射坚纵容兵士抄略,不仅坏了刘备的名誉。

再这样发展下去,整个益州的百姓都会疯传此事。

“看来,必须得及早斩草除根,洗刷冤屈,方能不失民望啊。”

刘云走到村聚之间,只见四面都是残砖破瓦。

这里的百姓,目中都带着仇恨。

“诸位乡老,在下青城山祭酒,刘升之。”

“并非东州人士。”

“此番游历广汉,遍地狼藉,满目疮痍,已是令我不忍卒视。”

“你们所受的不公,我定会如实传禀刘豫州,还你们一个公道。”

话音一落。

绵竹百姓纷纷聚集。

好奇者有之,愤恨者有之。

“你就是刘升之?”

“听说你在什邡四处抢掠民女,可是真的?”

刘云淡淡笑道。

“我几日前才到广汉,那些女子早就走丢了,我如何去抢?”

“光是什邡一县,就被我斩了十个冒名的毛贼。”

“子虚乌有之事罢了。”

有些从什邡去绵竹倒卖粮米的百姓,也是见过刘云的。

一听这话,就好奇的凑了过来。

“哎呀,真是刘青天啊!”

“诸位,你们都认错了。”

“这才是真正的刘升之啊。”

百姓们你一言莪一语。

“怎么回事?”

“你们有所不知,刘青天一来广汉,大杀毛贼。”

“又亲自去新都,把李辅麾下的东州士斩尽杀绝。”

“那些姑娘们大都被救回来了。”

百姓们平日里忙于农作,知道的消息有限。

一听这等传闻,顿时面有喜色。

百姓终究是底层人,总渴望有个青天老爷,能来匡扶正道,踏破不公。

朴素的正义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底色。

“李辅,那个狗贼,终于死了!”

“俺家的粮,几乎都被他抢完了!”

“哎呀,我等误会刘青天了!”

百姓跪地,沿途排开。

“刘青天,为我等做主啊。”

“那射坚来了以后,咱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哎……夏侯太守死的早。”

“俺们没过几天好日子,就又回到当初东州兵抄略四方的时局了。”

“还请刘青天,上报刘使君,把射坚调走吧。”

呜呼哀哉,老幼涕泪。

东州士苛政如虎,可见一斑。

庞德闻言,便立刻将实情说出。

“诸位放心。”

“射坚已经死了。”

啊?

万人震惊。

前几天各县佐吏还在四处搜刮民脂民膏,送去雒城。

结果一眨眼就死了?

百姓们又惊又喜。

恨不得鸣锣敲鼓,好生庆贺。

“也不知是哪位猛士,在此为民除害。”

“真乃英雄也!”

庞德默默一笑,恭敬的指着刘云,风轻云淡的说道。

“杀人者。”

“乃青城山上,刘升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