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 第八十六章 轻取阳平关!魏军离汉川!

第八十六章 轻取阳平关!魏军离汉川!

沔南渡口胜负已决。

郭淮、张郃、徐晃见二十万鬼卒杀来,丝毫不敢停留。

当即拨马便走。

蜀中军团冲杀趁势过河。

一个时辰过后。

大军攻克沔阳。

此时,沔阳城内也只剩下残砖碎瓦。

夏侯渊早已把整个城市付之一炬。

当地百姓无从过冬。

数万人齐声落泪。

刘备亲至沔阳之时。

城内到处都是百姓遗骸。

那些阳平关周围的百姓,为了阻止曹军过河,恶意毁桥。

十座渡桥的材料皆质量极差,因此一遇到火船冲击,尽数被毁。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百姓并没有收到刘云的任何指令。

这一切都是他们顺心而为。

可以说没有这些百姓的暗中相助。

曹军主力早就渡过沔南渡,前往定军山战场了。

“刘使君……此战,百姓们助力最大。”

“云,特有不情之请。”

刘备闻言点头道。

“升之,直言便是。”

“我军将士疲敝,魏军多是骑兵,曹操禁军未损,一旦遁走北上,我军无法深追。”

“不如早些收敛将士遗骸,安抚百姓。”

刘云看向这城中,残躯遍野,尸体相枕。

若不早早处理,只怕会生出疫病。

虽然时值初冬,可涉及疫病杂症,仍然不可不防。

刘备闻言,亦是深深点头。

他也不是不想追。

可是这一战过后,几方军队也是损失不小。

整個益州仍是四面起火,必须得早回成都,稳定大局。

“升之所言甚是。”

“子龙啊,传禀各部,收敛将士遗骸。”

“葬于定军山下。”

“凡是战死将士,家中多给慰劳。”

“其妻儿父母,无田业可耕者,由各郡县官奉养,不得怠慢。”

赵云拱手道。

“悉听遵命。”

刘备又看向沔阳百姓。

他步步走去,满目狼藉,黎庶冻馁,刘备只感寒风吹拂,浑身凉透。

汉川百姓,为了抗曹,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光是褒县、沔阳、阳平、南郑,就有三万百姓死于曹军屠杀。

被虐杀的妇人、孩童,死于徭役、修桥的民众亦不下两万。

好在汉川人口殷实,还有四十多万百姓,得以逃出生天。

只是,魏军过境,正逢秋收时节。

百姓们狼狈遁入大巴山中者,不计其数。

南郑周遭的田野,也来不及收割粟米,尽数被魏军毁坏。

失去了家园、田亩的百姓,还得重新回到乡里修筑房舍,来年重新种粮。

今岁寒冬将至。

若是不能妥善安排,这些百姓,都得冻死饿死了。

“升之。南郑粮米,还可支撑多久?”

刘云随着刘备穿行在破碎的沔阳城中。

满街都是啼哭的百姓,让人不忍卒视。

“师君掌理汉中近三十年,多置义舍。”

“若魏军不来,民间自然丰乐。”

“可是,这两个多月,南郑以西尽遭抄略,如今南郑又要奉养二十万人。”

“沔阳、褒县又有五万流民。”

“说实话,光靠南郑米帛,撑到年底都够呛。”

刘云也算是给刘备交了底儿。

事实上,自各地百姓涌入南郑避难开始。

城内就已经开始缺粮。

南郑的状况比魏军好不了多少。

全城百姓基本都实行粮食配给。

只有出城作战的将士,才能吃饱饭。

为了激励士气,刘云多次杀牛宰羊。

眼下播种冬麦也已经迟了。

百姓们衣衫单薄,家园被毁,也很难自给自足。

没有大半年的时间,汉中局势稳定不下来。

刘备见识到了鬼卒们可怕的战斗力。

也担心百姓们衣食不足,会闹出乱子。

“这样吧……”

“等到魏军悉数离开汉川。”

“备就回兵成都。”

“一个月内,备必能送来五十万石粮草。”

“其余粮秣,再慢慢想办法。”

刘云点了点头,向刘备行礼过后,便去安抚百姓。

五十万石,用以奉养二十五万人,根本不够。

士兵作战任务重,每月至少消耗三石。

百姓们就算小斛分粮,也得两石才能活过这个冬天。

二十五万人,加上驻防守军。

五十万石粮草,还得省着吃。

这还只是寻常的口粮。

战马所需的茭藁,寻常辅食的盐类,过冬用的布衣、帛布。

需要新建的房舍,冬日所需的薪柴,战亡将士的抚须,有功将士的嘉奖,加起来更是天价……

刘家刚得蜀中,府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都赏赐给了有功将士。

如今汉川西部被打烂。

刘备又连续出兵荆州、奔走汉中。

民力、役夫都已到达极限。

这么多消耗,真的负担不起……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小国寡民与大国相争,天生的劣势就在这。

一矿打九矿。

打没了曹家几万人,曹家马上又能爆出几万人拉过来跟你对线。

可刘家但凡输了一仗,下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了。

事实上,如果定军山之战,刘备输了。

整个蜀川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亡国不远矣。

好在最主要的战场已经取胜。

剩下战场的压力就会慢慢小上很多。

“主公……伤亡清点出来了。”

法正短暂的离开了战场之后,对伤口进行了处理。

箭伤没有伤及要害。

“魏军在定军山折兵一万五。”

“我军将士也损伤过万。”

“通计,斩杀敌将夏侯渊、徐盖、赵庶、李邹、高祚、解剽……等,校尉以上十四人。”

“我军亦折任夔、吴兰、雷铜三将。”

法正一只手没法翻开绢布,还是刘备接过来自己看的。

“黄汉升,斩获夏侯渊首级,立功为最。”

“翼德、子龙、叔至、公衡、希伯、文长等次之。”

刘备见文,心中狐疑。

“诸将皆有劳,何不见升之之名?”

法正摇头道。

“升之以功在全军,任在鬼卒,故而不愿署名。”

“在下拗不过他,只好削去名籍。”

刘备心中大惊,满口盛誉。

“有功而不欲彰其名,有劳而不愿受其赏。”

“身在三军,心在黎庶。”

“真乃上将之才也。”

未等刘备惊叹多时。

黄忠已是喜笑颜开的提着夏侯渊的首级,来到刘备面前。

“主公,主公!你看。”

“老夫,一刀斩了夏侯渊啊!”

赵云、陈到等人皆是拱手称赞。

“恭喜老将军。”

“此战显神威,将功彪史册,名垂竹帛了。”

黄忠拱手回礼道。

“子龙纵横汉川、叔至临危破阵,也当同喜同贺!”

诸将齐声大笑。

唯有张飞脸色铁青,蹲在地上画着圈圈。

刘备见素来欢喜的张飞,闭口不言。

亦是来到张飞身后,拍了拍三弟的肩膀。

“翼德,可是为弟妹担忧……”

张飞面容忧戚,无奈长叹。

虽则击败曹军,他当是最为高兴的一个。

可是,这一战,夏侯家近乎全灭。

除了老二夏侯霸以外,夏侯渊的几个成年的孩子全部被杀。

也不知,家中娇妻会如何伤心。

“大兄……你也知道贱内是夏侯渊族女,唉……不说了。”

“今天,俺要喝酒。”

“大兄你说啥也拦不住俺。”

望着张飞搔着头离去。

众将士皆是笑意连连。

“翼德虽然性情莽撞,却是个十足的惧内之人啊。”

“哈哈哈。”

刘备点头笑道。

“翼德,素来性情莽撞,备都压不住他。”

“能惧内,亦是他的福分啊。”

“好了,诸将整勒兵马,待到正午用饭后。”

“再一鼓作气,击破阳平关!”

……

定军山下,两军尸骸收容,刘备为之立下两座坟冢。

一名,汉家冢。

一名,归乡冢。

不以区分汉魏将士,只为悼念英灵。

待到过中时节,诸将草草吃过。

便开始拔营,全力攻向阳平关。

此刻。

阳平关内。

曹操火速清空粮秣,转头便朝沮县进发。

等到张郃等人到来之时。

此地只剩下断壁残垣。

“府库里一粒粟米也没有留下。”

“魏公真是狠心啊……”

徐晃、张郃近乎绝望。

“怎么办?”

两个降将对视了一眼。

若不是由郭淮在此监军。

说不准,官渡阵前投敌之举又要发生了……

狐狸般的郭淮自然知晓,现如今军队有多危险。

危险不仅来自于追击的刘备兵团。

他们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这两个降将,会不会把他绑了送给刘备当做投诚礼,那还犹未可知。

在这种生死关头,没人敢轻易相信别人。

“诸位妻女皆在邺城。”

“投降之事儿,还是不要妄想。”

郭淮警告道。

“魏公大军主力未损,刘备损兵折将,蜀中局势不稳。”

“他不敢深入追击。”

“我们只要能回到陈仓,就安全了。”

回陈仓……

魏军前部的将士还不知道,陈仓早就被屯田奴占领了。

他们这些关中旧部,已经是被当做弃子,留在汉川。

死了就死了。

折损几万人,对曹操而言,根本无关痛痒。

新的关中军团已经开始组建了。

曹魏的军户,和屯田奴,数量庞大,都是由各地流民组成。

而且和豪强手中的隐户一样,不在曹魏的编户齐民统辖范畴之内。

在战时,曹魏很容易便能聚集十数万大军,在一线战场。

到时候军户家中凡是十七岁以上的男子,甚至屯田奴的男丁,都可能转化为一线兵员。

庞大的动员能力,使得曹魏就算两面交兵,也从来不缺兵员。

之所以不告诉他们,是担心这几个降将心怀鬼胎。

郭淮为了稳住张郃、徐晃,已经开始坑蒙拐骗。

他和曹操一样,善用望梅止渴的手段。

一翻说教之下,硬生生将这些败兵骗出了阳平关。

不过,他还是算错了一筹。

蜀中的确危在旦夕。

刘备没想过全军追击。

可是刘云却是毫不犹豫,带着偏师掩杀而来。

白马义从、和残存不多的凉州健儿快马追杀。

一路上轻取阳平关。

踏、踏、踏。

刘云快步入关。

魏军老弱病残仍在殊死抵抗。

不多时,关内守军尽数被灭。

曹操临走前,连自己的大帐都没来得及带走。

刘云掀开帐子,除去些金银珍宝和几卷兵书以外,空无一物。

“呵……令明,将这些东西尽数打包,充入府库。”

“余部,随我追杀郭淮!”

全员骑兵,一路快马疾驰。

出了阳平关,不远处,郭淮带领的万余残兵,便听到了身后传来的追杀声。

“报!”

“司马,大事不好了。”

“那刘升之追杀来了!”

诸将眼神大惊。

“太快了!”

“刘备不用收拾残局吗?”

那哨骑摇头道。

“来者全是骑兵!”

魏军将士从昨晚开始就没吃饭。

硬着头皮打了一早上,到现在还是饥肠辘辘。

“再这样下去,我军将全军覆没。”

郭淮脚底抹油。

张郃却也不是夏侯渊那样的愣头青。

徐晃更是盗贼出身,哪里会分不清局势。

不待郭淮下令。

二将各自带一部兵马扬长而去,靠劫掠为生的魏军,总能弄到吃的。

不过,断后的郭淮可就惨了……

“一群降将!”

“可恨!”

“你们都给我顶住!”

“顶住!”

生死关头,谁会卖命啊。

“司马。”

“我去。”

体格高大的少年站出身来,挡在了郭淮面前。

“许仪!你回来!”

郭淮发出严令。

孟浪少年回头看了一眼。

眼神中满是坚定。

“我的父亲,是整个大魏最勇猛的将军,作为儿子,我不能辱没虎痴的威名!”

“魏公让我保护你。”

“我就是豁出这条命,也要护你离开!”

许仪手持锤戟,拼了命一般阻挡追兵。

他一个人横戟在前,迎面锤杀数名骑兵。

跟随他身后的三百虎卫军,亦是奋死向前。

“虎痴!你会死的。”

“快走!”

郭淮的声音淹没在骑兵马踏之中。

逆着人流的方向。

十四岁的少年舍命断后,身中三箭尤是扑杀更猛。

他一次次倒下,一次次站起。

遍体鳞伤,浑身是血。

饶是如此,虎卫军坚定地守卫着退路,不曾退却一步。

郭淮被左右拖着后退,望着许仪渐渐远去的身影,他冰冷的心,亦被触动。

人活于世。

究竟为什么而战。

本以为看穿世事,自诩英才的郭淮,越发的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自从来到汉川,亲历战争以后。

乱世的阴影,每一天都在侵蚀他的良知。

可是,在这种昏暗的世道之中。

仍有一丝光亮,照在他的心里。

让他始终摇摆不定。

人无纯粹的恶,亦无纯粹的善。

夏侯渊、路昭、朱灵、包括他身边最为亲近的许仪,皆是如此。

或许,他可以麻痹自己,始终坚定一心的往上爬。

但是,沔南渡之战过后,一切都被改变了。

他在乱世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曹操早年给他灌输的以霸道制伏天下的理念,第一次遭遇了失败。

完完全全的大败。

撤兵路上。

郭淮眼神抑郁,胸口沉闷。

狭窄的山间小道,似是无穷无尽的深渊。

明明山口的光亮就在眼前,可他怎么也抓不到那一束光。

这场战争,不是魏军战力的问题。

而是魏国体制的问题。

经历沔南渡的二十万鬼卒冲击过后。

郭淮的心,也被彻底击垮。

曹操的影子,在他的心中逐渐支离。

直到最后,许仪的战死,让这一切彻底崩塌。

“魏公……是你错了吗?”

“魏公……你是真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