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纯属意外,从一碗面五十块钱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七章殿堂级做法

第一百七十七章殿堂级做法

做别人的拿手菜,就肯定要做的更好。

所以,除非超过别人很多,那么肯定就没有什么意思。

别人会的你也会,这是本事。

别人不会的你也会,这才是绝活。

“不知道李长久这个大厨,到底都擅长那些菜系?”

仔细会想了一下今天的经历,林非凡有点失态。

人家毕竟是几十年的积累,而且还能看得出来,李长久从年轻开始就努力好学。

这几十年的积累,到底积累了多少技术,还真不好说。

最起码,林非凡没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李长久几十年积累下的成就。

原来林非凡已经对自己的厨艺十分满足,但是现在越是了解这些大厨,他却越是感慨。

为什么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大厨,都会被人称之为国宴大师。

要知道,现在很多高级专家,都没法称之为大师了。

学习厨艺,之前可以成就很多大师,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所以,现在想要系统的学习厨艺,还是要跟着之前的那些国宴大师学习。

找出一些学习视频,林非凡打算学点新花样。

李长久现在是他的员工,他的拿手菜,林非凡没必要现在就学会。

毕竟他不做,还有李长久做,两个人都会做这就是浪费人力,实在是没必要。

“就做这道拆烩鱼头。”

仔细找了好一会儿,林非凡才选定了一道菜。

看名字这道菜就不太难的样子,还有,这是一道做鱼头的菜,而吃鱼现在算是健康饮食,更加让人接受。

看着录像视频,林非凡感觉十分满意。

不得不说,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所有技术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录像技术,林非凡哪里有可能看到七八十年代,一些国宴大厨的手艺?

比如现在这道拆烩鱼头,就是一位国宴大厨的手艺。

不过,稍微一看,林非凡就感觉有点不太好。

不是这道菜不好,而是这道菜的工艺,好像也有点复杂。

虽然知道这是刀工菜,肯定要求很高的刀工,但是一只鱼头,能够有多难的刀工?

就是有这种想法,林非凡才会选择学习这道菜,可现在好像这道菜的刀工也有点难啊!

越是了解,越是知道,这些看名字似乎十分简单的名菜,都不简单。

这道拆烩鱼头,做出来肯定很好,因为成菜鱼皮糯粘腻滑、鱼肉肥嫩鲜美、汤汁浓稠。

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只见鲢鱼头浮在汤中,却块块是肉而没有骨头。

只不过,鱼头上的每块鱼肉都完好无损,这绝对考验师傅的功力。

这道菜对于鱼头的“拆骨”要求,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既要做到一根细骨都不留,又要保持整個鱼头的形态不变。

视频中那位大师,年轻时经过严格的训练,练就了一身“庖丁解鱼”的好刀工。

他将鱼头略煮之后放入水中,一手托着鱼头,一手细细地把鱼骨逐条挑出。

这当中鱼眼周围的皮肉尤其重要,这一块拆烂了,鱼头的形状也就荡然无存了。

拆好的鱼头,可以放到浓汤中焖炖。

由于整个鱼头被拆开来炖,因此鱼头中的核心地带也可以很好地入味。

这样做出来的鱼头,色泽金黄,鱼头肉质肥嫩,味鲜香浓。

这样鱼鲜汤香融于一炉,脂膏稠浓,鲜滑无比。

只不过,越是了解这道菜,林非凡越是心虚。

只是想要学习一道名菜,就挑选了这道拆烩鱼头,是不是有点欠考虑?

不过,仔细想了一下,这道菜的刀工需求,还真不算是最顶级。

而就算是这样,这道菜也算是家常鱼的殿堂级做法。

因为这道拆烩鱼头,可以做到吃鱼不吐鱼骨头。

这就是厨子的作用,而一些烹饪大师却可以对普通家常鱼,让它们华丽蜕变为珍馐佳肴,走上百姓餐桌。

“这个需要用到花鲢?”

本来林非凡已经想着放弃了,不过,却看到这道菜的原材料居然是用花鲢来做。

这花鲢在四大家鱼之中,可不太受人待见。

所以,一些大个头的鲢鱼,在清泉市这边却是卖不上价格。

“别人不要,不正好便宜了我啊?”

鲢鱼头的价格可不贵,如果做好了,这道菜的潜力可不小。

有了赚钱的动力,林非凡来了精神。

仔细了解了一下花鲢,林非凡才发现,他还真是对这种鱼刺比较多的鱼类,有点成见。

花鲢鱼学名鳙鱼,它脑袋和嘴都很大,它性情温顺,靠喝水过滤其中的浮游生物为生。

这种鱼在我国的天南地北,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鳙鱼作为食材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大脑袋,硕大的鱼头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鲜美无比。

有些北方人喜欢用酱焖来突出它的丰腴,在东南沿海,也有人用砂锅焗的方式打开它的鲜香。

不过,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喜欢用它炖一锅奶白色的鱼汤。

如果说花鲢有缺点,那肯定就是鱼刺太多,而且是乱刺。

但是,如果采用花鲢鱼头,那就完全没问题了。

再说,这花鲢到扬市人手里,却要根根拆骨,用烩的方式烹制鱼头。

这道拆烩鲢鱼头,如果做好了,就是可以做到吃鱼不吐鱼骨。

那么没有骨头的鱼头,会不会面目全非,鱼头里复杂的鱼头又要怎么取出?

此时林非凡就在看八十年代的这位国宴大厨处理鲢鱼头,他可是有着几十年绘制拆烩鲢鱼头的经历。

看视频,只见那动作,就知道已经让他修炼心如止水,静若冰山的境界。

花鲢鱼头要想拆骨,先将摊开的鱼头放在竹编网上。

接着放入大铁锅内,在80摄氏度的水温中煮到八成熟。

竹编网兜起鱼头,放在冰水里冷却,这样使鱼肉收缩,便于在冷水里拆骨。

拆的时候,有顺序的讲究。

先拆鱼头里面最下方的大刺,从最下面拆可以防止把鱼皮弄破。

如何能将花鲢鱼骨,全部拆骨又不损其形,必须对鱼头结构了如指掌。

取出鱼头最下方的主刺,是最简单的操作。

依次向鱼头方向拆骨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若要练就完整、干净的拆骨功夫,必须进行8到10年的磨练,可见是十年磨练一剑。

最难拆的是鱼头的头盖骨,必须拿食指沿着骨头与鱼皮之间的空隙位置。

这还还需要用着极大的耐心、试探性地、慢慢地把鱼头盖骨往前推出。

只有日日夜夜里,不断摸索着拆鱼头的水温、鱼头结构,在冰水中拆鱼骨困难重重,尤其是鱼头骨仅一层薄薄的鱼皮覆盖。

在冷水里拆好鱼头里面的骨头之外,还要拆鱼头外面的骨头。

先把鱼头的水沥干,放在大瓷盘上。

鱼头外面都是碎的骨头,如:鱼脸鳃骨、鱼嘴唇骨、鱼眼眶骨等等。

拆鱼头外面的骨头,是从鱼嘴唇骨开始。

所以,拆鱼头里面的骨头是从后往前,而拆鱼头外面的骨头是从前往后。

鱼头正面的拆骨难度直接上升,鱼脸肉吹弹可破,一不小心就拆散或拆碎。

整个鱼头大概能拆出60块左右的骨头,所以,它就是一个细致的活。

这样也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一些大师傅可以磨炼出那么好的心性。

其实不管是谁,如果有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磨练,那么练出心静如水的心性,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实,在了解这道菜之后,林非凡还是很好奇的。

他好奇的是,扬市人为何跟自己过不去?要选择这样复杂的鱼头烹调方式。

作为著名的书画之乡,扬市人吃东西讲究一个“雅字”。

吃鱼吐鱼骨,吃相不雅。

另外这样吃法也可以照顾到老人和孩子,所以,拆绘鲢鱼头就逐渐应运而生。

为了保证去骨后的鱼头造型完整,拆好骨的鱼头必须下油锅定型,且不能用勺子翻搅。

为了不糊锅,要借助手臂的力量,不停地转锅。

在鱼汤温柔的拥抱下,鱼头变得如同果冻一般软滑。

等这一切做好,就连吃也是有讲究的。

拆绘鲢鱼头怎么吃才尽兴?最好吃的肉是鱼眼框部位的肉。

用勺子轻轻地挑起这块部位肉,放入口中,先是糊嘴的感觉,特别黏稠、特别滑爽,入口即化。

除了享用美味鱼肉之外,鱼汤伴饭,又是一绝,造就扬州是鱼米之”香“的美誉。

跌跌撞撞,林非凡终于耗费了巨长的时间,终于大差不差的做出了一锅拆烩鱼头。

这一次应该可以入口,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尝了尝。

虽然在虚拟学习空间内吃了不会饱腹,但是味道却可以如同现实环境一样真实。

只是吃了一口,林非凡就十分满意。

虽然做的还不尽如人意,但是此时的口感已经十分不错。

此时他做的这道拆烩鱼头,鱼肉滑嫩的口感,刷新了他对吃鱼的认知。

可以说,这道扬市名菜,把鱼头的美味推向新高度。

“再多练习几次,这道拆烩鲢鱼头,也许就成我的另外一道拿手菜了!”

任何一道菜,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而吃鱼,对于现在很多追求健康饮食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很好的选择。

“咦?这位大师是跟鱼结缘了?这是杠上了啊!”

一边看着视频,一边学习拆烩鱼头的做法,没想到做完这道菜,接下来那位国宴大师做的菜,还是鱼。

本来只是好奇,想要看看,可看过之后,林非凡有忍不住想学习了。

没办法,国宴大厨制作的名菜,每一道都有其可取之处。

林非凡原来就不是行内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各大菜系当中,到底有多少美味佳肴。

现在看到了任何一种,都给他一种十分经验的感觉,他哪里舍得放弃?

“将军过桥?只是看名字,谁能知道这是做的鱼?”

将军过桥也是扬市传统名菜,又叫“黑鱼两吃”。

这道菜是用黑鱼、鸡蛋清、水发玉兰片、黑木耳、鸡汤及多种调味料烹制而成。

将军过桥便是用一条黑鱼,烹制的两道美味。

一为炒菜,一是汤菜。

先将黑鱼两片鱼肉取下,炒成鱼片,形似玉兰,质地爽滑,鲜美无比。

再说鱼汤,将军过桥的汤讲究可就大了。

鱼在宰杀时有讲究,剖腹时要从脊背开刀;

鱼头下鱼皮、鱼骨、鱼肠一样都不可少,连成一片,披披挂挂犹如将军盔甲。

这样的排场,显然是经上规矩的大厨师之手才摆出来的。

此菜在扬市烹饪界曾作为衡量厨师刀工水平的技法之一,尤以黑鱼肠不能去掉为绝技。

以前曾有“宁丢爷和娘,不丢黑鱼肠”的说法。

鱼肠,在菜肴烹制中一般都被视为废料而丢弃,唯有此菜将其经过巧妙加工而入馔,且脆嫩肥美,独有特色,令人争食。

在扬市甚至还有人说“宁丢大银洋,不丢黑鱼肠”,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舍不得丢弃黑鱼肠;

清代的林兰痴有诗赞“烧乌更比水乌香,去乙何须劝客尝。记得市儿无赖语,得来曾不顾爹娘。”

说的即是黑鱼肠,诗中的“鱼乙”即《礼记.内则》中提到的“鱼去乙”。

鱼乙有两种说法:一说系鱼之卡骨,形如篆字乙之形象,食时须去之;

另一说系鱼肠,林兰痴诗中所指的为第二说,即鱼肠。

扬市人食鱼讲究鲜活为贵,由于活黑鱼力气较大,用手捉着刮鳞剖腹均难以把持住。

所以,大多数厨师习惯做法,是将其抓起往地上猛掼摔死,然后宰杀。

但此菜则必须选用“活打”的方法宰杀,即用力用刀背猛击其头部至昏,再刮鳞剖腹,并注意不能碰破鱼胆。

鱼现杀现烹,现熟现食,其味特美。

重新说回将军过桥,这个名字来自民间传说。

黑鱼剽悍凶猛,民间传说黑鱼为水中龙宫大将,故称“将军”。

“过桥”为淮扬烹饪的行业用语,指同一原料两种烹法或同一菜点两种吃法,有干有汤。

将军指黑鱼,将黑鱼做出一炒一汤两样菜。

清代称之谓“活打”,据《邗上三百吟》记载,“活者,黑鱼也;打者,打鱼颈也,惟此经活打之后烹而食之,他鱼则否。”

将黑鱼片滑炒,将鱼盔甲制汤,一鱼两帮,各献一味,黑鱼肠既脆又丰腴,为不可多得的美味。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夺取了襄阳,又出动大军直取江陵,想一举消灭刘备。

刘备被曹兵追至当阳,命张飞断后。

张飞令军士在当阳桥后的树林里,砍下一些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里往来奔跑,卷起漫天尘土。

张飞独自一人在桥上横矛立马,怒视以待。

待曹兵追近,张飞一声大喝,犹如晴天霹雳,吓得曹兵目瞪口呆。

曹操见树林中尘土飞扬,恐有伏兵,急令军士撤退。

曹兵撤走后,当地百姓闻知张飞在此,便献上烹好的鱼让他充饥。

张飞饥不择食,连声称好。

问其菜名,一老者想了想说:“鱼因将军来,菜为将军吃,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兵百万兵,就叫它‘将军过桥’吧!”

淮扬菜向以“刀工精细、刀法巧妙”著称。

“扬州三把刀”之一就是厨刀,其状如“马头”,故又称“马头刀”。

前批、中切、后斩,一刀多用,手法巧妙。

菜肴刀工以丝细、片薄、段短、块小、整齐划一为特色。

在花式菜点中运用花式剞刀,使原本普通的原料,成为精巧细腻的象形物。

如荔枝刀法、蓑衣花刀、鸡冠寿字、竹节形等等。

在小配菜中的花刀块,如秋叶、梅花、城垛、蝙蝠、玉兔等花样繁多。

在雕刻中的刀技更是精妙绝伦,其中瓜雕为“扬州一绝”,有旋转宫灯、金鱼灯、八仙过海灯等。

千百年来通过淮扬厨师的辛勤劳作,留下众多久负盛名的佳肴,无一不与其善用刀法密切相关。

淮扬名菜中的刀工处理巅峰之一,就是“将军过桥”。

任何一道名菜,其实做起来都很简单,嗯,这是看起来很简单。

只有真做起来了,才会知道,里面有很多讲究。

不过,看别人做,那是真简单。

要不然,林非凡哪里有信心会做好?

虚拟学习空间反正也不怕浪费原材料,既然看着简单,那么就学呗!

技多不压身,既然有想学习的动力,那就好好学。

把处理好的黑鱼,平放在案板上面。

压住鱼身,从鱼头处片至于尾处。

要用手按压紧把鱼骨片掉,把鱼骨剁成两厘米左右的片。

然后把鱼从中间剁开,把鱼肉斜刀片第一刀不要切断,用凉水冲洗一会儿。

把红椒切成辣椒圈,黄瓜削去外皮。

然后切成滚刀块,大葱白,生姜和大蒜切成末,放在一边备用。

把鱼片冲洗干净后,用手挤压脱水,放在盆里。

然后加入食盐和料酒,用手抓散抓匀。

再加入适量凉水,继续抓匀,在里面打入一个蛋清和淀粉,再用手抓匀,腌制几分钟给鱼肉入味。

锅里烧水,等到水烧开之后,把鱼片当到里面快速的焯一下水。

同时把红椒和黄瓜倒入水中焯水,然后捞出控干水分。

锅内倒入食物油,把锅烧热以后,放入葱姜蒜翻炒,翻炒出香味以后加入适量清水。

加入食盐两克,鸡精两克,胡椒一克,白糖两克,不停的用勺子搅动,勾一点水淀粉,使汤汁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