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 > 第188章 让你军转民,VCD什么鬼

第188章 让你军转民,VCD什么鬼

周秉义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留任,其实这在外人看来完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个时代下海潮已经兴起,不光是企事业单位的人会下海,官员下海更是屡见不鲜。

与其下海,两眼一抹黑的去南方闯荡,碰了一头的大包,还真不如就在自己家弟弟的厂子里继续当一把手,多好的事儿啊!

周秉义不答应,那一刻他几乎就要点头,可是岳母临终的时候给他留下了一句话。

也正是这句话,打消了他过安逸生活的想法。

金月姬说,希望他继续坚守本心,做一個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岳母死后的这几年里他一直铭记在心。

会议很快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周秉义带人回去,双方签署了备案合作协议,准备下一步就进行正式的签约事宜。

周秉义回到竣工厂后,通过广播播报的方式通报了这一喜讯。

竣工厂的工人与别的厂工人不一样,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供给专门使用的,从成为工人穿上这身衣服的那天起,就带有着自己独有的骄傲。

桀骜不驯是他们对这个时代最后的抗争和呐喊。

前些日子里,他们就听说周秉义要把工厂卖给私人老板,他们简直愤怒极了。

更加让他们不能接受的事情,有传言说这家工厂即将出售给外国人,变成中外合资的厂子。

一旦这样的谣言变成现实的话,那么他们以后的生计问题将无从着落。

私下里的怒火冲天,工人们都把周秉义叫做卖厂贼和叛徒,对他的意见很大。

甚至已经有些人准备铤而走险,闹他个天翻地覆,好让他见识见识工人们护卫工厂,护卫家园的决心。

不过当广播中传来周秉义的坚定且包含喜悦的声音时,他们很快就归于了平静。

不是因为周秉义的演说有多么令人激动和欢心鼓舞,而是他们所担心的外资收购并没有成为现实。

反而是本市最成功的企业家周秉昆仗义出手,他的好名声可是传了好多年的丝毫掺不了假。

如此一来,既能让厂子起死回生,又能给他们的晚年提供保障,原本的胸中怒火在那一瞬间就变成了无比的喜悦。

周秉义凄凉的坐在广播室内,听着外面厂区工人欢欣鼓舞的高声庆祝声,在这一刻他真切无比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

从人们的反应来看,这种变化无疑是好的,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

弟弟的选择和道路并没有错,那么错的到底是谁呢?是他周秉义吗?

对此,他很不认同。

自从进入仕途以来,他所做的每一任观每一件事都无愧于心,无负于人。

那么这估计就是报纸上常说的时代发展带来的阵痛吧。

只要他能挺过阵痛,未来的国家会变得越来越,这一点毋庸置疑。

……

周秉义的动作很快,签约仪式召开的非常顺利,就在工厂的大门后,雕像之下,一个红色拱门装饰下。周秉义和周秉昆兄弟两个,完成了这家工厂的权力让渡。

周秉义向组织详细汇报了这次军转民的项目内容,基本上得到了认可。

下一步有人向他透露他即将到江辽省的第二大城市去担任一把手,那又是他极为擅长的领域,信心重新在他他身上浮现出来。

唯一可能不高兴的应该就是他的妻子郝冬梅了吧。

这些年妻子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一直跟着自己的工作调动,认真细致的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

从那年他胃溃疡住院后起,他吃的每顿饭都是妻子亲自送来的,一个保温饭盒用了多年,外表的装饰早已淡去褪色,但那份情谊却深深感染着他。

胃病本来是极为容易复发的一种痼疾,但是从那以后他竟然一次医院都没有去过。

一个月后,周秉义带着妻子走马上任去了。

剧情里,他是背着卖场的骂名而走的,这些骂名往往先于他的脚步而传播,他到任的每一个地方都没有受到欢迎,反而是无尽的谩骂与冷漠。

而如今,由于周秉昆的插手,周秉义保住了官声,他更加能够没有包袱和负担的去施展自己内心的抱负了。

到任后,周秉义重新出发,面对着社会复杂形势,切中根本,急人民之所急,做了很多实事。

两届任期,十多年的时间里,周秉义用自己最认真的态度,完成了很多别人认为他根本做不成的事情。

修桥铺路,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规划工厂布局,治理环境污染。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推进社保医保改革,强化人民福利。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

大搞民生工程,稳定物价,加强社会治安,开展法制宣传。

除了没能让老百姓的收入翻倍增长,其他所有能够利民惠民的好事,他基本上都竭尽所能的做到了。

这十年间,周秉义就连回吉春市的机会都很少,工作繁忙无暇抽身,只是他还时常关注着那家工厂的发展前途。

……

周秉昆的抱负也舒展开来了,他没有让大哥失望,做的非常不错。

甫一接手,就给工人发放了足额工资,以去其后顾之忧。

随后,他买了飞机票,带着秘书郑光明,直奔南方的徽州,找到了正在憋在实验室里研究VCD的姜老板。

面对这两个从北方偏远省份的陌生人,姜意外的见识到了超越时代的眼光。

“姜总,您的技术我有所耳闻,我非常欣赏,但是我并不认为在您的手里,这项技术能变成利国利民的好技术。

实不相瞒,这次来说实在的就是为了能够拿下这项技术,我相信我更有能力让它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和未来的光辉!”

姜总被对方的直率和无耻震惊了,“你一直都这么勇敢的么?”

“……”周秉昆吓了一跳,还以为这位也是穿越者呢,这都啥台词啊。

历史上VCD问世后,就被国内外的厂家窃取了技术,将姜总的万燕公司拍死在了沙滩上,让人总是扼腕叹息。

这里头的原因有很多,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姜总当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导致被外人抢了先机,反而要给对方付钱。

其实,白景善在一份材料中看到了更为翔实的内情,产能、研发等带来的资金压力,都是压垮万燕的稻草。

周秉昆将自己的经济实力简单介绍给了姜总,表示可以给对方两个方案,一个是仅仅出卖技术,另一个则是带着团队加入他的周氏企业,后续的一切研发经费都会提供,还可以组建一家新企业,给姜总以占股的形式加入,实现合作共赢。

姜总将信将疑的道:“你要技术那没有,我的团队还没研发出成品!”

周秉昆笑道:“那不急,我等得起,我预计那一天不会遥远了,到那时候,您就将会变成这个时代之光!

不知道您是否愿意,与我携手一道,去见识见识这道光芒的美丽之处呢!”

姜总的心猛烈跳动了一下,这位陌生人的胸怀太大了,让他有点摸不透。

不过他的内心对研究进度极为熟稔,成品研发成功确实不远了,现在已经是8月末了,再有几天时间,第一台VCD估计就可以问世了。

姜总的心动了,与其以一个对市场不够敏锐的技术人员去面临不测的未来,还不如找到一个更好的途径去实现梦想吧……

合作意向达成后,姜总谨慎的额派人前往江辽省进行了背调,实地证实了周秉昆所言不虚,在资金缺口的压力下,最终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周秉昆在周氏企业下新成立了一家家电公司,生产厂房就设在了周秉义的那家工厂,名字改为时代之光家电厂。

姜总辞去了自身职务,带着30多人的团队很快整体搬迁到了吉春市,9月3号,第一台VCD的成品,自然而然的花落吉春市。

安抚了姜总一番,周秉昆稳重的将这项专利诞生的迹象严格的按在了水面以下,进一步投入资金,鼓励姜的团队进一步研发MP3和MP4的技术。

倒不是周秉昆不想研究DVD,其实这玩意的技术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就是换成了使用MPEG-2标准来压缩和解压缩图像和声音。

相比VCD,DVD光盘可以存储大概4.7GB的数据,是同体积VCD光盘的7倍之多。且其画质更清晰、功能更强大,而且价格也更低廉。

只不过生产DVD的芯片需要进口,实在划不来,等到外国人反应过来后,把你的脖子一掐,需要交大笔的专利费才能得到,很是有一些得不偿失了。

几年间,周秉昆的钱如同流水一般撒出去,研发经费实在是太贵了,不过好在收获的时候到了。

时代之光家电厂的新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成,原本的三千多工人,大部分年纪大的都被遣散,拿着高额的买断费离开了工厂,虽然有不甘,但是相比于其他工人的下场已经好了多倍,自然也没话说。

人员精简到1500人的新工厂,在经过培训后,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进行VCD的生产,只不过暂时都秘而不宣罢了。

1994年1月,国家正式成为《专利合作条约》(PCT)的成员国,并且是受理局、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单位,周秉昆带着VCD技术,向PCT提出了申请专利权的要求。

但是众所周知,这个申请周期非常之长,从国内到国外,至少要几年的时间,因此他也没有将希望全部放在这个上面。

为了能够尽快将时代之光的名声打出去,他决定打一场短平快的战役,快速占领市场,在盗版尚未反应过来之前收割利润,迅速离场,实现华丽转身。

蔡乐乐公司旗下的几个国内知名的一二线歌手,还有曾经请周秉昆作词作曲的港岛影星,都被周秉昆拉过来当人型模特,宣传VCD这种横空出世的新产品,几乎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新奇的产品席卷了国内的家电市场。

历史再一次重演,1994年一年间,伴随着东北地区已有市场的铺垫,时代之光家电厂出产的VCD达到了30万台,售价4000元每台,利润多到周秉昆难以想象。

在国内山寨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周秉昆凭借着在股市里赚到的钱,再加上接连出售了几部剧本,进一步扩大产能。

在1997年到来的时候,时代之光的VCD年出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台,剩下的300万台销量则已经被后起的国内外新品牌占领。

剩下的几年间,国产VCD或许还能保留一点的市场,但是利润绝对不多了,是时候卷铺盖走人了。

姜总急的满嘴大炮,但是周秉昆却心如平湖,毫不在乎,本来就是挣快钱,何苦在这个旧赛道上继续走下去呢。

外国人的DVD很快研发出来,周秉昆的VCD专利申请了下来,却也为时已晚,时代发展的步伐太快,已经将VCD远远抛在了身后,就连专利费都赚不到太多了。

1997年,周秉昆做出了将时代之光家电厂工作研发重心转移到了轻型的MP3和随身听、大型家电、电视机等赛道上,先后出了几款爆款,声势越大浩大。

……

随着财富的积累,周秉昆的年纪也到了知天命之年,21世纪的曙光到来时,他已经在这个任务世界停留了快五十年。身体倒是不错,但是心态上却已经老了。

每次到这个时候,他都有些感谢圆梦系统的记忆遗忘机制,如果不是每次记忆冻结,在脑子里塞进那么多年的记忆,恐怕很折磨人。

儿子周聪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父亲身边,越来越多的接手周氏企业的业务,在舅舅郑光明的辅佐下,逐步掌握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水平也随着年纪而水涨船高。

新世纪到来后,周秉昆已经不再具体参与生意上的事件,大胆放权,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了周聪。

这家以他为核心的家族企业,也在年轻人的掌舵之下,走上了现代企业的道路。

2003年,周秉义在万民惋惜的挽留下,还是调回了吉春市。这时候,他见到的周秉昆,已经是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人了。

周秉义五十多岁了,比弟弟老得更快,腰都有些弯了,只不过在妻子的照顾下,胃病倒是没有恶化,除了偶尔烧心外,并没有朝胃癌的方向发展。

郝冬梅也老了,随着丈夫仕宦多年,她的劳累更甚,一生相互扶持也算两两相得。

大家都老了,周蓉已经快要退休了,蔡晓光则还在导演的路上不断颠覆挑战自己。然而景善封笔,多年不出,他蔡晓光江郎才尽也就不难接受了。

周蓉劝了好几次,可是蔡晓光总还有这梦想,一直不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