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 > 第146章 祺祥改制

第146章 祺祥改制

满京城的旗人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八里桥洋人眼瞅着就要和大清朝见仗了。洋人的厉害他们是知道的,僧王连打都没打就撤了,在南方打个捻子也打不过,这仗眼看着是要输了。

随之传来的乔致庸到达的消息,瞬间引爆了京城旗人的舆论。自打圣祖年间,汉人能打就已经被证明了,旗人自己也知道自己不能打的事了。

眼下京城都要靠一个后抬旗的汉军旗人来救,他们心里的滋味真可谓是五味杂陈。

咸丰心里更闹心,在懿贵妃的伺候下,点了一支烟炮,舒舒服服的享受了一遭。

最近他的身一日不如一日,洋人来的太快了,根本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给他时间喘息和调整心态,他现在已经濒临崩溃了。

而且,被死亡的老六好像是缠上他了,晚上他一闭眼,要么是洋人烧了圆明园的惨相,要么就是老六伸着舌头找他偿命的样子。

连着一個多月,咸丰一个好觉都没睡过了,今天享受了一遭后,在懿嫔的怀抱里竟然难得的有了一丝雅兴。

这股子雅兴撑着他,吭哧吭哧和懿贵妃运动了一会儿,忽然一口气没喘上来,只觉得心跳的厉害,竟然嘎的一下在懿贵妃身边抽了过去。

皇上口吐白沫的惨状没有传播出去,懿贵妃临危不乱的找来太医,把皇上妥善安置后,立刻封锁了消息。

这些年来,懿贵妃在宫里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尤其是今年生了儿子后,就是皇后也要对她退避三舍。

皇上身边的安德海已经暗地里成了她的人,在他的配合下,皇上病危的消息一点都没有泄露出去。

眼下的形势十分危急,朝廷中的满人大臣,有分量的都被咸丰派到地方上去坐镇厘金分局,眼下得用的属实是不多了。

皇上的身子骨随时可能龙驭宾天,她的儿子如今才一周岁多一点,根本指望不上,想要保持她们母子的荣华富贵,只能找寻拥有足够力量的外援。

如果老六没死的话,那老六将会是一个极其合适的外援。偏偏自己的死鬼丈夫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把老六给弄没了。

这可叫懿贵妃好一阵头痛啊!皇上倒下的太仓促了,根本没给她反应的时间。

那些只会和洋人谈判签条约的废物,懿贵妃真心看不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上好的人选,那就是乔致庸。

这货虽然也是不怎么听话,但是无论军略还是胆识都不差,罗刹人都敢顶着皇上硬打还不吃亏,孤身在那荒僻不毛之地打拼出那么大的事业来,真是个有本事的!

在懿贵妃想来,乔致庸深受大清皇恩,在大清的治下中举为官,一路升迁,甚至跋扈不臣,皇上也多有容让,这样的人造起反来也没多少人认可的,以朝臣之身篡权夺位,正是得国不正的反面案例。

懿贵妃已经无从选择,只能选择相信大清两百多年的声望和乔致庸的人品了……

安德海的亲信干儿子在皇上倒下的当晚,就偷偷的溜出了皇宫,出了皇城直奔晋军军营去了。

乔致庸看到懿贵妃亲手书写的求援信时,脸上的表情极为精彩。

自从他中举以来,先是以一书一檄文名动京华,引起咸丰的重视;又南下通茶道,赚取大量白银,实证国营商业之可行,受命配合奕?组建商部;继而带数千人至营口,开埠通商、训练晋军;再到力抗皇命,与罗刹人对阵获胜,守住万里海疆。

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艰辛无比,偏偏他都努力走下来了。

如今的乔致庸,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了,两位夫人幸福无比的守着他这个丈夫,这么多年来的夫妻都没红过脸,恩爱异常。

就在乔致庸回师京城的时候,雪瑛又有身孕在身了,临走时的目光想起来就让人心碎不已。

然而,这艰难的路还是走完了,眼看着就要到终点,乔致庸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

迅速的写了一封信交还小太监,乔致庸等着懿贵妃的诚意。

……

皇宫中,灯下的懿贵妃拿着皇帝的玉玺,艰难的在冒充咸丰之名拟定的一份诏书上盖上了咸丰的印记。

如今的军机处大臣,还对皇帝病倒的事情一无所知,懿贵妃隔绝中外的本事确实了得。

这份名为《晓谕京师旗人奋起卫护京师》的诏书,就是按照乔致庸的意思拟定的,懿贵妃思虑良久,几番挣扎,看着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又看了看襁褓中酣睡的儿子,还是照做了……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中的旗人都被动员到了前线,能打仗的去僧王麾下打仗,不能打仗的和汉人民夫一起,为大军运输粮草。

洋人的使节已经找到乔致庸进行交涉了,他们要求乔致庸即刻退出京畿战场,不要参与这场惩罚咸丰的战争。

乔致庸可不惯着这群洋人,海战确实打不过,眼下他和僧格林沁的战术是一样的。

扬长避短,在陆上解决洋人,这一点他比僧格林沁更有信心。

僧某人是被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的骑兵骑战无敌,妄想冲破洋人的枪阵,乔致庸可不是这么想的。

近代战争,骑兵的作用已经极为微弱,他这次带来的两万人,那可都是武装到牙齿、熟知西方人战术的新式军队。

至于怎么培养出来的,那当然是托洋奸米国教官的福气训练的了。

被拒绝的洋人恼羞成怒,顾不上过去良好的贸易关系,悍然发动了对八里桥清军的冲击。

僧格林沁带着骑兵队义无反顾、英勇而又悲壮的冲了上去,很快就在洋人的枪炮下溃不成军,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无数支援前线的旗人死伤殆尽。

负责京师最后一道防务的乔致庸这时接替了守国门的重任,率领麾下晋军和洋人实打实的碰了一阵。

对乔致庸军队战斗力的评估,早就摆在了洋人的桌案之上,甚至是乔致庸和米国人的来往,他们也早已掌握,因此对这一战拿出了对僧格林沁百倍的认真。

两军交锋,打的就是士气。乔致庸的军队早已经被灌输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守土卫国早已成了军中人人传颂的最高信条。

这一战,不仅是为朝廷而战,也不仅仅是为了大帅乔致庸而战,更是为了这个民族和国家而战!

三日之间,京城之战最终落幕,懿贵妃的荣华富贵一并保留了下来。

咸丰终于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带着对人世间的无数眷恋撒手人寰。

皇帝驾崩,本来是让人悲伤的事情,可是京城里眼下却一点国葬的肃杀气氛都没有,反而是一片庆贺之声。

身居京师的魏源也病重离世!

乔致庸命令冯子材和刘黑七带人继续追击洋人,直到将其赶回海上为止。

而乔致庸,则在满城军民的夹道欢迎之下,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了京城。

因为皇子年幼,冲龄践祚,根本无法处理国事,所以在军机大臣穆荫等人的主持下,由慈安太后和皇帝圣母、新晋的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

乔致庸带兵叩阙,已然有昔年魏王曹操之凌厉之势,但是让人惊奇的是,乔大帅并未大开杀戮,在进了一次宫后,便完成了权力的和平交接。

只有慈禧知道,为了她们孤儿寡母的富贵,她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随后,一道旨意传下,乔致庸升任直隶总督,协理通商事务,全权处理此次与洋人交涉事务。

另据乔总督奏请,大清专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其兼任管事大臣,以后与洋人交涉之事,尽数交给这个新设立的衙门。

京里的反对派都被慈禧太后使出手段,一一整治的很惨,倭仁更是被“发配”到远东之地的勘察加岛做副都统,老夫子被搞得满腹怨念,却拿这一男一女两个“祸国奸人”没法子……

新皇登基后,随后由直隶总督推行的种种新政。

洋人联军愤怒的将怒火宣泄到沿海之地,炮轰不断。

乔总督也知道目前实力不足,双方缔结了停战协议。

7月份,协议签订后,外患基本上得以平定,洋人一时半会还不会抽出更多的力量发动下一场战争,乔总督终于将目光锁定到了国内的内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