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129章:满载而归

第129章:满载而归

扶桑省全省顺利平定,郑道周暂任扶桑省高官一职。

洪兴和郑成功以及耿精忠又在扶桑待了几个月,直到洪兴八年(1669年)十一月才启程回京。

这次带来的五万余人,洪兴也留了三万多人在扶桑。

要想从内到外彻底改变倭人,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环境的因素也很重要。

洪兴相信,这些留在扶桑省的明军士兵一定会是一群非常敬业的老师。

他们会从衣食住行上给这些倭人来一场大改造。

但只依靠这些大老粗来治理扶桑省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早在《江户条约》签订之后,洪兴就派人回明朝招聘老师。

饱读诗书的大明学子们,这里有一份出国深造的机会。

官方招聘,高权威性,高福利,高待遇,岗位空缺大,还报销路费,去了就一定能月薪上万。

门槛低到没朋友,只要参加过乡试的都可以报名。

若是考核过了,你还可以带家属过去,想带多少就带多少,上不封顶。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

这诱人的条件一下子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子。

他们纷纷报名参加扶桑省教师考核。

两个月后,四百多名学子顺利通过了考核。

因为扶桑省着急要人,这四百名学子一通过考核,立即被朝廷安排好的大船送去了日本。

他们的家属则另外安排。

朝廷在天津,南京和厦门设了三个点,这些学子家属离哪里近就去哪里登船,非常人性化。

除了学子家属,还有其他人想去扶桑省搞建设的也可以。

这一波操作一下子就给扶桑省带来了五千多人。

有了老师,那自然也要有书本。

朝廷在全国采购了上千册书运过去,主要是儒家经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当然,这些书籍是远远不够的,但不够可以抄啊!

多抄几遍,抄着抄着书就多了,知识也就多了。

洪兴等着这批教师们全部投入了工作之后,才启程返回北京。

难得出来一趟,不带点东西回去是不可能的!

扶桑省虽说面积不大,跟云南省差不多,但这千百年来几乎就没遭受过外敌入侵,皇室和幕府还是积累了不少财富。

耿精忠几番扫荡之后,竟然装了好几艘艘财物,保守估计有上千万两银子!

洪兴一向是一个看见钱就迈不动腿的人,看到港口上停了这么多满载财物的船只,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当初前清覆灭之后虽然也缴获了不少,但毕竟中华大地地大物博,清人手段又残忍。

而这次扶桑省这么点地方就取得了如此硕果,确实出乎洪兴的意料!

原来征服一个国家竟然会如此之爽!

除了能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还能得到金钱上的满足!

这次东征日本,让洪兴逐渐意识到,既然日本能被感化,那其他国家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

这种甜头只要尝过一次之后就让人再也难以忘怀!

临行之际,郑成功找到洪兴,问了一个他比较担心的问题。

“皇上,关于扶桑省管理一事,臣认为还是应该找一个更有经验的人来比较好。我弟自小就在扶桑长大,他接受的教育和他的成长环境让他对我中华文化认同感不强,很难进行有效管理。我大明人才济济,要找个人应该不难!”

洪兴笑了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那国姓爷有没有人可以推荐?”

郑成功不假思索道:“回皇上,此乃国家大事,皇上自有安排,臣不敢胡乱推荐。”

“没事,让他先暂时管理一下,毕竟他是本地人,等朕回去了自会派人过来接手,走吧!”

洪兴说完便自顾自地登上了船,随行人员也跟着皇帝登上了返回大明的船只!

郑成功看着在港口送行的弟弟郑道周,心情很复杂。

皇上如此赏识自己的弟弟,还给了他这么高的职位,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才对,那为何郑成功却一再推辞呢?

原来是郑成功遇到麻烦了!

据北京传来消息,有人在太子监国期间上奏弹劾他!

内容大致为延平王占据T湾之后,目中无人,日益骄纵,俨然一个T湾土皇帝。这次收复扶桑,又让其弟管理扶桑,他们兄弟俩掌管了两个岛,更让他无法无天!

郑成功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惊出一身冷汗!

这段时间一直跟着洪兴四处打架,一下子没想到还有这茬。

兄弟俩同时管理两个岛的,这是肥的不能再肥的差事。

有人眼红了!

好在太子没有理会,毕竟他现在是监国,并没有正式持证上岗。

更何况,郑成功现在正在跟老爹在外开拓疆土呢,要处理也是他老爹的事。

郑成功能收到这个消息,那洪兴自然也知道。

因此面对郑成功提出这个问题,洪兴并没有着急给出答案。

这些年郑成功一方面管理T湾,一方面从事海上贸易,给他赚了不少钱,有人眼红很正常,就要看郑成功能不能顶住压力了。

这次郑道周暂时管理扶桑一事,其实也是洪兴给郑成功的一个小考验。

看看他是否想别人所说的那样目中无人,日益骄纵。

看样子郑成功通过了这个考验。

此事暂时按下不表。

五天之后,出征半年之久的洪兴一行人载着满满几船宝物来到了天津港。

在天津休整了一天之后又继续启程,朝北京赶去。

洪兴八年(1669年)十一月十一日,洪兴皇帝终于到了北京。

太子带领众臣在北京城门外列队迎接,场面好不壮观。

简单的迎接仪式搞完之后,洪兴就进了北京城。

来不及洗漱,洪兴就直奔顾念之住处。

当初为了做好带头作用,顾念之又给洪兴诞下一子,取名为朱慈炜。

如今这孩子也一岁多了。

当初那对龙凤胎也已经七岁,儿子朱慈熠长得虎头虎脑,女儿朱淑如乖巧可爱,如今又添了一个咿呀学语的儿子,洪兴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

洪兴给这俩孩子带了还多从扶桑省进口的稀奇玩意,两姐妹追逐着跑出去玩了。

剩下老夫老妻的俩人在屋子里。

洪兴看着顾念之一脸坏笑,顾念之红着脸,起身关起了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