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82章: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82章: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洪兴皇帝不断的研究和训练之下,神机营的“鸳鸯蝴蝶阵”早已练得炉火纯青。

各部门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燧发枪的加持之下,神机营的实力越来越恐怖。

这是鳌拜最怕的一个部门。

这次,也让这些蒙古鞑子感受一下鳌少保的痛苦吧!

蒙军大多都没见识过神机营的威力。

看到一群步兵摆着奇怪的造型,傻乎乎地站在原地,他们那叫一个狂喜。

这些明军是被打呆了吗?

竟然敢以步兵之身对抗我蒙古铁骑,那我就成全你们。

不要停,继续冲锋!

仿佛对面那群不是明军,而是一堆堆的黄金。

五百米,明军按兵不动。

……

四百米,明军不动如山。

……

三百米,明军再不动就动不了了。

冲锋在最前面的蒙军一骑兵在临死前只记得其中一明军那一口洁白的大白牙。

因为明军笑得很过分,槽牙都快露出来了。

“砰砰砰!”

“嘣嘣嘣!”

“啪啪啪!”

枪响了!

第一排蒙军骑兵都还没反应过来,就一头栽在了地上。

他们的身体瞬间就淹没在万千马蹄之下。

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也顺利被明军神机营排队枪毙了。

没了人的战马开始不受控制地乱踩乱跳。

后面的蒙古骑兵冲上来都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自家的马匹扰乱了阵脚。

明军神机营的枪手们像机器人一样,填弹、跪地,瞄准、射击。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神机营射手们有条不紊的配合下,燧发枪在阵前形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

这样的火力网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谁来都不好使。

蒙军死的骑兵越来越多,战马黑压压乱糟糟堵在一块,像每年节假日最后一天的高速收费站。

这就导致后面的骑兵根本就无法向前继续冲击。

枪声一直没停,蒙军还在有人倒下。

有人害怕了。

这时候,长城之上的大炮又响了起来。

蒙军:你炮弹不是打完了吗?

李定国:谁跟你说我打完了?

蒙军:你刚刚不是停了吗?

李定国:我休息一下,再射击不行吗?

大炮瞄准那些在后面被迫停止冲锋的蒙军,玩命地轰。

哀嚎声再一次响起。

那些没了人控制的战马,听到炮声后吓得四散逃窜。

整个战场乱成一锅粥。

蒙军被迫打断进攻,只能眼睁睁看着战马乱窜,毫无办法。

大炮还在不停发射。

炮弹落地后炸出一个个大坑。

蒙古骑兵应声落马,泥土和断肢残臂四处飞溅,给蒙军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这些炮弹经过明军火器研发组的改进,杀伤力惊人。

有人开始打退堂鼓了。

这两支队伍的兵器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

一个是长矛弓箭,一个是大炮长枪,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蒙军死伤无数,再不撤退,只怕都要埋在长城脚下了。

可这个时候撤退,无疑是让自己死得更快一点。

蒙军可顾不了那么多。

当初答应与清廷联合抗明,清廷开的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这张支票兑换的银行还在大明手里。

也就是说必须打败了明军,这张支票才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可照目前这个形势来看,银子还是别惦记了。

再不跑,人头都要掉了。

蒙军首领看着自己的骑兵一个个死在明军炮弹的海洋里。

他干了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

他坚定不移地执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论。

丢下大部队,逃命去也。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之下,并无冤魂。

这场艰难的长城守卫战,从蒙军首领独自逃窜的那一刻,胜负已分。

前面的士兵暂时还不知道他们的首领已经抛弃了他们。

还在路上堵着车。

时刻关注战局的却李定国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

就是现在。

炮声戛然而止,进攻的号角吹响。

大明将士刺破滚滚浓烟,朝蒙军扑去,呼啸声布满天空。

马蹄踏碎落叶,四方边角不绝。

血滚落尘土,所见之处都将毁灭。

大刀,向鞑子们的头上砍去。

骑兵冲,步兵冲,连后勤的伙夫们都拎着菜刀大勺拼命往前冲。

蒙军士兵看到漫山遍野的明军,惊惧不已。

随即调转马头后撤。

这下更堵了。

真正的杀戮开始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人性这种东西已经不重要了。

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人性。

蒙军士兵开始把弯刀砍向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伴。

很多人不是死在明军手里,反而倒在了自己同伴的弯刀下。

这倒让明军省了不少力气。

明军骑兵在真正对决的时候不是蒙军的对手。

但在收割人头这件事情上,他们一向干的很顺手。

手起刀落,人头滚滚。

地上血水混合着尘土,在千军万马的踩踏之下,早已泥泞不堪。

死亡,或许才是蒙军最后的归宿。

喊杀声一直持续到夜色降临才停止。

除了他们首领提前溜走的几千人,蒙军二十万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漫山遍野都是蒙军尸体和马匹。

人头堆成一座小山,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这是真正的尸山血海。

两百年多前,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一战,几乎断送了大明的江山。

整个北方从此就成了鞑靼的牧场。

他们肆无忌惮地南下牧马,无所顾忌地劫烧杀掠。

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当年驰骋大漠的风彩早已不在。

苟延残喘近两百年,建奴入关,这个烂到骨子里的王朝终于覆灭。

草原上的风仍旧呼啸,黄河水依然流淌。

百年皇图霸业,过眼云烟耳。

这一战,浴火重生后的大明用实际行动告诉蒙古鞑子们:时代变了。

这个新生的政权会让他们永远记住刀锋掠过身体的感觉。

深夜,攻伐了一整天的明军士兵早已疲惫不堪。

他们很多人席地而坐,沉沉睡去。

一轮明月升起,夜色如水清冽。

李定国身穿战袍,登上长城。

他抚摸着伤痕累累的城墙,想起了那个曾经“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

稼轩一生,壮志难酬,文武双全却命途多舛。

最后只能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如今他站在长城之上,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

回来了,都回来了!

今天这一战,明军畅快杀敌,扬眉吐气。

此后,将再无任何人可以阻挡大明北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洪兴四年三月十六日,蒙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