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我在天刀有套房 > 第十一章 太平坊不太平!

第十一章 太平坊不太平!

徐谨有预谋的吐露了自己的野心,这样的宏图伟愿在他的嘴里提出来也是让人震惊不已。

王大娘看着这个便宜干儿子,说道:“小泼皮,就凭你那一间破屋,一块不成形的牌子,你也想和这些成名日久,财势无双的商会较量?”

“干娘,你说,为什么和太平坊一墙之隔的灵琳阁望江楼、一街之邻的四海商盟会看不见太平坊的位置呢?”徐谨没有答话,反而问向王大娘。

陈铁匠这才说道:“小子倒是机灵,你发现了?”

徐谨嘿然一笑,,说道:“没错,为商者,无非三样,地、财、人。开封城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竟然还有一条街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真是怪异!”

转而,他似笑非笑的看着王大娘和陈铁匠说道:“这太平坊莫不是有洪水猛兽?这太平坊是真的太平么?”

“而且,我听说,蜀中唐门老太君的也姓王?陈叔在燕云、秦川就没有一些朋友?”

陈铁匠也没有回答徐谨的问话是否真实,反而饶有兴致的说道:“小子?你是怎么发现的?”

徐谨觑见大娘和陈铁匠的反应,心下已然有底了,继续说道:

“嘿嘿,说起来很不巧,我在陈叔的铺子里看见了一种标记,神威堡的。

更不巧的是,我在干娘的铺子里也看到了蜀中唐门的标记。

还不巧的是,我在李大嘴的饭馆儿还看见了秦川太白的标记。

您说,这巧不巧?”

王大娘与陈铁匠面面相觑,对视一眼。

“既然你都已经看透了,那咱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陈铁匠解释道。

“这太平坊确实是有一些隐秘的,但又算不上隐秘,只是时间久远了,大家都过着自己舒心的日子,不愿意提起罢了。”

“太平坊最初的意义只是为了安置这八荒弟子而存在的,毕竟,人会老的,不能一直在江湖里打滚不是?”

“你干娘出自蜀中,而我呢,则是出自神威,这些你也没有猜错,四海商盟、灵琳阁知道我们这些人的背景,多少有些忌惮渐渐兴旺的八荒,自然也就对太平坊没什么心思。”

“说白了,这里只是我们养老的地方而已。”

徐谨了然,说道:“干娘、陈叔,倒是我唐突了。”

王大娘似乎是回忆了些什么,接口说道:“倒也不算唐突,小泼皮,我们这些老家伙呢,其实也会为各自的门派办些俗事,打打杀杀的事情用不着我们了,其他的能帮则帮吧!”

“好了,你说说你的事情吧!我们这些老家伙的事情你都已经知道了。”陈铁匠知道徐谨还有话说,继续问道。

徐谨倒也不含糊,直截了当的说道:“干娘、陈叔,既然染了江湖血,便就脱不了江湖名。

您们是不在乎身前身后名,但是陈家姐姐呢?天下有多少个太平坊,他们这些人的后辈呢?他们不想去这江湖里闯一闯吗?”

这话倒是说进了陈铁匠的心里,以他的那个徒弟来说,一身枪法精熟,弯弓搭箭,本事早已经不小于自己年轻的时候了。

这个徒弟有了本事自然是不甘寂寞的,哪里会真的在开封的铁匠铺为人打一辈子的铁?

此番去燕云送货,实则就是给神威堡送些定制的兵器,也算是给他一个机会。

只是,他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的性格,天性洒脱不羁外物,怕是在神威堡呆不下去的。

“那,依你之见呢?”陈铁匠继续问徐谨,仿佛在问自己一样。

徐谨颔首,端起碗喝了一口桌上的白开水,继续说道:“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路,太平坊既然不太平,小子倒是不才,想闯一闯!”

陈铁匠明白了徐谨的心思,也知道自己拦不住。

说起来,自己识人无数,徐谨这小子与他人多有不同,陈铁匠总觉得这小子身上有什么秘密,索性就给他个机会。

“好吧!今日说得够多了,小子,我们也老了。但是,年关将近,过几日,街上的这些子弟们都要回来了,你有什么本事自己使出来吧!能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你就有多少人跟着你!”

今晚的谈兴到此了,陈铁匠也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起身带着女儿陈河丫回铁匠铺了。

看着一瘸一拐走进夜色里的陈氏父女,徐谨竟有一种英雄虽老,虎威犹在之感。

“干娘,那我就先走了!只是那些订单得让你费心了!”徐谨也与王大娘告辞,往自己得小屋走去。

王大娘用蜀中俚语笑骂了几句,说道:“晓得了!”

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徐谨才长舒一口气,又有些惋惜。

惋惜的是,自己到底还是没有说动陈铁匠,看干娘的意思,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自己一脚踏进江湖,搅动是非。

这里渐渐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陈铁匠是这太平坊的坊正,王大娘也是有着极好的声誉,若是他们两人愿意为自己站台,支持一下自己,这永安当的牌子才是能够瞬间立起来,倒不了。

但是......

“许是厌倦了吧!”

徐谨看了看自己一双修长白净的手,喃喃说道:“这武人为基的暴力世界,莫不是真的要靠拳头才能服人不成?”

自己又不是玩家,学习那些武学,点一点就能会的,这辈子怕也是没有那样高来高去的福气了。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徐谨开了门,带着笔墨就开始从街头忙到街尾,挨家挨户统计信息,跟前世的普查人口一样。

也许是陈铁匠打过招呼,也许是徐谨生得好,嘴也甜,这些不知有什么背景的太平坊街坊们也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十分配合。

临近中午,在王大娘包子铺歇脚的时候,徐谨还十分不顺手的拿着毛笔写写画画,喝水吃饭也是急匆匆的。

陈河丫还笑着说:“莫不是撞邪了!”

徐谨只是做着自己的事儿,也不答话。

但是却忘记了去陈铁匠铁匠铺帮忙的事情,夜间还被陈铁匠拉过去风箱拉了一夜。

如此几日下来,徐谨整个人都魔怔了,一边拉着风箱,嘴里还喃喃不停的念叨着些什么,似乎是在背什么,背到不顺畅处还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出来看几眼。

陈铁匠耳力不错,长期习练弓箭的目力也是不差。

徐谨嘴里喃喃背诵的有什么张二麻子,原太白剑池持剑弟子,独子,天龙号什么海客之类的。

至于那纸张上的东西嘛,却是看不明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条条框框,字也跟狗爬鸡瞎过的一样,细看下来倒像是商会店铺伙计会账的单子一样。

好在,陈铁匠也不是什么好奇心很重的人,从不多问,只是每日会让徐谨过来帮自己拉风箱掌火。

自己在年祭的时候给个机会让坊里的小子们跟着徐谨聊一聊,到时候看看这小子肚子里有什么鬼主意,自然明白了。

时光荏苒,几日时间转瞬而过。

太平坊的街巷也逐渐热闹起来了,各家弟子也都回来了,巷子里面张灯结彩,红绸挂树,年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