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妖魂执掌人 > 第二十一章 得救之法

第二十一章 得救之法

于临关两眼一闭,随口灌完了鸡汤,一睁眼,却瞅见武灵浮了一层水花的圆眼睛,不知几度濒死却仍是笑着安排自己后事的姑娘,此刻脸上却没有笑,只是木愣愣地由着水珠儿沿脸颊滚到下颌,最后打湿衣襟。

似乎是被落进衣襟的眼泪烫了一下,现下木愣得和她大哥有得一拼的姑娘方才回过神来,抬起纤弱手腕,以手背蹭掉了脸颊眼角的眼泪,展颜一笑,随后拜身下来。

“前辈是第一个同我说这些的人。”

刚刚哭过的鼻音让她清脆的嗓音略微朦胧,“您说得没错,我不该就此认命。”

“前辈既然说‘此处无法’,想来我也不用强求了。”

于临关话里话外的意思都被这姑娘摸透了,自然知道刚才他也是在表达自己没法子救她的意思,却没有生出任何怨怪之心,反而认真拜身道谢。

“许是我为难前辈,但能否请您告诉我,何法可以救我?”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尽可同我说,武灵尽力而为。”

于临关盯着武灵的发旋,似乎看见了她身上不安分的灵机携裹着她身躯中的先天之气一点点向外钻,想将这个通透又讨喜的可爱姑娘变成一具死躯。

“我需要些两界通道,青阳观,以及厉仇阳相关的消息……算了,没有我也先告诉你。”

“要么寻真正的高人,封绝你身上的所有窍穴,杜绝先天之气向外逸散,要么寻到能够隔绝天地的奇珍异宝。”

“但无论是封绝,还是隔绝天地,都会让你陷入无知无觉,恍如假死的状况中,所以只是一时之策。”

“你若真想完全摆脱此症,最少也要完全掌御体内生出灵机的先天之气,修成驻身辟谷,并且突破筑基。”

所谓驻身境的意思,本就是气机常驻身躯,等闲不会离去,寿元极大延长的意思。

气机驻身,只要念头不散,就不会因身躯老去而死。

不过寻常修行人到了这步,神魂力量依旧有限,会被时间逐渐消磨,致使神魂崩散,念头不存,气机溢流而亡。

多数修行者,此时寿数约莫三百岁。

而在这灵气稀薄的蒙昧界,靠武灵现在随时会死亡的状态,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若不是生在蒙昧界,这姑娘莫说长到十六,就是长到六岁都不可能。

越是灵力充沛的地方死得越快。

因为这不是病,是因为掌握不了自身先天之气生出的灵机,而且还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练气。

外界灵气对于有灵机的先天之气来说,就是火上添的那把油,会让其愈发壮大,如果是正常途径养气养出来的灵机,自然是在孕养的同时就被主人降服炼化了,没有任何后患,只会增强主人的力量,但武灵身上的灵机恐怕不是养气养出来的,而是先天就有。

如果说纯粹的天灵根和变异的单灵根都是上佳资质的话,那么除去各种古怪的体质,还有一种天赋远在单灵根之上,那就是先天之气无比强横,甚至在其孕育之时便生出了灵机之人。

或者说得更白一些,每一个有先天灵机的人,必是天灵根的天才,却不是每个天灵根都能拥有先天灵机。

这种人如果得到前辈保护加持,踏入修行,不仅可以跳过养气之期,修行起来事半功倍,甚至在选定成道之基,踏入筑基后,道基与先天灵机相合,会自然生出一种最合适他道途的神通。

而正常可修行的神通多半都是从这些先天神通中改化而来的,多半还要修成金丹才能勉强运使,远不如这些先天神通得心应手。

但这是高人看护的情况。

正常来说,如果先天之气生有先天灵机,它又如何会受幼童驱使,如何愿意困守在躯壳之中?自然会想尽方法重归天地,寻回自在。

如同开智的妖兽会本能地吞吐灵气,有了灵机的先天之气也会自然吞吐灵气,越发壮大,所以越是灵气浓郁的地方,先天灵机越容易壮大到无法控制,最后脱离躯壳。

身躯都没了生气,空有魂魄又有什么用?

武灵没有掌御灵机就开始修行,就是增长了先天灵机的力量,让它更容易挣脱这具躯壳,自然会先天之气大量散失,最后无法可救。

“我晓得了,多谢前辈。”

武灵全然没有被于临关口中的艰难情况吓到,反而笑弯了眼睛,转着轮椅绕到于临关面前,俯身一伸手,抱了个空。

虽然武灵似乎有奇特力量能让人放松,但于临关体内的雷光又不是放着做摆设的,武灵一动,自然就被他躲开了。

似乎是笃定了于临关是个好人,武灵全然不觉得自己的动作会惹怒这个孩子前辈,反而依旧笑盈盈地开口:“前辈坐在地上,很没有威严。”

“要不要做我的木椅?”

“不要,不行,我拒绝。”

难道坐你腿上就很威严吗?

单身大法师于临关如是想着,浑然不知自己错过了什么。

不过不赖他,妖化的身躯发育晚,现在就是有心杀贼也无力举旗,脑子里没有那根弦,又被老宅男雷狰的知识,万千妖魂的苦大仇深挤占了,怎么也联想不到这诡异的地方。

更何况武灵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怎么看也太嫩了。

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的守法青年没有那个癖好,如果真的有了,甚至会生出摧残了祖国花朵的愧疚感。

虽然实际外貌十一岁的是他。

“那行,我给前辈讲讲我知道的。”

武灵看出于临关有些提防的意思,忙将轮椅移开了些许。

“两界通道的消息我不太清楚,因为通道常年被青阳观和莲华寺把控,散修不容易得到消息。”

“而青阳观和莲华寺之所以势大,除了他们传承完整,更多是因为,他们是从上界而来的门派,在修行、道法、法器、灵药各方面都比散修要强出一头,时常有上界馈赠,直到厉仇阳封堵两界通道后,逐渐衰落下来。”

“大概很多人不知道,青阳观并不是成为昭国国教之后才如此霸道,去争夺国师位反而是他们衰落的证明,毕竟以前靠着两界通道,上界馈赠,他们根本不用讨好人间帝王,求取官面上的支持。”

“这也是他们此次向散修求援的原因之一,寺观衰落,已经拿不出那么多现成的战力了。”

“莲华寺不在昭国境内,我不甚了解,而青阳观,现任观主就是那位看着很和气的天逸道人。”

“不过青阳观上下并不是他说了算,而是他的师兄,现在昭国的国师天和道人说了算,虽然这两人名义上是师兄弟,但当年的老观主已经濒临仙逝,实际上是代师收徒,应该算师徒,所以天逸道人很是惧怕天和道人,称得上言听计从。”

于临关听到这里,再想想天逸道人那幅小心紧张,担不起重任的模样,倒是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当年天和道人天资庸常,自知死守道观修不出什么东西,顺势将观主之位让给了自己师弟,自己下山做了国师,靠资源把自己堆到了驻身境。”

“相对的,用在观内的资源不足,以至于青阳观到了这辈,除了这师兄弟,拿不出什么值得一提的能人。”

武灵知道,除了寺观的来历,自己说的都是些很寻常的传闻,低头却看见小前辈听得一脸认真,于是弯眼笑起来,却忍住了蠢蠢欲动,想要去戳一戳对方脸颊的手。

“青阳观擅长符法阵术,天逸道人也是这条路子的好手,但天和道人似乎不是,有人在明城见过他出手,无符无阵,以自身灵力引动风云,招来骤雨,似乎是另修了勾连天地的道法,威力很是惊人,也不像散修的道法,或许是青阳观的珍藏。”

“另外青阳观除去峡鸣山谷的主观,昭国各地还有分观三十一处,具体到底多少养气练气的弟子不知,不过想来不会超过百位之数,毕竟此界灵力稀薄,拥有灵根,能够修行,且愿意修行的人并不多。”

剩下连灵根都没有的弟子当然不值一提,所以武灵自然也略了过去。

“再来是厉仇阳。”

武灵提起这个两仪宗弃徒,两道秀眉便不由自主皱了起来,再没有刚才的笑意。

“虽然各类典籍记载不多,但提到这个家伙,通常都会写此人道术通天,手段却是残忍,全然不顾阴阳之理,夺人肉躯或剥人阴魂都是常事,甚至在刚刚落入此界时,还屠尽一城,以一对碗型阴阳法器将城中两气尽数吸尽,稳定自己破碎的境界,恢复法力神通。”

“好在他还没有惹出更多乱子,上界的仙人就追下来了,鏖战许久后,与此僚同归于尽,坠落在其中一条两界通道附近的峡鸣山谷。”

“更多的,我也不知了。”

于临关听着武灵的描述,想起自己怀中出自两仪宗手笔,能够聚月华凝阴粹的冰纹玉碗,越发确定这就是厉仇阳的法器之一,却想不通它落于大荒山,被一只还未开智的黑狼霸占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青阳观说厉仇阳没死……

可他当时得到这只玉碗时,上面已经没有任何神识炼化的迹象,成为完全的无主之物了。

放出‘蝗虫’,制造‘蝗虫道’的人,恐怕不是厉仇阳。

所谓的厉仇阳未死一事,还有猫腻。

于临关陷入沉思,完全没有留意远处还有人正盯着自己。

之前与他同在竹院的黑袍配乌木念珠的中年修道人捻着手中漆黑到腾起一层气焰的念珠,随手选定了一位看上去极年轻,似乎是被长辈带进来见世面的修道人,挥起一缕阴念附在他身上,待到阴念完全潜入后,连掐数诀,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开口。

“去,给我试试那个来路不明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