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工业霸途帝王路 > 第二十三章牛皮飞上天

第二十三章牛皮飞上天

可是,第二天一早,李岳又钻进实验室去忙自己的事了。

冬日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又是十多天过去了,但,李岳依旧没有卖胰子,好似把那夜的话只是为了安慰红袖而已。

红袖暗自有些着急,但并未再催促过。

因为,她看到自家少爷最近弄了好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回来,想来又准备做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

又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寒夜,西山脚下灯火点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如今,胰子厂已经步入正轨,卫生纸厂也已投产,两个厂子招了将近八十个少年;而玻璃厂的厂房要比胰子厂和卫生纸厂更大,还有三座厂房的配套设施要建,工地上的青壮都已经增加到了百十人;再加上新建成的食堂还有十多个女人,昔日荒芜僻静的西山俨然已经能媲美一座小村落了。

工厂里都是招的少年郎,李岳自然要顾及他们的身体,每人每周轮休两天,从不加班,精力旺盛的少年们自然不愿早早睡去;而在工地上干活的青壮虽然劳动量大,但挣得也多,即便已经累得手麻脚软了,下班之后依旧还有精神在一起烤烤火聊聊天。

张献忠依旧在工地上干活,与本地的工人相处融洽,荷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可是,毕竟已经快到腊月了,思乡的情绪也就渐渐浓郁了起来。

“爹,”

夜已深,西山渐渐安静了下来,玻璃厂房工地旁的一间窝棚里,火炉旁只剩下了张献忠四人,张献忠终于忍不住开了口,“俺们啥时候回去啊?”

“不要急,”

黑瘦的张快定定地望着盆中的炭火,轻声地安慰着,“再干上过把月,就能多攒下三两多银子,回了老家,你就能把琼枝娶过门了啊。”

张家本来兄妹八个,张献忠最小,但其中四个已经早夭,如今张献忠上面只剩下了两兄一姐,都已成了家,张献忠也和同村一个叫姚琼枝的姑娘定了亲,只因家里太穷,一直没钱娶姚琼枝过门。

“哦,”

闻言,张献忠神情郁郁地应了一声,“要是俺们那里也出一个像李岳这么慷慨的东家就好了。”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在家乡又有一个心心念念的姑娘,他自然归心似箭,可是,自家老子说得也对,不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多攒些钱,又咋娶人家姑娘过门呢?

“呵呵……”

闻言,身材肥胖的张鹏举不禁摇头苦笑,“这世道啊,慷慨厚道的东家已是凤毛麟角,俺们能在这石碣村遇上一个,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这张鹏举本来也是读书人,但三十多岁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家中已经无力供养,只得弃了学业跟着张献忠的父亲干起了贩枣的买卖,这些年走南闯北地倒去过不少地方,自然明白这世道的艰辛。

“是啊!”

闻言,身材高瘦的王三斤也颇为感慨地附和起来,“这东家虽然年轻,但着实很仗义,给的工钱是别处的两倍还多,而且饭菜管够,火盆也任俺们彻夜烧着。”

说着,王三斤瘦削的面庞上却多了一丝担忧,“可是,这西山大大小小两三百号人,还要买那么多材料呢……照他这个仗义法,就算家中有座金山银山也花不了多久啊!”

“就你能瞎操心!”

闻言,张鹏举呵呵一笑,“那个胰子厂和卫生纸厂不是已经在生产了吗?很快就能有进项了!”

“对!对……”

张快连忙附和,“光看东家这气魄就是个干大事的人,哪会干出坐吃山空的傻事来?”

“可是……”

张献忠却有些狐疑地插了一句,“这胰子厂都生产了大半月了,也没见运东西出去,而且,东家这都快有半个月没到西山来了……”

“是啊!”

王三斤连忙附和,“干大事的人哪能像他那样当甩手掌柜?”

“不早了,都睡了吧!”

张鹏举却呵呵一笑,站起身来,“东家是不是能干大事,再等等不就知道了吗?反正还要在这里干上个把月呢。”

“倒也是……”

张献忠三人也都纷纷站了起来,各自回床上睡去了。

虽是窝棚,但被褥齐全,火盆也彻夜烧着,睡得倒也安稳。

第二天一早,西山又从沉睡中苏醒了过来,渐渐变得喧嚣了起来。

工人们纷纷起床洗漱,开始干活,胰子厂旁的木屋里炊烟袅袅,食堂也在开始准备早饭了。

如今西山只有一个食堂,就在胰子厂旁边,大小三间木屋,所有的工人都得到这边来吃饭。

晨光渐盛,胰子厂的少年们最先下了班,待他们吃过了饭便是卫生纸厂的少年郎们,最后才轮到工地上的青壮们,此时已是朝阳初升了。

干了一早上的活儿,一众青壮也都饿了,纷纷涌进食堂打了饭便狼吞虎咽了起来,有些人喜欢躲在木屋里坐着吃,也有些人还是习惯端着饭盆到食堂外面找个地儿蹲着吃,张献忠四人便是后一种人。

“献忠,”

四人和几个本地的工人蹲在屋檐下,其中一人正是荆四海,他吃着吃着突然抬头冲神色有些郁郁的张献忠嘿嘿一笑,“又在想你家琼枝了吗?依我说,你下次来的时候干脆把她也带过来,反正食堂里也需要女工……免得牵肠挂肚的!”

工地上都是些男人嘛,干活的时候自然也会聊聊天,男人聊天自然离不开女人,这些天相处下来,很多人都知道张献忠在老家有个没过门的婆娘,平日里也没少拿这事儿跟他开玩笑。

“这主意好!”

荆四海话音刚落,其他几个汉子连忙笑着附和起来,“献忠,就依四海的,今年回去就把你那婆姨娶过门,来年带着她一起过来!”

“是呢,男人就像那牛,婆娘就像那草,牛儿太久不吃草哪还有力气?献忠,你现在可没刚来时干活利索了……”

“好!带来就带来!”

被众人一阵调笑,张献忠反倒来了精神,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俺再好好干一个月,回去就把琼枝娶过门儿……”

可是,他话音未说完,却突然望着远处大路上愣住了。

“咋了……”

见张献忠神色有些异样,其他几个汉子不禁有些疑惑,纷纷也扭头望了过去,但,脸上的神色顿时就变得跟张献忠一样呆愣了。

通往胰子厂的炭渣大道上,一辆骡车缓缓驶来,大家都认得车上的人——赶车的是东家新请的车夫朱老三,后面板车上坐着的是东家和她的漂亮婢女红袖,让他们惊讶的却是车子上放着的那个古怪东西。

一个巨大的篮子占据了大半张板车,那篮子上还坐着一个巨大的球形物体,至少得有七八尺高、五六尺宽……那球形物体上好像还写着些猩红的大字,众人离得远,只能看到正面“峙岳商”三个大字。

“呃……”

荆四海最先回过神来,不禁满脸好奇地喃喃了一句,“那是什么?”

“谁知道呢?”

一个显然也是石碣村的汉子笑着接过了话头,“肯定是秀才公做出来的新东西……看来,建完了玻璃厂,还得继续建新厂房呢!”

“那敢情好!”

闻言,不少汉子都笑着附和起来,“又有钱挣了……”

“荆四海、张献忠,过来搭把手!”

众人话音未落,骡车已经驶入了厂房前的青砖坝子,车上的李岳笑着冲这边招呼了起来,奈何,除了荆四海和张献忠,他叫不出其他人的名字了。

“好嘞!”

荆四海连忙答应一声,笑呵呵地跑了过去。

张献忠明显怔了怔,稍一犹豫,也大步流星地跟了过去。

等荆四海和张献忠到了近前,车已停好,李岳当先跳下车来,又伸手把红袖扶下了车,这才冲两人呵呵一笑,指了指后面那个巨大的球形物体,“把它抬下来。”

“好嘞,”

荆四海连忙答应一声,爬上了车去,张献忠也默默地跟着跳了上去。

“秀才公,这是牛皮做的啊!”

荆四海凑近那巨大的球形物体一看,回头冲李岳满脸堆笑地来了句,“这东西可不好搞呢!”

“确实不好搞呢!”

李岳呵呵一笑,也是颇为唏嘘,“为了这些牛皮,朱二哥的腿都跑细了。”

这牛皮确实难搞,前后个把月,朱老二三天两头地往十里八乡的屠夫家跑,腿都跑细了才凑足了这十二张。

“东家,”

一直闷不做声的张献忠也有些好奇,“你搞这东西做什么?”

“这个……”

这东西三两句也说不清楚,李岳只得呵呵一笑,“先把它弄下来吧!两个人可能有些不好弄……”

说着,李岳回头一望其他人,“再过来几个兄弟搭把手!”

“好嘞……”

闻言,几个早已跃跃欲试的汉子连忙围了过来。

不多时,众人协力把那东西搬了下来,按照李岳的要求放到了青砖坝子中央,又照着李岳的吩咐,在板车上取下了一圈长长的粗麻绳,一头拴在了那铁条做成的框子上,另一头拴在了那块竖在坝子中央刻着“峙岳香胰厂”字样的巨石上。

等一切搞好,李岳便让其他人退开,自己则钻进那框子里忙活了起来……

“嚯嚯嚯嚯……”

不多时,框子里便响起了火苗窜动的声音,李岳突然从框子里跳了出来,那样子有些慌张。

“东家……”

眼见李岳跳出框子就是一个踉跄,离得最近的张献忠一个箭步上前,扶了他一把。

“我没事的……”

李岳却浑身一抖,连忙挣开了张献忠的手,讪讪而笑,“第一次弄这东西,有些……手生啊……”

“快看!”

李岳话音未落,便听得一声惊呼,“起来了,那牛皮浮起来了……”

牛皮?

李岳一愣,顿时精神大振,连忙转身望去,果然就见那硕大的牛皮气球缓缓地漂浮了起来。

“嚯嚯……嚯嚯……”

框子里那股火苗还在奋力地向上蹿动着,蓬勃的热气直往那牛皮气球里灌,冲得牛皮气球不断望上浮……

场面一下子寂静了起来,众人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不断上升的牛皮气球,看着她不断上升再上升……那个用绳索固定在气球下方的硕大框子也被不断上升的气球拽离了地面,跟着升向了空中……

那牛皮气球和框子不断上升着,慢慢地高过了厂房,高过了西山山顶,那影子越来越小,最终,将那百十丈长的粗麻绳绷都得“嘎嘎”作响了。

“天……天呐,牛皮都……都飞上天了……”

听得那“嘎嘎”的声响,众人这才如梦初醒,一个个却依旧满脸震惊。

“秀……秀才公……”

荆四海连忙回头望向了同样刚回过神来的李岳,满脸敬畏,声音也忍不住有些颤抖,“你……你真是活神仙呢!”

闻言,众人纷纷望向了李岳,一道道目光之中明显都带着敬畏之色。

“这个……”

迎着那一道道目光,李岳突然觉得有些不自在,只得连忙解释起来,“这个叫热气球,是……是我钻研格物一道做出来的东西……”

他可不想被人当成活神仙,那样会没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