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何处春风不思归 > 第四十二章 送行

第四十二章 送行

聂喜在一旁瞪大了眼睛。

该不会是摔傻了吧?

气得要吐血,索性只管去安抚追风。

“行了,不耽搁你了,就此别过吧。”元书意抬手抱拳。

高景行盯着手腕上的木镯,片刻后褪下:“这是你的东西,送我不妥。”

元书意挡住他退回的手:“你且带走,回来再还我,你知道它如今跟着我更为不妥。”

高景行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元家想要的东西,其实就在这木镯子里。

罢了,这女人一个人在京,保不齐要丢了,他就替她收着几日吧。

但一个大男人戴着镯子诸多不便,高景行将它收进了怀里。

“还是带着追风去吧,它本就属于边戍,不是吗?”元书意从聂喜手里牵来追风,祈求般看着高景行。

追风的眸子扑闪着,轻喘着只想往元书意背上躲。

元书意将手里的缰绳递给高景行:“带它回去吧。”

“小爷我都忍痛割爱了,你还要怎样!”聂喜受不了了,追风本该是他的马,现在到手的心爱之物拱手让人了,偏生这人还爱要不要的,可不是让人百爪挠心!

高景行拿过缰绳,靠近追风。

追风有些怕,但也没有跑开,只是垂下头,靠在元书意背上不肯看高景行。

“是我错了,追风。”高景行深深叹了一声,轻柔地在追风的背上轻抚着。

元书意感觉到追风的脑袋渐渐抬起后,慢慢走到聂喜那侧,给这昔日的主仆一些时间。

“你干嘛要将追风给他?”聂喜并不高兴。

“因为追风本就是他带回来的,你不知道?”元书意回道。

“你说追风是他的?”聂喜压根儿就不信,“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元书意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你瞧瞧追风的神态,你不会看不出来追风有多熟悉高景行吧?”

那边追风仰起头开心地踢踏马蹄,围着高景行转着步子,将脑袋使劲地凑到高景行的跟前。

“我昨日是为了追高景行才牵了追风,后来也是追风嗅到了高景行的气味,我才找到了他,”元书意说道,“冥冥之中他们注定还会重逢,我想聂二公子也不会做这种夺人所爱的事,您成全他们成不成?”

“夺人所爱的人是你,”聂喜嗤之以鼻,“小爷不在乎那点银子。”

“那就在此谢过聂二公子了。”元书意笑着朝聂喜鞠了一躬。

聂喜很是受用,摆摆手:“行了,我大人有大量,就不和你等小民计较。”

但话锋一转,聂喜又提醒道:“看你对那小子也是一片痴情,小爷在这里给你提个醒,今日在你们高家厅里坐着的那些人,最好别去招惹。”

“是说大爷不在,西域公主会找我麻烦?”元书意想起了予努说的话,“聂二公子不妨再多提醒一点儿?”

“你怎么——”聂喜脸色一变,思揣了几下,“这事我不能告诉你,你别招惹她就是了。”

说完转身上马,跟稍远的高景行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我走了,你回去吧。”高景行骑着追风,将原来那马给了元书意。

“好。”看到追风神采奕奕,抖擞着蹄子只等着迎风狂奔,元书意也觉着开心。

高景行抓着缰绳,深深看了一眼元书意,策马奔了出去。

风里传来一句“多谢”,眨眼间便消散无声。

“不用急着谢,往后要你担待的地方还多着呢。”元书意稳稳转身,迈开了步子。

城门里边,一直注意着元书意一举一动的几双眼睛看她转身牵马回城时,都悄悄地各自散开回府禀告去了。

元书意牵着马进了城门,四下看看,最后进了一旁的面馆。

“客官要吃些什么?”小二很是热情,并没有因为元书意像个乞丐就怠慢。

元书意感到很是自在,从怀里掏出一锭碎银:“来两碗你们店里最有名的面食。”

小二兴高采烈地拿了银子去吩咐后厨。

待在这面馆多时的良夜等小二一走,立马坐了过来:“少夫人。”

元书意点点头,她们一早就约好在这里碰头,良夜这会儿出现,元书意不意外。

“说说,桃依那边可还好。”元书意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人已经到了府里,暂时无人发现。”

“没人发现就好。”元书意很满意。

只要没人发现,她就有办法金蝉脱壳。

“您能平安回来太好了,”良夜将一个小绸布包递给元书意,“这是先前少夫人给的,现在还给少夫人。”

元书意看了一眼,知道是那块进宫的牌子:“你拿着吧,这东西放我这儿估计用处也不大。”

“可是——”

“没有可是,拿着吧,”元书意拿了个茶碗,给良夜和自己倒了杯茶,“说说怎么回事吧。”

“夫人封锁了消息,高老爷不在府里,别的院里我也没敢随便去,最后擅自去找了元四公子,他派的人去找,一路上没发现什么,今日您和大爷就回来了。”良夜如实禀报。

“是他啊,”元书意没有太意外,“无事,现在咱们势单力薄的,也只能是这样了。”

“是我办事不力,没能早些调动人去找。”良夜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元书意宽恕并不代表她就没错。

“没事,变化赶不上计划,没想到夫人真这么狠心,也是我给了你一个大难题,”元书意拍拍良夜的肩头,“不必自责,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况且大爷和那马的渊源还是你去马场打听出来的,这也是大功一件,人生可不会事事顺心,你不用太自责了。”

“马场的事不是难事,若不是少夫人觉得不对劲,我也不会想到要去打听这个。”良夜说道。

元书意想起一件重要的事:“说起这个,你弄清楚高家十二年前的事了吗?”

“有点眉——”

小二笑嘻嘻地将面和找回的铜板送了过来:“二位慢用。”

大海碗上描绘了翻滚的青蓝云纹,热腾腾的面卧在碗里浸着浓郁的鲜汤,肉片铺叠了厚厚的一圈,葱花点缀,色香味俱全。

元书意从那堆铜板里拨了一半给小二:“赏你的,忙去吧。”

“谢谢您了欸——”小二笑呵呵地忙退了去。

“继续说。”元书意说道。

“据说,是因为发生了一件邪门的事,”良夜不信鬼神说,继续说道,“那年大夫人怀了二胎,还未显怀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城外的隆音庙吃斋祈福,贴身丫鬟回来说大夫人在庙里受了惊吓,那时的老夫人才准了将人接回来,可就是回来的那天晚上,大夫人就突然去了。”

“邪门又怎么说?”元书意心里一紧。

“说是随身带去的丫鬟们说,夜里看到有什么东西钻进了大夫人的肚子里。”良夜说道。

“什么东西?”元书意追问。

“打听不出来了。”良夜摇头。

“大夫人去后,高家是怎么处理的?”元书意问道。

“按规制的礼节安葬了,不过听说,”许是有些担心元书意听不得血腥的东西,良夜顿了顿,待看到元书意鼓励的眼神,才继续说了下去,“肚子里的孩子剥离出来,没一块下葬。”

元书意筷子一僵,眼前的美味面食顿时感觉难以下咽。

“你们大爷当时在哪儿?”元书意问道。

“当时大爷在金家,出灵的时候才赶回来。”良夜回道。

元书意放下筷子,端起大海碗走到面馆外。

恰好有个乞丐等在一旁,眼睛黑溜溜地盯着元书意,一言不发。

“我还有急事,这碗面就给你了吧。”元书意递了过去。

那乞丐一把就抢了过去,汤汁洒出来不少。

跟出来的良夜瞧见这一幕,转身回去端了自己那碗过来,连同筷子一并放置到一旁的窗台上:“慢点吃,这还有。”

那乞丐许是从未得过这种待遇,一口热面挂在嘴巴里,愣愣看了元书意和良夜好一会儿,才将窗台那碗也端到了手里。

接着一猫身,从一旁的旮旯处拉出来一个孩子,接着就把良夜那碗面递了过去。

元书意打量着那个孩子,不过五六岁的年纪,身上那件绸缎交领外袍还能看出几分原本的靓丽,再看他的站姿举止,饿得慌还吃得斯斯文文,断然不会是这个乞丐的孩子。

“这孩子是哪里走失的吧?”元书意走近一步,问道。

谁知那乞丐却像是遭到了威胁,一把抱起那孩子,携着碗筷一溜烟就跑了。

“少夫人,要追吗?”良夜几步下了台阶,走到元书意身旁。

“不用了,看他俩相处得不错,京城就这么大,有缘总会遇见的,”元书意说道,“咱们回去,先将府里那摊子事摆平。”

高府门前,高佑知送走了元家管事,刚巧又遇上回府的元书意。

瞧她还是那一身,高佑知有些不满:“累了一天了吧?回去歇歇吧。”

他不喜自家人穿着如此邋遢,还出去招摇过市,丢的还是他高家的脸。

“父亲说的是,我这就去。”元书意也不客气,应了一声就要回府。

“等等——”高佑知喊住了她。

元书意停住脚步,笑着回身。

“元府派了管事来,说嫁妆里添了一件他们老大爷的东西,人都在你院子等着了,你找出来给了人家赶紧打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