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缘起聊斋 > 第六章:富甲一方虞尧臣

第六章:富甲一方虞尧臣

第二天一大早,虞尧臣就在县里锣鼓喧天的嘈杂声中“睡醒了”。

他打开窗户一看,几个老农又唱又跳的,其中一个老农还扮作了女人,那模样倒是诙谐可笑。

除了他们,街上还有场唱戏的、耍枪弄棒的……

虞尧臣兴致勃勃地看了一圈,这古代的节日气氛可是相当的浓烈。

走到街上,更是如入冒着烟火气息的蒸笼,人人都带着喜悦的精气神,挤来挤去生怕出了锅。

长青寺一大早就开门了,小小的县城里挤满了十里八乡的来客。俨然,这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节日。

若是逛的累了,便在路边摆的面摊上随便吃一口,那味道总是要比往日地道的多。

虞尧臣随手拿起一个摊子上卖的扇子,哟呵,可比平日贵了呢。

轻笑着放下扇子,虞尧臣带着侍从继续往县外的长青寺走去。

法事要做一天呢,虞尧臣派人打听的清楚,那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高僧”得在正午才现身。

所以呢,他便也悠闲的游山玩水起来。

左也看看,右也看看。

看得眼都干了,小娘的影儿却没见到。

这街上全是糙汉。

虞尧臣就纳闷了:“这般喜庆的日子,那些女子就真的一个也不出来?”

管事听见,笑眯眯地说道:

“女孩子嘛,都害羞,脸皮薄,岂能跟不干不净的男人凑到一起?那还要不要名声了。她们啊,都有另一条路可走。方才,几个书生在那边商量着说要去凑一凑热闹,老爷,你要不要也……”

虞尧臣咳了一声,一脸正色地道:

“这岂是我这等有家室之人所干的事儿?不去,不去。”

“老爷真乃世之罕见的正人君子,敬佩,敬佩。夫人出来的时候还吩咐小人要告诫老爷不可拈花惹草,看来小人是不必再说啦。”

管事一脸钦佩的模样,配上他脸上的带毛痦子,简直令人作呕。

“就知道有坑等着我呢。”虞尧臣心道。

家里都三个小妾了,虞尧臣哪还有心思拈花惹草?

说着话,虞尧臣就见那伙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书生转瞬就没了身影。

“哼,猥琐。”

虞尧臣一脸不屑地往前走。

山道上,络绎不绝的香客正往上攀登。

虞尧臣和几个随从一齐往上,便占了长长的一排,惹来了一片窃窃私语。

“我又没插队。”虞尧臣还没熟悉这种到哪里都被人瞩目的感觉,一时间有些心烦意乱。

管事一直在盯着自家老爷,这烦恼的表情自然也被他看在眼里。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这等事就该轮到自己出场了。

“……”

但他想了半天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那便只有用最简单的办法了!

管事回过身,气沉丹田:

“看什么看啊,都别看了,各走各的。”

“还不让看啊?”

“就是,有钱了不起啊。”

一群人感到莫名其妙。

虞尧臣颇为无奈地道:“抱歉……”

“老爷——”管事一脸不解的喊着。

虞尧臣一脸无奈的看着这个惹祸精,人家不就是喜欢说两句闲话吗?嘴长在人家身上,你能管的住?

“快拿出点铜钱,请大家喝杯茶。”

虞尧臣没好气地道。

“公子大气。”

一群人哄堂大笑。

管事委屈巴巴,不甘不愿地将怀里的铜钱挨个发放出去。

一个书生推拒道:“你家公子是何方人士啊?”

“河南九云县的虞家。”

书生大为惊讶:“那个前朝贵戚,富甲河南的虞家?”

“正是。”管事傲然道。

书生看他这模样又笑:“你家主人是个好人,可你嘛……”

“我怎么了?”管事一脸不解。

书生笑了笑却不接着说了。

管事恼火地瞥了他一眼就回到自家老爷边上说着他的坏话。

虞尧臣瞪了管事一眼,向书生们拱了拱手。

书生们走了过来,便报上了各自的姓名。

对他们这种落第秀才来说,这位虞公子可是位炙手可热的人,若是承蒙他看上,那荣华富贵还用愁吗?

虞尧臣与他们一路有说有笑,转瞬就到了山顶。

山顶,法事已经开始,许多人都驻足围观。

“高僧还未出现。”张生道。

李生笑道:“这般干等,岂能见到高僧?这其中啊,另有窍门。”

“什么窍门?”虞尧臣问。

“来看法事的可有不下千人,若人人都要见高僧,高僧岂能见的过来?所以啊,这次法会,高僧便在大雄宝殿里出现了。”

“……如何进入大殿?”张生对此颇感兴趣。

李生笑道:“当然是谁送的香火多,谁便能去内堂啦。”

听着这话,虞尧臣还未说什么,一直侧耳倾听的老和尚便道了一句:

“阿弥陀佛,罪孽,罪孽。”

虞尧臣眼睛一转有了主意,对管事道:

“你去将寺内的僧人寻来,说我要送些香火。”

不一会儿,管事就将一个僧人带了过来。

虞尧臣道:“听说谁捐的香火多,谁便能进大雄宝殿面见高僧?”

“非也。”僧人摇了摇头:“高僧只有心诚之人方能与之面见。”

“哦?”虞尧臣笑了笑,“那这次法会最心诚之人是哪位?”

僧人道:“是本县的大善人王员外,王员外捐助了一百两银子用以修补佛像。”

这不还是谁捐的钱多谁上吗?你以为换了个说法我们就听不出来了?

几个书生义愤填膺。

虞尧臣闻言一笑,对管事道:“拿二百两出来,为佛寺的佛像再补一补。”

管事的脸当即一黑,凑到虞尧臣的耳畔小声道:

“老爷,咱们只从家里拿了一百两出来。”

虞尧臣倒真没有关心过这事儿,闻言皱了皱眉,不过很快他就有了办法。

“这样吧,二百两我觉得还是不够显得我心诚,那我便捐五百两吧。”

僧人闻言,一张风轻云淡的脸瞬间破了道:“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了,难不成我虞尧臣还会骗你?”

一旁的李生闻言立马说道:“虞兄可是九云县虞家的家主,而虞家在河南可谓是富甲一方,他怎么会骗你呢?”

“所言不差,所言不差。”几个书生也起哄。

“多谢施主,多谢施主。”僧人笑的咧开了嘴。

虞尧臣摇了摇手:“话未说完,这五百两可够我和诸位仁兄一同面见高僧了?”

“够了,够了。“僧人直点头,老实的不能再老实。

虞尧臣这才点头:“管事,给僧人开一张支票。”

“老爷,何为支票?”

“咳,欠条,给僧人打张欠条。”

管事面苦:“这事若是被夫人知道了……”

“哼,哼,哼。”

夫人,对不住了,老爷他可是齐天大圣的徒子徒孙。

管事想道。随后他便给僧人写了张欠条:“你叫人来九云县就可兑换。”

僧人双手合十,一脸郑重地接过欠条。

见状,虞尧臣笑着冲书生们道:“诸位,请。”

几个书生当即对虞尧臣心悦诚服,纷纷生出“得一知己”之感。

他们都是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在同窗之间少有被重视,如今被虞尧臣百金买骨,自然感激涕零。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而是被不被重视的事儿。

李生当即要吟诗一首,却被虞尧臣及时制止:

“我们还要面见高僧呢,到时再吟也不迟。”

“极是,极是。”李生擦了把冷汗,心道:“一时冲动,一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