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缘起聊斋 > 第四章:丢尾

第四章:丢尾

《长清僧》这一篇,因为汪远的原因,虞尧臣是记得非常清楚的。

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代替老僧还魂了。

原著里,老僧虽然还魂却始终保持僧人的本分,不吃酒肉,不近美色。

这一点,令虞尧臣本人感到万分的惭愧——他和老僧做出的选择截然相反。

嗨,当个俗人也没什么不好。

但,这个俗人却不是这么好当的。

虞尧臣面色一沉。

这里是聊斋的世界,是一个妖魔鬼怪齐出的大乱之世。在这样的世道里,妄想偏安一隅,明哲保身完全是痴心妄想。尤其是自己这般离奇诡异的穿越,若说能安稳一世怕是在自欺欺人。

这些日子里的来锦衣玉食说不定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若如此沉迷不悟,得到的也许只会是一场虚无。到头来,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再入坟冢。

虞尧臣立刻沉声道:“小子愿护送大师回乡。”

他想好了,他要去崂山求仙求道。

而崂山正好在山东,护送老僧回去也是顺路。

他觉得自己是抢了老和尚的机缘,总不能把老和尚丢在一旁不管不顾。

——

第二天一大早,虞府的所有人都乱作一团。

只因为他们的老爷突然说要去山东长清散散心。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而他的四个妻妾也聚于一堂商量着这个事。

连翘拉着一个小婢道:“可备好出行的银两了?”

“去账房那取了一百两。”

“够了,够了,让相公多带几个侍从,山之东那边的强人也不敢抢。”

郑杜若看着这个忙坏了的姐姐,哎哟一声:“你还真让相公出去啊?看把你给急的。”

“什么意思?”连翘看了她一眼。

柳如是道:“茵陈姐姐可是还没有说话呢。”

“害,早知道我就不忙活了。”连翘坐在椅子上接过茶水喝了一口,“我心里也不想他出去。”

郑杜若打趣她道:“你舍不得了?”

“才没有。”连翘呛到了,将茶杯放下,“只是觉得他身体还没好,出去万一有个闪失呢?”

“这不还是在关心他吗?”

柳如是嘻嘻笑道:

“我看见连翘姐姐天天上午出入相公的房间,每次出来都眉开眼笑的。”

“那是相公在教我算术,你们可别瞎想。”

连翘红着脸解释,却见几个小娘笑的花枝乱颤,她恼火起来:

“还说我呢?你们两个不也是每天从相公房里呆到天黑了才出来?谁知道干了什么事。”

“呸,我们去听书。”

“相公还会说书?”

“相公还会算术?”

三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沈茵陈拍了桌子一巴掌:“安静点。”

三个小娘齐齐收声。

沈茵陈若有所思地说:“我也感觉到了他的变化,这些日子里,他还让送汤的管事给我传话道谢。原先的他,能干出来这种事?就像你们说的,算术、说书,他原先可会吗?”

三个小娘齐齐摇头。

“原先的他,什么也不会做,除了出去打猎玩,就是回家睡觉。”

郑杜若埋怨道:“也不知道把我娶来干什么。”

沈茵陈看了她一眼,说道:“你把他说的那么不堪,怎么那时候还哭的那么伤心。”

“本来我以为他死了就死了,可奇怪的是,他真受了伤的那一刻我却突然感到心痛。”郑杜若红着脸道。

连翘道:“这也算摔了一跤,把魂摔回来了。”

沈茵陈叹了口气:“要是之前,我还真不放心他出去。”

“姐姐是同意相公出去了?”三个小娘闻言一愣。

“我又不是他的老娘,怎能管得住他?”

沈茵陈说完突然有些想哭。

当初她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到了虞家。

来之前,她憧憬过美好的未来,可现实却给她沉重的一击——就在她大婚当天,虞老大人、虞老夫人夫人撒手人寰。

整个家里,就剩下一个从小被溺爱长大的相公。

而这个相公只知道吃喝玩乐,什么也不会做。

整个家,只有被她扛起。

这还不算完,虞老大人在生前还给他儿子纳了三房小妾……

“姐姐……”三个小娘又甜腻腻地叫了起来。

这不是找了夫婿,而是找了一个弟弟三个妹妹。

沈茵陈觉得自己命苦,可也无话可说。

“你们去为他送行吧。”

她想一个人静静。

——

道士王旭要到九云县做法事,他已经来去了数十次,早已轻车熟路。

这九云县外有一家富绅,他每次路过都要去讨一杯水喝。

这一次也不例外。

“咦,这里原先不是叫申府吗?怎么现在叫了虞府?”

道士很快又拍了拍脑袋:

“看我这记性,这里不是一直都是虞府吗?”

说罢他又高喊:

“主人家,求碗水喝。”

——

虞尧臣与三个依依不舍的小妾辞别后,就带着十名侍从前往长清。

河南与山东毗邻,路途不长。

烈日当空,虞尧臣坐在敞篷轿子上面惬意地摇着扇子。

“连翘真是贴心,特意给我备了扇子。”

虞尧臣心里美滋滋的。

“老爷,吃块瓜吧。”管事凑过来。

虞尧臣接过来,吧唧一口,真甜呐。

但就在这时,他的脑袋突然嗡嗡作响,手上的瓜一个没握住掉在了地上。

“乐极生悲,乐极生悲!”

虞尧臣哎哟一声,捂住脑袋汗直流。

痛的他连拍了自己的脑袋两巴掌。

“老爷,怎么了?”

管事焦急地喊着,随后就见到了神奇的一幕。

只见一个小铃铛被自家老爷从耳朵里拍了出来。

奇妙的是,铃铛出来后他的头就不痛了。

虞尧臣看着手掌心的这个小铃铛,惊讶得长大了嘴巴。

“老爷没事了?”管家惊奇道。

“没事了,没事了。”

虞尧臣想了一想,朝着三狐铃喊道:“大。”

三狐铃果然应声变大。

“嘿,真神了,和金箍棒似得。”

虞尧臣将铃铛摇了一摇,就听见铃铛里传出了一个声音:

“施主,莫再摇了,贫僧的头都被摇的晕头转向了。”

是老和尚的声音,虞尧臣这才想起这一茬。

“对不住了,大师,我把你给忘了。”

老和尚没生他的气,道:“阿弥陀佛,这世界还如昨日一般。”

“大师看得见外面?”

“嗯。”

虞尧臣点头道:“我们正在去长青寺。”

“……“

“大师?”

“抱歉,贫僧有些困。”

虞尧臣不便再打扰。

但就在他要将三狐铃缩小放回耳中时,一个不起眼的变化被他发现。

只见三狐铃上的三个狐狸有两只尾巴消失不见,只剩下其中一只还有尾巴。

虞尧臣身为考古工作者,对文物上的细节,观察的还是很仔细的,他非常确定在之前刚出土时,这三只狐狸都有尾巴。

但现在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虞尧臣仔细观察,发现三个狐狸的身边各出现了两个有如蚊蝇般的小字。

虞尧臣将三狐铃放在阳光充沛的地方。

六个小字清晰可见:过去,现在,未来。

其中,过去和未来旁边的狐狸正是那两只没了尾巴的。

“过去,未来。”

虞尧臣重复念叨这两个字。

他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那两条消失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