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梵心予君 > 第三十七章 朝会

第三十七章 朝会

常言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世事如此,你觉得不会被发现的小秘密,藏的次数多了,就会被人察觉出来;你觉得做的那些无人知晓的事情,做得多了,就会被人循着你大意留下的蛛丝马迹将之揭露;人,最忌自以为是。

武亲王如此,昭勇将军如此,那些投入武亲王阵营的人亦是。

天又亮了些,瞧着时辰该是快辰时了,陆陆续续穿着官服的大臣们都抱着朝笏从正崇门入宫到诚德殿外等候上朝,几位皇子今日却是没来。

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大臣们的脸色都不甚好,有些大臣的眼下甚至有些青黑之色。

一个浓眉国字脸的大臣用手肘推了推旁边打着哈欠的大臣:“李寺卿,这事儿你怎么看?”

被称作李寺卿的大臣摇摇头神神道道的:“不可说不可说,皇家之事,陛下不言我等皆不可言,王少卿可莫要再问了......”

王少卿听罢摸了摸自己的眉毛,也学着李寺卿摇摇头:“不可说不可说,人在家中坐,贼从天上来......”

不多时,就有朝事太监开了诚德殿的门,立在门口扯着那尖细的嗓子喊:“元顺二十年十月十七日,殿门大开,朝会顺通。”

门外的大臣都在门开的时候就站齐了位置,等这朝事太监喊完了流程,就按着顺序进了诚德殿,站好了等着帝王来朝,却是空了十数个位置无人。

不过半刻,就听闻一声“皇上驾到”,帝王就从后殿出来了,大臣们都低下头,待帝王坐定了,皆齐齐跪下高呼:“参见吾皇,愿吾皇圣体康泰,万寿无疆”。

“平身”。

“谢吾皇,”众臣皆起,双手举着朝笏在身前。

原公公上前一步面向着他们喊道:“有本出奏,无本退朝~~~”

底下众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第一个出奏去面对明显在气头上的帝王。

这时殿门口的朝事太监突然出声:“护国长公主驾到~”

大殿之上都开始窃窃私语,梵芩虽为女子,但统领一军,因此还挂着四品武将的职位,只不过为了大乾上下少些闲话,除了去年请帅出征时上了诚德殿一回以外再没来过,朝中的大臣们倒是也不曾说些什么,连多管闲事的御史都没参她,可就在今日这关头,梵芩来了,这对殿内被帝王威严压迫着的大臣们就如同迎来了救星。

梵芩从殿外跨过门槛进的殿来,身上一袭大乾四品官员统一的靛青朝服,倒是没戴官帽,只将发丝皆束于一顶白玉冠内,手上除了和大臣们一样的朝笏,还有一沓整齐的奏章和信封,缓步来到大殿正中行了臣子的礼:“参见吾皇,愿吾皇圣体康泰,万寿无疆”。

看到梵芩的到来,梵巍眉眼间的郁气散了些:“起吧”。

“谢吾皇,”梵芩起身,又双手举起朝笏和一本奏章带着一封信至胸前一递:“臣有本出奏”。

“奏来,”梵巍正抬手抚着额间,心想不知为何只一夜没睡便如此疲惫,终归是年纪大了,却还是放下手来打起精神听梵芩的奏述。

“臣奏西疆昭勇将军忤违圣命,私自回京,勾结亲王,率军袭城,罪孽不赎,望陛下给那些因他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

梵芩一字一句,重重落在大殿上的众人心里,都默不作声,心里惊得不行,都暗道昨夜袭府的竟是昭勇将军的虎魄军。

“准,革去其将军之职,查封将军府,株九族,虎魄军参与者皆流放北荒,未参与将士继续驻守西疆,无召不得回”。

出奏即准,不符合朝廷议事的规矩,但此事却是例外,奏章证据供词皆齐,所有人昨晚都见过虎魄军,自然都没什么好议的了,大殿之上没有一个人像往常一样站出来提异议,帝王也不曾说那句“众卿可有异议”,自然也不会傻着上前去触霉头。

“臣再奏武亲王梵渊大逆不道,豢养私兵,私自开矿,勾结敌国,意图谋权篡位,逼宫吾皇,毁谤国母,其属下杀害嫔妃数十,宫人数百,惨无人道”。

又是一奏,声声掷地,殿上有胆小的官员听到这拿着朝笏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这里哪一项,不是能够杀头的大罪?

“大理寺卿何在?”梵巍看下底下众人询问。

皇室中人犯罪,哪怕证据皆全,也得过大理寺的流程,站在文官第三列的大理寺卿走了出来与梵芩并列而立,举着朝笏回:“臣在”。

“严审武亲王梵渊和府中众人,限你今日申时取得全部供词呈至勤政殿,”帝王的声音是听得出来的疲乏。

“谨遵谕旨,”大理寺卿沉声应下,微微叹息,大理寺,多少年没办过那么大的案子了......

“臣最后奏右丞相钱瀚文、内阁学士周浦和、护军参领严鸿晖、鸿胪寺少卿吕德明......兵马司副指挥罗彦昌,贪赃枉法,并且与武亲王梵渊来往密切,疑为勾结,昨夜京都遇袭,九品朝臣府中都难以幸免,以上所奏朝臣府中却都安然无事,现下正被臣的旗云军堵在各自府中,不曾放出一只蚊子”。

这一奏奏了十六人,上到重臣右相下到七品兵马司副指挥,涵盖之广令人咋舌,大殿上的气氛都快压抑到了极点,谁都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查!往死里查!查查朕这些‘好’臣子都做了些什么对不起天下的事!”

帝王一怒,满殿皆跪,连伴了帝王二十五年的原公公都跪在地上止不住的颤抖,说起来,元顺帝梵巍这十五年来因着国泰明安仁君之名盛传,却让大家都快忘了,二十年前那个刚登基的青年的雷霆手段,时隔十五年,在今日,又见到了。

“着护国长公主梵芩为帝使,监察协助大理寺查清此案,还天下公道”。

过了片刻,帝王的声音自众人头顶传来,梵芩闻及抬头应下,这场平静却又不平静的朝会终于得以散去,众人汗都湿了满背,无暇再和同僚攀谈,都匆匆加快脚步想快些回到自己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