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唐皇子开酒楼 > 第19章、关于天灾的朝堂大辩论 求

第19章、关于天灾的朝堂大辩论 求

发书至今,作者菌一直努力五更以,求一波鲜花评价收藏支持!

“不准动!”

管家灵儿带着一干小厮,杀气腾腾的站在门口。

“这是我家老板画的,你们谁要敢撕下来,咱们就抓他去见官。”灵儿大声道。

这家伙臊得满脸通红,撒脚就跑。

怪只怪掌柜画的太好了,竟然引来了梁君子。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当听说万花楼要停业三天时,许多人先是面露失望之色,但随即又满怀期待。

告示说了,停业三天是为了排练新的剑舞。

到那时可要一饱眼福!

消息不胫而走,整个长安城都传开啦。

不少人生怕错过三日后的精彩,很早就来到万花楼订票。

很快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皇宫中,李二陛下愁眉不展。

这段时间李二陛下为天灾的预言心神不宁,一个劲儿的催促钦天监的两位国师测算明白,可把袁天罡、李淳风给忙坏了。

此前,二人派出数十名弟子,分赴北疆查看风土地貌。

倒是发现一些异象!

比如在泾阳出现河水冒泡,蛤蟆成群结队的奇观。

在代州天空中出现了奇特的龙卷云,绵延数里,当地百姓惊慌不安---

种种迹象表明,天象有变。

结合这些异象袁李二人推算了三天三夜,终于得出结论:“陛下,北方很有可能大旱!”

袁天罡、李淳风禀报道。

李二陛下心头一跳,眼前不禁浮现出李玄的模样来。

想不到这孩子年纪轻轻,竟然身怀奇术。

算得这么准!

“大旱要持续多久?”李二陛下又问。

“这个----”

袁天罡、李淳风快要疯啦!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陛下,微臣才疏学浅,无法推算出具体时日。”袁天罡、李淳风面带愧色道。

李二陛下失望的扫了二人一眼,心中也狐疑不决。

良久,他长叹一声道:“这消息是一位异人告诉朕的,他说大旱至少要持续三个月之久,旱灾之后接着就是蝗灾----”

“啊?”

袁李二人对视一眼,大为震惊。

二人只能根据一些异象推断出有旱灾,却无法推断出持续时间。

更别说推断出蝗灾了!

谁这么厉害?

竟然推算出了具体的时间。

袁李二人大吃一惊。

“陛下,能否告诉微臣这位异人的名字?”袁天罡恭敬的问。

“袁爱卿、李爱卿,你们二人能否告诉朕具体的时间?”李二陛下根本没有理会袁天罡的请求,他只关心灾情持续的时间。

如果真持续三个月,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为此,要早做准备才是。

“陛下---陛下急报---”

正在沉默的时候,中书舍人褚遂良捧着一份奏折冲了进来,顾不去擦脸的汗水。

“陛下,北方大旱,已经十天啦---”

什么?

真被那孩子说中啦?

李二陛下心头一惊。

“褚遂良,你立刻召集各位大臣们议事。”李二陛下意识到事情不妙。

像旱灾这种灾情地方官一般不会及时报,都是等有了迹象之后再报,免得犯下欺君之罪。

奏折报的是十天前的灾情,再加各地传递奏折的时间,旱灾发生应该在半个月之前。

事情紧急,李二陛下立刻召集大臣商议。

不一会儿梁国公长孙无忌、申国公高士廉、尚书右仆射杜如晦、户部尚书虞世南等相继进入大殿。

李二陛下令群臣传阅奏报。

诸位臣子看完,表情各异。

“陛下,北方的旱灾往年也有,不过最多持续一个月。臣认为只需中书省下一诏令,让各州府官吏自行筹措粮食即可。”

尚书右仆射杜如晦抚着长须道。

“杜大人所言极是啊----”

“这北方每年都有春旱,短则数天,最长不过一月。杜大人这一建议真乃老成谋国之见啊------”

房谋杜断!

杜如晦最擅长的就是决断。

在场大臣们对杜如晦这一建议十分赞同。

只有房玄龄知道一些内情,坐在那儿不吭声。

“房爱卿,你也说一说!”李二陛下瞪眼道。

尼玛!

你当皇帝都不说,偏要俺来说。

房玄龄腹诽了一句,清了下嗓子道:“杜大人这一建议只是针对常规的旱灾而言,可如果旱灾持续一个月以呢?”

话一出口,大臣们立刻用看白痴的眼神盯着房玄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