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被迫营业的封神人 > 013 有客来

昌兰郡,太守府。

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梢洒落府内清雅庭院,映出点点斑驳光影,打在其下一名半跪着的侍卫身上。

侍卫手中托盘,盛放一枚玉质短尺。

短尺流光婉转,仿佛拥有生命一般。

托盘跟前,是个手握书卷,慵懒靠在软塌上的华服青年,他双目半阖,犹如不曾听到侍卫所言,只是静静看着池中鱼儿争尾向逐,在如盘碧叶下荡起阵阵涟漪,以至缓缓转动的檀香木扇的侍女,动作都不由轻巧了许些。

唯有沙沙作响的树叶,在调皮捉弄阳光。

半晌后,他收回目光,看着身旁托盘里的玉质短尺,伸手把它握在手里,捻动拇指磨挲着尺身,悠悠道:

“花挺不错。”

侍卫收起托盘,满面堆笑:

“再好的花,也得看在谁手里,属下瞧来,唯有公子您就正好。”

青年深深看了他一眼:“是吗?”

随后屈指在玉尺上一弹,婉转流光瞬息亮起,形同一颗七彩琉璃的小形太阳,清脆颤音绕耳不绝,竟使得内气加速流转了几分。

他眸光沉敛,放下玉尺,对侍女吩咐道:

“拿去书房当个镇纸玩意。”

“是。”

跪坐在地檀香木扇的侍女起身小心翼翼接过玉尺,放入侍卫带来的托盘,方才迈步向书房而去。青年此刻的目光,也随之重新落在眼前这个追随多年,对他忠心耿耿的汉子身上:

“它的主人是谁?”

“据传是个来自外地的村夫,人已经死了。”

侍卫知晓自家主子发问地目的,若是此物来自某个修行者门派,他断然不会收取方家送来的这份礼物,要不然,事可就麻烦了,不过玉尺主人既是一个来自外地的普通村夫,收就收了,莫不然还怕他不成?

再则他收玉尺的时候,那村夫早就死在方家手里了半月有余了,即便有人寻上门来,首当其冲还是杀人夺宝的方家。

青年微微颔首,手指在腿上缓缓扣动,沉吟少许,道:

“且去查查他身份。”

“携宝来昌兰郡目的又是什么,务必详尽。”

侍卫咧嘴一笑:“是。”

…………

离开三书之境,重踏林家村时,已是近黄昏,天边西垂洒落的阳光也不复灼热,反倒温暖的紧,将这座宁静小村衬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不过陈青对此却毫无心思,脑海里全是不久村民将被屠杀殆尽的事。

他不清楚这场劫难是否与自己有关,但不论如何,都要阻止。现在林家村是他信仰和香火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固然可以换上一个地方继续展露神迹,收纳香火信仰,可要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这些信徒被人屠戮,是万万做不到。

修行一途玄之又玄,因果牵扯,倘若真弃之不顾,迈不过心中那关,恐怕往后的修行路上会因此多些魔障出来,于利于弊都不好。

只是该如何阻止,就有些犯难了。

万一对方真是冲自己而来,那么举村迁移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甚至还是无用功,因为修行者有的是办法探路寻人,除非能够做到完美隐匿自己和所有村民的气息和踪迹,但眼下可能吗?

可若教导村民修行,让他们从而拥有自保之力,又显得太过于痴心妄想。且不说村民几乎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对修行亦是一窍不通,就算天资个个拔尖,堪比绝世天才,难不成短短两三月时间还能成为养气中的佼佼者,乃至步入当世强者行列的六识境吗?

太扯淡了。

虽说从晁玉成那里窥得下界至强者不过六识二境,凡是达到三境的强者全都破界飞升,离开了此界,但这也并不代表如今六识境的修行者如同片鳞半爪,难得一见,反而多的数不甚数,就如晁玉成所在宗门,便足足有双掌之数。

毕竟养气是修行入门,六识前三境才算小有成就,只要时间够长,熬都能能熬到六识境。

如此一来,更代表了林家村劫难充斥着重重变数。

陈青头疼的揉了揉眉角,心下不住有些叹息:

“真是麻烦呐。”

“如果不是信仰太少,怎么会在这种事上犯难。”

抬头望天,又是一声长叹。

和最初的想法不同,他在得知林家村劫难后,不是没有考虑过让天书发挥本该的职责,怎奈何当前的信仰实在太少了,别说封神,就连支撑翻阅人书的消耗都费劲。

至于自身,他还没有待到信仰足够时,就先一步成正神的打算。

虽然具备果位,掌握神通,且拥有相应实力的果实很诱人,但令他拿不准的是,天晓得上榜后还能不能更改神位,若不然,因受信仰限制成了土地黑白无常一类的神坻,从而与三清四御无缘,届时就算天天把后悔药当饭吃都无济于事。

“还是先积累信仰,提升实力吧。”

陈青摇摇头,将跑远的思绪逐一收回,如果不出所料,修神的第一步在香火加持下,近几日便能达成,肉身也指日可待。

然而正当他轻车熟路来到林泽阳家中,准备吸呐香火修神时,竟发现院里梧桐树下的小桌前,围坐着三个年岁不等,均是一副行脚商人打扮的陌生人在饮茶歇息。

旁侧,是作陪的林泽阳爷孙俩。

从双方笑容不减,言语不断的情形来看,端端一副其乐融融,交谈甚欢的模样。但落在陈青眼中,却充满了违和诡异,以至于连眼睛都不由微微眯了起来。

什么时候修行者都需要伪装身份接近凡人了?

他冷冷一笑,向前靠了许些,寻了一张空椅坐了下来,听着双方的交流。

林泽阳抱着林磊,笑呵呵道:

“三位也别抬举那臭小子了,他是老朽看着长大的,能有几斤几两会不知道?”

“不过既能被三位掌柜看重,是他难得的福份,虽说在外拼生活苦劳了些,但终归好于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就盼着地里那点收成。”

“家里的生活改善,还得指望他多赚些银子回来哩。”

坐在他对面,年纪最长的那人抚须笑道:“老丈此言就有失偏颇了,我瞧他就很不错,待打熬上个两三年,必会做出一番成就。”

“不错。”

“如非如此,又岂能脱颖而出?”

“哈哈,那就借三位掌柜的吉言了。”

在这徐徐送来清凉晚风中,双方的谈笑声愈发高亢,随着衣衫被轻轻撩起半角,隐约露出那人腰间一枚上刻‘方’字的铜质小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