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黑科技致富 > 第六章 晒蘑菇

第六章 晒蘑菇

雨下了一天一夜,山又长出很多水嫩的蘑菇来。晨风吹过山里,山地面给山风吹的干了不少。

“采蘑菇小伙子,走在山坡....”赵远背着背筐带蘑菇探测仪往山走着唱着自己改遍后的山歌。

来到山后走到没有人的地方,放下背筐把装着蘑菇探测仪的小箱子打开,闭合电源开关,打开蓝牙发射器。

把蘑菇探测仪放回背筐,把出手机打开蓝牙接收信号。

手机屏幕显示着蘑菇探测仪发过来的探测图像。这回采蘑菇就方便了许多。

到了榛蘑密集的地方将手机屏幕放大,采了一个榛蘑屏幕的小红点就消失一个,采榛蘑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一天下来采了三百斤的榛蘑,卖了900元。没改造蘑菇探测仪时一天采的榛蘑能卖750元左右,每天收入增加了150元。

下午卖完榛蘑后赵远出来遛弯听着邻居们闲聊,说住在北头的老朱太太每天凌晨天还是黑的时候就山采蘑菇,担心看不着路还拿着手电筒去。

赵远听到后想到他也凌晨起来就山采榛蘑,这样又能多采一些了。

赵远回到家后,吃完晚饭,洗漱过后把手机闹铃设置到早三点钟响,天色刚黑就倒头睡觉。

凌晨三点手机闹钟响了,赵远起来洗了把脸,睡了接近八个小时不是太困。

洗漱过后,吃了点昨天晚的剩饭,晚的温度比较低,剩下的饭菜放在阴凉处也没坏。

吃过饭后时间是三点二十分,赵远拿着手电筒背着蘑菇探测仪出发了。

来到山后,天色不那么黑了,借着天的月光看清路是不成问题。

放下背筐把蘑菇探测仪的电源开关和蓝牙发射器打开,再把盖子盖好放回背筐。

拿出手机打开蓝牙接受信号,拿着手机向着距离自己最近的蘑菇圈走去,路遇到榛蘑就摘下,也不耽误时间。

由于凌晨就山采蘑菇,时间多了几个小时,到下午卖完榛蘑后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回到家。

“哈!哈!哈!”赵远一边笑着一边数着今天卖的榛蘑钱,一千一百多元。

这样三天就能赚到三千多元,在京城工作时天天加班也就能赚到这么多吧!

接下来几天又凌晨起来采榛蘑,又赚了几千元。采着几天榛蘑,渐渐的附近的榛蘑少了起来,就的去远处采了,收入也下降了一些。

不过因为多了凌晨的几个小时每天的收入依然有900多元。

卖了十几天的榛蘑了,尽管每天都往山下背着榛蘑都尽量卖给不同的人,不过收购蘑菇的人就那么几个,几天下来都熟悉了赵远。

邻居们有时问起收获如何就说筐里大多数是柴火,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人怀疑是采的蘑菇。

蘑菇里含有水分重量比干的柴火要重一些,怀疑是采的蘑菇也会往赵远知道了山哪里有蘑菇窝子想,知道蘑菇窝子的人都会比不知道的采的多一些。

要是几十天都这样就会惹起别人的怀疑,赵远卖蘑菇时有时也会遇到邻居。赵远决定这几天采的榛蘑就不卖了,留着晒干了去京城卖。

记得在京城逛超市时货架的榛蘑干货是80元\/500克,估计收的干榛蘑价格也有四五十元了。在恒山本地市场的干榛蘑都要30多元。

现在卖榛蘑手里有一万多元了,再去京城的五交化大楼和电子市场买些高级器材做探测松茸和猴头的探测仪。

八月份正是松茸的生长季节,猴头在夏季就开始生长了,不过个头都比较小,长在树不易寻找。

到秋天时会长的比较大,大的猴头能有五六斤重。虽然榛蘑能采到九月初,但秋季的榛蘑吃起来比较艮,没有夏季产的榛蘑好吃,价格会下降些。

而且等到自己做出来松茸和猴头探测仪时,在别人眼里不好找的松茸和猴头在自己这里都不是难事,采松茸和猴头更划算些。

松茸的价格在200元到300元之间,有时松茸产量少时能卖到400多元一斤。

虽然野生猴头的价格比松茸便宜些每斤也能卖100多元,猴头的个头比松茸能大几倍。

猴头生长数量也比松茸多一些,要是采到几个大点的猴头就是好几千元。

每天游山玩水顺手采几个松茸和猴头就能日收入几千元,还不累。赚钱真是不要太轻松!

现在夏季的榛蘑还能采十多天,在阳光足有风的天气把榛蘑晒两天就能晒干。

接下来的十多天赵远边采边晒,在院子里的空地铺干净的布晾晒着榛蘑。院子四周有一人多高的围墙也没人会看到。

距离立秋还有几天赵远决定不采榛蘑了,立秋后就能采松茸了,去京城把晒干的榛蘑卖了再买一些器材就回来应该能赶采个茸的时节。

接近秋季后雨下的就少了,刮风的时候也多了起来,这两天的天气很好,等两天后榛蘑就能晒干。

去京城之前先回趟家给老爸和老妈买点东西,亲戚那边等到从京城回来时带京城特产再窜门会比较好。

赵远之前虽然在京城里工作半年多赚了一万多元,不过去了房租费、水电费、饭钱一些费用也就攒下个几千元,又在京城买了些实验器材,剩下的钱也没多少。

给家里人也买不了什么好东西,去亲戚家窜门也不能空手。

赵远把之前晒好的榛蘑用洗干净的麻袋装了起来,再把麻袋放到从前家里存放粮食用的仓房里。

将麻袋的地下铺几根枕木防止榛蘑受潮。枕木的边摆几个老鼠夹子和几个捕鼠笼子,防止老鼠啃咬麻袋。

晒干后的榛蘑会散发出一股好闻的香味,而且老鼠喜欢用麻袋来磨牙。

今天的天气很好,是个晴天而且天气预报也没说今天下雨,地的榛蘑也就没收起来。

赵远把这几天赚的钱放进挎包里,先市里的首饰店花了两千多元给老妈买了一个金镯子。

再去银行开了两张存折,一张存了一万多元,剩下的几千元钱存在另一张存折里。

要是把钱都存到一张存折不好向爸妈解释,那些收蘑菇的再转手卖掉也就是翻了一倍的价格,一个月下来卖的好的也就赚接近一万元。

又去市里的京城同仁堂药店分店买了几个野生的灵芝,回到了家。

“爸、妈我回来了!”赵远进门后笑着对赵大勇和刘慧娟说道。

“儿子你回来了!”

“哎呀!咱儿子都瘦了还黑了。”

“啊,妈,爸!我回来了!”

“儿子你回家都干啥了,咋晒的这么黑。”刘慧娟笑着问道。

“啊,我回家这几天在家收蘑菇来着,天天在外边坐着晒的。呵呵!”赵远笑着回答道。

赵远没说是自己采的,一是怕老爸和老妈担心自己,二是说了也不会相信的。就说蘑菇是收来的。

“爸,妈。我给你们买了几个野生的灵芝,妈,我给你买了一个金镯子。”赵远一边把灵芝和金镯子递给赵大勇和刘慧娟一边说道。

“唉!你花这钱干啥?这得花多少钱?赚钱不容易,这钱攒着处对象和娶媳妇时用,你花多少钱我给你。”赵大勇说道。

“儿子!我带着这银镯子就挺好,你收蘑菇能赚多少钱,你花多少钱,让你爸给你。”刘慧娟也说道。

“爸!妈!我收蘑菇挺赚钱的,你们就收着吧!”赵远说着从挎包里拿出钱多的存折打开后放到赵大勇和刘慧娟面前。

“你们看,这是我一个月的收获!”赵远说道。

“怎么卖这么多钱哪!收榛蘑有这么赚钱吗?”赵大勇问道。

“哦!我收完蘑菇多跑跑,去市场和饭店卖,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网店,我让他帮我代卖一些。”赵远把提前想好的话说了出来。

蘑菇探测仪的事解释起来太过麻烦,电视和网也没报道过有望科学家研究出类似的东西。

赵远这么一个刚大学毕业的人,而且是一个人就做出来了这么先进的东西,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刘慧娟听完后笑着说道:“没想到我儿子这么厉害,比你爸强,谢谢你给妈买的金镯子了,妈就收下了。”

赵大勇拍了拍赵远的肩膀后笑着说道:“我儿子吗,肯定比我强,一代更比一代强吗!

后退了那了得,社会就不进步了。”顿了顿后又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儿子你既然能赚这么多钱,说明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干这个也行,蘑菇要是收完了你打算干点啥呢?”

“我打算去京城卖榛蘑,京城的榛蘑比咱这儿贵些,我先少带一些榛蘑去京城,打开销路之后,爸你和我妈再帮我把榛蘑用物流发过去。

那些榛蘑我用麻袋装的放在咱家原来装粮食用的仓房里了。”赵远说道。

“好!儿子你谈生意时小心点别让人骗了,你说啥时候发我就给你发过去。”赵大勇说道。

“谢谢老爸!谢谢老妈!”赵远笑着说道。

“不用谢!我和你妈等你走了就搬过去住给你看着。”赵大勇说道。

“儿子,妈给你做点好吃的,你看你都瘦了。”刘慧娟笑着说着。

赵远在家里吃过饭后就坐车回到恒山山下的房子了,榛蘑晚得收起来,不收起来晚榛蘑会返潮。

榛蘑被风吹了一天了,干了一大半。把榛蘑装进麻袋里放在仓房,明天再拿出来晒半天估计就能完全晒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