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从秦末开始 > 第039章:陈平,韩信

第039章:陈平,韩信

罗浩与萧何来到平常罗浩处理政务的殿中,天色渐暗,屋内点着烛火。

“你们下去吧。”

罗浩让宫女和太监们离开,只让丁成俊带人守在殿外。

萧何带来的招贤馆竹简策论,放在文案桌面上。

“这些策论你已经看过了吧?”

罗浩席地而坐,看了看数十个竹简,问萧何:“其中有没有你看重的?”

“臣与子房一起看过。”

萧何点头,说道:“这次的十几个策论中,有两人写得很不错。就是最上面的几卷,大王一看便知。”

“终于出现两个不错的人才了吗?”

罗浩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竹简打开阅览。

他没有先看文章内容,而是看是何人写的,是不是历史上的一些名人。

“陈平!”

看到名字,罗浩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心想:难道就是历史上刘邦手下的陈平?

看来大王也比较认同。

见罗浩的反应,萧何松了一口气,他也是担心他看重的人罗浩会不满意。

终于出现了一个历史名人!

罗浩有点小小的激动,表面上装作认真查看文章内容。

快速看完陈平的策论文章后,他有查看另外一个被萧何看重的人的策论。

一看,又让罗浩一惊。

“韩信也出现了!”

不过,罗浩也有些奇怪,这两人按照历史轨迹,应该在项梁那里才对,怎么跑到咸阳来了。

“陈平,韩信,一人谋略出众,一人兵略不凡,从他们的策论文章,便能看出一二。”

罗浩表现得很满意的样子,问道:“这两人应该是大才……对他们的底细,现在了解多少?”

见罗浩满意,萧何笑了笑,说道:“大王,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其中多是两人自述的情况。”

“陈平和韩信原本都是在项梁手下效力,但得不到重视,无法施展才能。听闻大王的招贤令,才来咸阳投靠,希望得到大王的认可。”

“若是大王要用他们,臣会安排人去查清他们的过往。”

对于陈平和韩信的底细,罗浩从历史资料中了解一些,而且其中还有萧何现在不知道的情况。

比如陈平有“昧金盗嫂”的传闻,韩信有“胯下之辱”的传闻。

“他们在招贤馆吗?”

罗浩说道:“这种人才不能放过,我也想尽快见见他们,最好今晚就可以见面进一步了解下。”

“在得知他们的才能后,臣把他们请到了府中做客,然后急忙前来告知大王。”

萧何说道:“大王现在要是想见他们的话,可以立刻召见他们前来。”

“好。”

罗浩打算先见见陈平和韩信的本人:“现在就让他们进宫来见我。”

“诺!”

萧何应道:“臣这就去把他们带来。”

萧何离开后,罗浩有命人准备一些酒菜,以招待陈平和韩信,以表示对人才的重视,有礼贤下士的胸怀。

萧何的府邸就在咸阳宫外,做马车,来回用不了多久时间。

大约半个时辰时间,萧何就带着陈平和韩信来到咸阳宫内,通行的还有张良。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下,罗浩所在的宫殿,灯火通明。

萧何:“大王,陈平和韩信已经带到。”

张良:“拜见大王。”

他们两人先进入殿中,韩信和陈平在殿外候着。

“子房也来了,你们坐下,寡人准备了酒菜,就在这里用膳吧。”

罗浩先对萧何和张良说,然后朝殿外喊道:“请两位贤士进来。”

“两位请。”

殿外,丁成俊对陈平和韩信说道。

虽然刚来这里,陈平和韩信除了对咸阳宫好奇外,还对丁成俊等人横刀营的装束和兵器好奇。因为,在这里做护卫的横刀营没有拿着长戟,没有佩剑,而是带着奇怪的横刀,以及奇怪的连弩,和他们在项梁那里看到的亲卫完全不一样。

他们在项梁军中得不到重用,跑来投靠汉王罗浩。尽管罗浩很年轻,才十七,但也想来试试。

弱主需强臣,明主需贤臣,他们也要看看罗浩是什么君王,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效力,或者该如何效力。

不过,今晚罗浩刚刚看过他们的策论文章,就召见他们。他们两人,就知道一点,罗浩是真有求贤之心,并不是做做样子。

“陈平,拜见汉王。”

“韩信,拜见汉王。”

陈平看起来有四五十岁,韩信看起来三十多岁。

“两位免礼。”

罗浩说道:“请入座,今晚寡人为两位贤士准备了些许酒宴。”

“多谢汉王!”

陈平和韩信入座。

罗浩笑着说道:“两位贤士肯不远千里来咸阳,愿意为大汉效力,是寡人和大汉的幸事。寡人看过两位的策论,知道两位都是大才之辈。”

“汉王缪赞。”

陈平起身行礼,谦虚道:“久闻汉王仁德,爱民如此,礼贤下士,乃是贤明之主。陈平些许才能,若是能为汉王出力,那才是陈平的荣幸。”

很会说话。

而韩信却默不出声,他自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没必要谦虚奉承。

之后,众人一边吃喝,一边交谈,谈的都是天下局势,谈论大汉应该如何应对以后的局势。

陈平侧重于谋略,而且偏阴险的手段。比如:离间,收买,暗中联合,美人计等等。

而韩信讲的重点是如何打仗,侧重于战场上的战术安排,排兵布阵等等。

“这样吧。”

最后罗浩为两人安排了职务:“陈平,暂时为都尉,兼军中参事。韩信为治粟都尉,兼军中参事。两位,可愿意?”

“臣,领命,谢大王。”

陈平心里大喜,比他预想的要好。

而韩信有些失望,他是来带兵打仗的,不是来管军需粮饷的。但想了想,还是觉得先应下,以后再看:“韩信,领命,谢大王。”

而萧何和张良对此没有意见,认为陈平和韩信有这样的才能。

酒宴后。

萧何,张良,陈平,韩信四人一同离开咸阳宫。

在路上,陈平问萧何:“丞相,不知“军中参事”是何职?”

罗浩当时说出来,他和韩信都不明白,但不敢方面问。

“军中参事,是大王新设的官职,可以参与军事决策。”

萧何说着看向张良:“子房是军师,负责的就是军中参事部,一道有战事,制定作战方略,战术等等,就由军中参事部执行。参事部,除了军中参事外,还有各个将军,系统进行决策,责任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