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诡卷书 > 第52章 阿三

他沿路在一个帮忙写信的摊子面前下马,上面挂着一封信五钱。

他直接勒马跳下来,好好的放下了五个铜板。

“帮鄙人写封信。”

那文弱书生模样的人看到狄青这一身戎马的狼狈样子,还染了血,一下子有些吓到了。

“郎,郎君要写些什么?”

狄青正要张口想问,“那个”

昨天徐正义朝着北门走的右手边的那家叫什么来着,他一下子想不起那家的名字,门前好像不挂门牌?

想了想不知道名字就算了,自己画了个地图,标记了一处。

指着空白的地方说:“就在这个地方写丢了一盏琉璃盏,价值一千贯钱。”

那个书生愣愣的,听着就下了笔。

觉得内容有些奇怪,但是看着狄青腰上挂着的横刀,和马上的剑就闭上了嘴。

写好后递给狄青,狄青借了笔又在背面画了小图,和一句话。

封装好,道了谢就一路骑着去了宣阳坊的东门,万年县令府衙门前就下马。

在拐角的时候他将信交给一位乞丐,十四五的模样,塞了几个铜板。

“送进去帮我报个案,前面的铺子给你订一碗汤饼。”

小乞丐机灵的很,看了看信封,指着对面亲仁坊北门门口一处摊子,朗声说。

“好,徐爷爷铺子的汤饼最好吃,我要那家。”

狄青眼睛瞧着,点点头,那我就去那家等你。说着牵起马就照着他指的地方走。

这小乞丐眼睛一转,一脸精明的聪明模样,一把拉住狄青,上下打量了一番。

“这位郎君怕不是报凶案的吧,小子替你交了信不会被连累下狱吧?”

意思是说狄青身上又是血又是泥的,惹人怀疑。

脸上露出了一抹左右不定的样子,在考虑送还是不送这一封信。

狄青看着他笑了笑,佯装的倒还像那么回事儿,一掌厚重的拍在他肩上。

“小小年纪一肚子小聪明,也甭装什么举棋不定的样子,你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诉我,替我送这封信还想要什么。”

这小乞丐掩不住脸上的色彩,一下子堆在脸上。

狄青瞧着,“怎么,受不了如此直接吗?”

估计是常年哄骗人,这孩子从未被人如此拆穿打击过,一下子脸面有些挂不住,脸上一片绯红。

狄青觉着他不像满嘴谎话的那种坏胚子,故而逗他。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一身衣裳太招事儿?而你正好有朋友是卖成衣的?想介绍我在那里走一趟,从中讨差价?”

这孩子脸憋得更红,这八成就是狄青猜的分毫不差。

他虽然一身乞丐装但却不是一个乞丐,头发整齐脸面干净,手也整洁,但有许多茧子,一看就是常年替人家做小工搬运货物,这鞋子也磨得有些破损,常年都是东奔西走……

家中尚有一位阿娘,不过应该在病中,能替他整理好头发,却绑得不是很有力,且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药味。

现在临近午时,宣阳坊东面大街正对着东市,他估计是想等着开了市之后进去接活做些营生……常年混迹在东市,有这样的交情也是正常。

那孩子有些不好意思,抿了抿嘴,拿着信就进去了。

狄青按照他的要求,在亲仁坊北门的摊子上叫了两碗汤饼,还加了两分箸头春。

狄青吃着,觉得长安城的吃食还是十分地道,就这汤饼都比并州劲道爽滑,吃起来着实回味无穷。

箸头春就是现烤的活鹌鹑,涂了他们家秘制的酱料吧,吃起来又香又脆,这滋味真是不错。

狄青觉得印许这么好吃,也应该带过来尝一尝。

那孩子回来,一屁股就坐下来,毫不客气的开始吃。

狄青错过他的肩头,看见已经有不良人出动了,朝着平康坊的方向

“你朋友是哪一家成衣铺子的,我确实需要备几件衣裳,才来长安,没准备那么多衣裳。”

原本安安静静吃饭的孩子,突然抬起头,两眼发亮笑嘻嘻的看着狄青。

立马抹干了净嘴上的油。

“东市一百七十六三号铺子,专门做成衣,什么款式都有,价格也不贵,一贯钱能买四套。”

狄青眼神沉了点。

也擦擦嘴,“要我拆穿你吗?”

这孩子眼睛立马没有那么亮,声音低了些。

“一贯钱只能买一身冬衣,但是夏季真的可以四套。”

极力的想告诉狄青他没有撒谎掩瞒。

狄青忍着笑。

“东市都是高官富商大番人的聚集地,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你说的这家铺子位置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再怎么也是东市的价格,岂有说这么便宜的道理。是成衣反季促销才会有你说的这个价格吧……”

小孩看与狄青玩不成蒙骗,真的是有些丧气,将狄青从头到尾打量了个遍。

“我瞧郎君这一身价格也不菲,虽有些狼狈瘆人但是敢在长安城里畅通无忌,许也是什么官员之类的吧?最近长安外调进长安的也没几人,郎君是哪一位?”

这孩子真是聪明,狄青颇为欣赏。

“怎么猜到这里就停住了?你怎么知道我是外调进来而非本地官员,或许我也只是出去了一年半载刚回来的呢?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数以千计,你岂是人人都认得的,猖狂一口说是外调。”

这孩子眼嘴,莞尔,眼中的狡诈精光愈盛,像是谈及到他格外感兴趣的地方一样,兴致高涨。

“我阿三自小长在长安城,别看我年纪小,从我会走路开始,这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巷子就没有我没去过的,长安城里的人也没有我不认识的。”

这口夸的狄青朗声大笑。

“看来我今日还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这么说到。

狄青又给了他十个铜板,“整个长安城里,最认识纸张的人是谁你知道吗?”

这阿三张口就来,“给你写信的这个人他就是这个长安城里最会认识纸张的人。”

狄青探了些身子过去,“你还知道这信是谁给我写的?”

阿三笑笑,卖了个关子,慢条斯理的吃了两口面,活生生的让狄青等了一阵子。

“我常帮他送信,你别看他摆摊子写信是一份穷酸样子,他认识纸张最在行。听说祖上还与某位造纸的大师是亲戚关系,但是不知道怎么了,轮到他祖父那一辈就不太好了……”

“那长安城里谁的兵器做的最好?”

这话有些属谋逆,吓了这孩子一跳,拿着箸头春就跑了,走之前不忘将铜板带走。

狄青笑笑。

私铸兵器是大忌,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

他其实就是想让人认一认在城外下杀手的那个武器是什么材质,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判断专业的事情。

他一旦上交大理寺询问,岂不是给自己惹事生非嘛。可能是他与着孩子还不熟,不愿意告诉他。

但是这个反应,就恰恰能告诉狄青,长安城内有私铸武器的小作坊!

暗坊居然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开在圣人脚下,可见有些人之猖狂!

狄青又包了两只箸头春,一路回了大理寺。

让桑成帮忙查的事情也说了,四具尸体的事情也告知了……

接下来,就是要查徐正毅了,他到底的做了什么事情,这么多人会与他有干系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