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晚明风云 > 第五十三章 大同右卫指挥使(一)

第五十三章 大同右卫指挥使(一)

当周羽带着骑兵团到达距离右卫城五公里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中左右了,周羽命令王辅臣安营扎寨。

“换上便装,随我入城。”周羽对王辅臣道。

大同右卫城位于云中市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始建于洪武二十五年,为大同右卫指挥使治所,按照形制,右卫城周长九里八分,高四丈二尺,宽三丈五尺。东西南北四门分别叫做和阳、永宁、武定、镇朔。四门之外各建有瓮城,门上各建有城楼,挂有厚木大匾,东曰:拱获燕云、西曰:屏藩河朔、南曰:紫塞金汤、北曰:严疆锁钥。西北、东北、东南各建有一个角楼,城墙上筑有敌台二十八个,垛口五百六十四个。

周羽和王辅臣二人是从东门进入的。城门下有两个士兵,一站一坐。站着的士兵一身戎装,手持长矛肃穆而立,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坐着的士兵却是另外一个画风,头盔胡乱丢在地上,上身的红胖袄前襟敞开,露出毛茸茸的胸毛,浓密的一字胡遮盖着上唇,细长的丹凤眼眯着,不知是在看往来的行人还是在假寐,强壮的身体坐在小小的马扎上面,彷佛随时会把它压碎。

二人对往来的行人完全不予理睬,行人进进出出,却也对两名士兵敬而远之,生怕多看一眼会惹上麻烦。

周羽二人像其他人一样,默默地从两个士兵面前走过,本以为没什么事,可没想到刚走出去两步,身后传来一个阴沉的声音:“站住!你们两个过来!”

周羽转身看向士兵,指着自己和气地问道:“军爷,是叫我二人吗?”

“屁话!这里就你两个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不是你俩还能是谁?”坐着的士兵眯着的双眼突然睁开,满脸怒气地对二人骂道。

周羽一身青布直裰,头戴唐巾,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副书生打扮。而王辅臣扮作仆人,皮肤稍黑,眉眼间略显沧桑,一看也是忠厚老实之人。光看外表,这两人与“贼眉鼠眼”毫不搭界。

周羽见这军汉口气神情,暗道此人来者不善,莫不是要从自家身上榨些油水出来?

“军爷息怒,晚生乃大同府人氏,今次来到右卫,是因晚生舅父染疫病,卧床在家,幸得晚生师曾从淡斋先生,习得些许医术,故急急赶来为伯父医病。疫病凶猛,十万火急,望军爷通融则个。”周羽说罢从怀中掏出几两碎银,分别塞到两个士兵手中。

二人银子倒是拿得挺快,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将银子揣进怀里,好像生怕行人看见一样。

“放屁,你还没见你那舅父,缘何知道他染了疫病?分明是一派胡言。以俺之见,你二人定是流贼奸细,想要进城打探消息。老子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识破你这贼人。”那坐着的军汉嚯的一下站了起来,对着周羽二人骂道,“董六,还木头杆子一样戳在那干嘛,搜他俩的身!”

王辅臣的表情依旧平静,可他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手缓缓向腰间伸过去。

周羽突然抓住了王辅臣的手,对那军汉笑着说:“军爷说笑了,晚生手无缚鸡之力,我这长班目不识丁,我们如何入城打探消息?二位如非搜身不可,晚生也只得从命。只是军爷若搜不到证据,晚生可要到指挥使司麻将军那里讨个清白!”

那军汉见周羽丝毫不惊慌,言语中透着强大的自信,气势也消了些,于是冲周羽二人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酸秀才就是他妈的酸,还要还你的清白,像个婆娘一样,今天算老子晦气,别在老子面前聒噪了,滚滚滚!”

周羽和王辅臣见可以走了,暗自松了一口气,于是转身快步进城了。

二人一路打听,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右卫指挥使司衙门。王福臣刚要上前敲门,却见大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出来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笑着对二人道:“二位请进,我们将军恭候多时了。”

周羽心里奇怪,脚下却没停步。

二人在慈眉善目的老者的引领下,来到了衙门大堂。

当二人前脚刚一踏进大堂大门的一刹那,身后的大门咣当一声就关上了。

“不好,有陷阱!”周羽喊了一声,迅速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

可他还是慢了一步,他只听到右边“嗖”的一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身上便套上了一根绳索,那绳索一头突然一紧,他的胳膊连同身体一起被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他扭头看向王福臣,发现王福臣也和他一样,被绳索困住了。

这时从大堂两侧跑出十几名彪形大汉,将周羽二人死死地控制在地上。

“哈哈哈哈,我当周羽手下个个都是俊杰,没想到却都是些只会油嘴滑舌的废物。把这两个泼才拉下去,先打四十大板,割了鼻舌喂狗,省的整日鼓舌聒噪。然后给周羽送回去,让他知道知道,老子可不是姜镶那软脚虾,由他周羽骑在脖子上屙屎。”一个男人从堂上暖阁中转出,站在周羽面前,负手而立,神色倨傲,嘴角上扬,脸上挂着邪魅的笑意。

此时周羽和王福臣已经被人从地上拉起,匕首和包袱被扔在地上。

周羽听此人的声音有些耳熟,于是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男人:细眼剑眉,浓密的一字胡,满口脏话。莫非是——城门口的守卫!

这下周羽也蒙了。

“臭守门的,在你爷爷面前耍什么威风,快叫你们指挥使出来回话,晚了一刻,爷爷烧了你的王八窝!”王福臣也认出了这个人,于是故意扯嗓子大骂道,原想大点声把指挥使引出来。

可那人却不怒反笑,对着周羽和王福臣说道:“老子想守门就守门,想坐堂就坐堂,这右卫城里,谁敢说个不字?你们有什么屁就放出来,省得一会儿被割了舌头没法聒噪。”

周羽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着,看此人做派,绝不是普通的守门士兵。敢在指挥使衙门大堂里抓人,还大呼小叫的,不是衙内,便是指挥使本人。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度,中央设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管全国都指挥使司。

大同镇归属后军都督府山西行都司管辖,设正二品都指挥使,而大同右卫又是大同镇的卫所,设正三品的卫指挥使。

一卫编制员额5600人,都是世袭的军户,卫所士兵七成负责守卫,三成负责军屯——就是种田,而如今,军纪废弛,这个耕战比例恐怕是要颠倒过来了。

虽说明代抑武重文,但边镇卫所的指挥使却权利很大,说是军人,可他掌管着辖区的军政大权,堪比内地的一方的县令。

“巍儿,何事如此喧哗?”周羽正思虑间,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