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工程师 > 第三十一章选择

第三十一章选择

卫臻明白典韦的意思,复仇之风如此盛行的汉末,不给予仇家最严厉的报复,会被认为软弱可欺,不仅庄户们会对主家庇护他们的能力产生怀疑,就是别的大家族知道了,也会想着从卫家这儿沾点便宜,蚕食侵吞卫家,长此以往,卫家终究会在襄邑立不足脚的。更何况卫家向野民复仇,只咎首恶,把其他野民赶走,万一其他野民中有和首恶有牵连的,或者受过首恶恩惠的,会不会回来报仇?

这种事例不是没有,眼前的典韦不就是为朋友杀人?早一些的,东汉初年的名臣郅恽郅君章(郅老哥不但名牛逼,字也牛逼),那可是给皇太子教过书的人,不也为朋友董子张报过父仇?人董子张生病要死了,报不了父仇,郅恽作为朋友去见最后一面,见董子张歔欷不能言(就是哭的说不出话),老郅也不知道是真懂还是假懂,就说我知道老董你的意思,你不是哀伤自己要死了,是因为父仇没报哀伤。放心,你活着的时候,,老哥我肯定不能插手你的私仇,现在你不行了,老哥替你干。说完就带着宾客去杀了董子张的仇人,把脑袋瓜子带回来见董子张,董子张也不知道是病的扛不住了还是吓的,反正见到人头后就嗝屁了。还有后来的徐庶徐元直,为友当街杀人。不过这小子觉悟不高,杀人后不像赵娥、郅恽那样主动自首,意图逃跑不说,腿脚也不利索,跑路技术不过硬,被官府当场逮捕,才有了后来的弃武从文,从市井游侠儿摇身一变,成了刘哥的狗头军师。

卫臻拜读过班兰台的大作《白虎通义》,里面可明明白白记录着:“父之仇不与共天下,兄弟之仇不与共国,朋友之仇不与同朝,族人之仇不共邻”

这野民中万一也有觉悟高的,通宵‘复仇之义’的,自己放跑他们,岂不是要步李寿老哥的后尘?还是把这些野民都抓起来做苦力的安全。

“恩,文简之言甚善,如汝所愿。”

卫臻同意典韦建议的做法。

“主君,俺老典是粗鄙之人,莫要戏耍某。”

典韦有些吭哧。往日里主君用这样的说话方式,那是对着蔡邕或者其他世家交往之人的,和老卫兹都没这么端着。跟他典韦说话,放平日了,肯定是‘老典你说的对,就这样干’,什么甚善,如汝所愿的,让人起鸡皮疙瘩。

卫臻白了典韦一眼,谁让你在本少爷面前显摆什么‘不复仇,非子也’的。

怎么复仇,自然不用卫臻亲自动手,又不是卫兹被人给捅了。待典韦打探清野民的情况,自然有他带着亲卫队操刀。他就是个下命令的,老爹那种上前线战场搏命的兴趣,他可没遗传到。

卫行很快带着李庄里正过来了,后面还跟着管疤子。

李庄里正名李隋,因为在族里行二,又常被人喊作李老二。能被任命为里正,除了他家在李庄比较有威望,他这个人也算精明强干。在确认李犊没救之后,他及时安抚住李硙夫妻,又让人将李犊尸身连同二人一块送回庄子。以免再次出现刘氏在主家面前失礼的情况。

卫臻从他那里很快了解了李犊家的情况。

李犊的父母,李硙夫妻今年都刚刚四十岁,家里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李犊是长子,今年二十二岁,底下是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大妹妹十八岁,已经嫁了人,嫁的是卫庄一户庄户,小妹妹今年十五,弟弟李麦最小,刚刚十三岁。李硙家种了庄子八十亩田地,一年收成下来,勉强够几口人温饱,日常花销就靠着李硙和李犊打点零工,刘氏在家侍弄桑麻。卫家开荒,一家人本着省顿饭食,都报名参加了。李硙和李犊干的是清理渠道的力气活,刘氏则在工地上帮厨。如今一下没了李犊这个壮劳力,李家的日子要难过不少。

“嗯,李犊也算是为了庄子的事情丢了命,也算勇烈。这样,里正,你回头询问下李硙夫妇,是否愿意将家里的三娘子送到卫府当婢女,就是跟着文简家里娘子处理卫府私塾的问题,也不是终身的,什么时候三娘子许了人,随时可以出府。另外他家的小子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送到私塾读书。卫行,回头你再给李家送一万钱过去,作李犊的抚恤钱,其余九人你也看着处理,他们也出了力,别让他们吃了亏。”

像亲卫战死那样给地,是不可能的,钱财方面倒是可以补贴一些。

“对了,是让你问一问,李硙夫妇若是不愿三娘子进府,随他们的意,千万别让他们会错了意。”

卫臻又叮嘱一句,生怕李隋把自己的好心办成了强抢民女。

李隋连忙点头,堆了一脸褶子,咧着嘴道:“主家放心,某知道主家的好意,不会办混事的。再说,这样的好事,多少庄户家做梦都想着呢,李硙哪里会不愿意?”

卫臻点点头,道:“愿不愿意那是看李硙夫妻,不是你觉得好事就好,我的意思你懂吧。”

李隋小鸡啄米,正了正神色道:“某懂主家的意思。主家放心,某不会乱办事的,再说李硙论辈分还是某族叔,绝不会出现主家你担心的情况,主家大可放心。”

卫臻见李隋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再多说什么,转头看向管疤子,自己可没召他过来。李隋是个眼皮子活的,立时悄悄退下,自去办事不提。

“主家,俺怀疑是李大眼那伙野民。”

见卫臻看向自己,管疤子知道什么意思,当即上前一步,解释自己前来的缘由。

“李大眼?”

“就是那是围攻己吾刘太公的那帮人。”

见卫臻一脸茫然,管疤子赶紧解释了一句。

“哦,是那伙人啊!”

卫臻立马想了起来那位倒霉的刘太公,至于谁是李大眼,他是一点印象也无,毕竟当时那帮子野民压根没敢跟卫家亲卫放对,没等卫臻一行人靠近,就一哄而散了。李大眼他是不知道的,李大目卫臻倒是有所耳闻,黄巾渠帅之一嘛。不过这个李大眼和那个李大目,据卫臻所知应该不是同一人。卫臻所知的那个黄巾渠帅,这些年正跟着张飞燕在黑山和政府军打游击,也没听说他们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可能流落到襄邑当野民的。其实就是李大眼是黄巾余孽,和李大目不是一个人也毫不出奇。这些黄巾大多数都是泥腿子出身,没什么文化,当上渠帅后,原本什么二蛋、狗子的名字也叫不出口,想起个响亮的名字有没那个水平,最后起名字就跟起外号似的。称骑白马的叫张白骑,身手敏捷的就叫张飞燕,嗓门大就叫张雷公,绕胡子的自称于羝根,眼大的自称李大目。黄巾那么多,嗓门大的,眼睛大的可不止一个,你叫张雷公,我叫李雷公也很正常,李又是大姓,李大眼和李大目撞一块也没啥可意外的。没准还有嗓门大有大眼嘟噜的,起个大眼雷公都正常。这一点可以看出,人张三爷起名就很有水平了。

“主家,我听几位受伤的庄户描述贼人形貌,和李大眼那厮极为相似,极大可能就是他们那帮人。主家在这儿开荒,让他们没了讨食之地,奢着胆子前来捣乱也不无可能。”

管疤子的推测,让卫臻微微点头。李大眼一伙原本活动在襄邑己吾之间,得罪了刘太公后,不管是刘太公那边报复也罢,李大眼等人为了躲避刘家报复也罢,一伙人向襄邑这边流动,几乎是必然的,与卫家开荒队庄上很正常,为了肚皮袭击开荒队更正常。毕竟荒地他们还能挑着种一些,讨点吃食,被卫家开了荒,他们的肚皮温饱可就没了着落。

“你的意思是?”

卫臻沉吟着,光知道是谁毛用没有,反正不管是李大眼还是王大头,卫家都要报复回去的。看管疤子这意思也不像和李大眼有交情,更不像要保着他们的样子,但这种事儿谁又能知道呢?像那个为父报仇的赵娥,他儿子庞淯做凉州从事时,武威太守张猛和凉州刺史邯郸商有矛盾,就起兵闹叛乱,把邯郸商杀了。庞淯和邯郸商屁的交情没有,不一样跑去刺杀张猛?汉末这些家伙脑袋瓜子里想什么,卫臻实在是没谱。

没谱是没谱,不过卫臻觉得管疤子不像一个搞不清自己定位的人,他在卫家庄子上可谈不上什么地位。

“主家,刘太公那事你也知道,俺和李大眼不对路。不过当年俺和李大眼等人同从北海逃难过来,彼此还算熟络,这些人的行动习惯俺也略知一二,俺愿充当向导,引着保安队将这些人剿灭殆尽。另外这周边野民俺也算熟悉,主家要有意收纳他们,俺也能联络一二。”

卫臻深深的盯了管疤子一眼,老管这是要干嘛?想立功上位?

管疤子被卫臻盯的有些心下不安,咬咬牙,心下一横,道:“主家,俺是想为庄子立些微末功劳,俺不是贪图赏钱什么的,就是像让庄户们能实心接纳俺一家人。”

呃,好吧,卫臻承认自己有些想岔了,管疤子家平日里被庄户们排斥卫臻也略有耳闻。毕竟是外来户,他家还走狗屎运,管王氏被选入养殖部,家里二丫头更是走运,进了许多老庄户都眼热的私塾。偏偏看主家态度,又不像对管疤子另眼相看的。这种情况下,管疤子一家被老庄户们排挤也是应有之义了。这种事儿卫臻不是不能管,不值得而已,他又不是管疤子亲爹!

不过总算管疤子会做人,和刘三、李老么打好了关系,若不然,在庄子里的日子怕是更难过。

管疤子自然想找机会改变这种情况,融入这个他认为相当不错的落脚之地。眼下就是他认为的机会,立了功劳,让主家看重一些,自能有所改变。这样的机会他当然要紧紧抓住。

想明白的卫臻有些挠头,典韦让自己把野民掠来当奴隶用。管疤子这意思,他能劝这些野民投入卫家庄子。选哪一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