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创富10亿 > 第59章:抓住商机(一)

第59章:抓住商机(一)

第59章:抓住商机(一)

做销售就是做生意,只要掌握财富的钥匙,发财轻而易举,更可无本万利。楚羽凡为了改变战狼队的思维,分享了他从王兴邦处学来的秘技。

早年,王兴邦遇到一家大公司因为业务需要扩大销售,所以总经理需要招聘一个人为销售经理,于是发布招聘广告,前来的应聘人员不少,经过淘汰后,只剩下最后的6个人,总经理打算考验一下6个人,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想办法把梳子卖给和尚,当然是越多越好,销量第一的为最后胜利者,也就是销售经理。

第一个人:出了公司的门就在心里骂,什么总经理,和尚都是没有头发的,还卖什么梳子,多此一举!随便找一个朋友去酒吧喝起了闷酒,回去后睡了一觉,第二天去告诉总经理,说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根本卖不掉!总经理微微一笑,心想和尚有没有头发还需要你来告诉我吗?

第二个人:就找了一个附近点的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都没有头发怎么用。那人就把总经理布置的难题说了一遍,说如果自己卖不出去的话,就会失去工作,大家都说和尚是慈悲为怀,就买一把吧!和尚只好买了1把。

第三个人:也找到了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我们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在庙里转了几圈,对和尚说,来求神拜佛的人是不是需要心诚则灵,和尚说,是的。心诚是不是需要内心存在敬意,和尚说,要敬意。那人说,你看那些香客很远才来到这里拜佛,他们都是十分虔诚的,但是却风尘仆仆而,全身蓬头垢面,这样如何对神佛有所敬意?如果庙里买一些梳子,好让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就是对神佛的敬意吗?和尚感觉是这样的道理,就买了10把。

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寺庙里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把这些梳子作为一份谢礼送给这些香客,又经济实惠、又含有意义,那么香火自然会更加旺的,和尚想了想,确实有道理,就买了100把。

第五个人:也一样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这里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听说你是有名的得道高僧,书法造诣非常高,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内容刻一些“幸福梳”、“平安梳”、“积德梳”“行善梳”送给这些香客,即是弘扬了佛法,又同时弘扬了大师您的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就买了1000把。

王兴邦也同样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寺院真的不需要的。王兴邦就对和尚说了一番话,最后和尚却买了10000把梳子。

王兴邦究竟说了什么呢,居然卖了10000把?

王兴邦告诉和尚,梳子是很多善男信女的必需之物,经常都会被女香客带是在身上,如果大师能够为这些梳子开光,成为香客们的护身符,既能够积德行善、又能够保佑平安,这样很多香客都会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也希望能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香名,岂不是天下之善事?大师岂有不做的道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佛缘深厚呀!大师双手合十,施主有些美意,老衲岂敢不从?

就这样,王兴邦在这个寺院买了一万把,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送给香客们,场面竟然十分热闹。王兴邦说:“要想做好销售,必先要有销售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