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琦公子 > 第十四章,路途三

第十四章,路途三

夜风吹动着篝火劈啪作响,一轮明月在云彩间时隐时现。

毕竟还是二月,夜晚的温度还是有些低的,士卒们也都围绕着篝火相互依靠着休息。

晚上吃的饭是青菜汤配米饭,这样简单的饭食在这里已经算是顶好的了,毕竟还有口热汤喝,暖暖身子。

刘琦等人没有到村镇里去借宿,一是怕打扰村民,二是士卒太多,房屋也不够。

撑过今天一个晚上,明天一早赶路,明天晚上便能在朝阳县城过夜了。

比起士卒,刘琦所享受的条件还是要好的,毕竟他还有马车可以睡觉,马车里也有被褥可以保暖。

不过此时,他并没有休息。

“唉,老汉啊,原本是那豫州汝南人氏,这几年豫州战乱不断,什么西凉军、黄巾军、官兵山匪的,天天打来打去,谁管我们这些百姓的死活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这些百姓也分不清他们谁是谁?反正就是兵也来抢,贼也来抢,种在田里的粮食一到快要收割的时候,这些不知是官还是贼的就来了,有时我们也能偷偷摸摸的收回来一些,但没过多久,就有士卒前来征粮,家里的粮食就又被抢了去,老汉那大儿子也被抓了壮丁,如今也不知去了哪里?是否还活在人世?唉…”

“东西被抢光了,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也就家也不要了,地也不要了,有亲戚投奔的就投奔亲戚,没亲戚投奔的,就跟着逃难的人一起逃,至少还有活下去的希望不是,老汉我也就带着家中的小儿子逃难到了这里,投奔了嫁在此地的女儿。”

“老汉我早年读过些书,识得一些字,在女儿的帮衬下,在这里开了个学堂,一边教几个孩子读书认字,一边帮着县里的税吏协调一下征收粮税的事,勉强糊口度日而已!”

“能带着小儿子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总算是给我们老魏家留了个后,唉,这世道啊,过一天算一天吧,谁也顾不上谁了…谁也顾不上谁了呀……我那可怜的大娃子,呜呜……”

说到最后,老翁掩面哭泣,没有泪水流下,或许是在无数个日夜里早已流干了,只剩下呜呜的哭声,如同夜鬼哭嚎,直通心灵深处。

周围的气氛异常的压抑,生存在这个世道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尤其是从颍川逃难而来的赵俨杜袭等人,更是见多了腐烂在道边无人认领的白骨。

正如老翁所说,活在这个世道上的人,谁也顾不上谁,谁也顾不上谁啊……

刘琦在这个夜晚,异常的安静,没有与任何人说一句话,一个人坐在篝火旁,眼睛就那么直勾勾的盯着篝火,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一幕都被周围同样沉默的人看在眼里,没有人来劝说,也不知道该怎样劝说。

世道如此,每个人都要自己去默默承受。

次日,清晨,篝火已然熄灭,冒着袅袅青烟。

众人早起,准备再次启程。

阿久担心了刘琦一夜,此时看到洗漱过的刘琦恢复了往日的神色,也略微放心。

刘琦将擦脸的湿布巾递给阿久,笑着在她手背上拍了拍,示意自己没事,转而看向不远处等候他的一老一少。

老的还是昨日那老翁,小的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青年。

“阿翁,起的很早啊,找我有事?”刘琦之所以猜到他们是找自己有事而不是来送别,是因为看到老翁旁边的青年背了个包裹,再加上老翁望向刘琦那期盼的眼神,心里大概也猜到了个七七八八。

“老汉我有一事相求公子,希望公子能够应允。”老翁说着就拉着身边的青年跪下。

刘琦赶忙扶住:“阿翁有话直说,不用如此!”

老翁有些干枯的手拉过身边的青年:“这是我的小儿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我想让他跟着公子去博一个出身,总好过留在这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

“阿翁啊,我不是什么当官的,那边的蒯太守和那边两个长相高大魁梧作武将打扮的才是当官的呢,您老应该把令公子交托给他们才是啊,小子可以代为引荐!”刘琦指了指蒯越和黄忠刘磐两人,对着老翁说道。

老翁此时露出了一个狡黠地笑容:“公子莫要骗俺老汉,老汉我虽然老迈,但这双眼睛可是雪亮的,公子穿着用度都是不凡,出手也是大方,而且老汉观察周围的士卒对公子都是很敬畏的,想必公子的身份不同于常人,犬子若是能追随公子,也是他的一番造化。”

刘琦此时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中几乎被这不起眼的老翁看了个通透,还能说什么呢。

“阿翁啊,您家中只有这么一个独子了吧?怎么不留他给您老养老呢?”

“老汉我浑浑噩噩的过了一生,也没什么出息,实在不想我这孩子也跟我一样,他若是能有个前程,老汉我就是死了也能含笑了。”

“再说现在这个世道,留在哪都不一定能活,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自己去搏一搏,是生是死,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刘琦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老头儿一把年纪了倒是看的通透。

“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他收下了,我乃荆州牧之长子刘琦,以后便让他做我的护卫,阿翁,您看可好?”

老翁一听,对面这个年轻人居然是荆州牧的长子,赶忙拉着他这儿子又要跪倒,刘琦又是连忙扶住,让父子二人离别前再说几句话。

最后,青年跪在地上给老翁磕了三个头,跟着刘琦离去。

老翁佝偻的身影在后面逐渐模糊,瘦弱干枯的手却还在空中挥动。

刘琦将青年交给了熊平,自己就钻进马车里补觉去了。

一路无事,在到了傍晚的时候就到达了朝阳县城,第二日补充了些干粮和水之后,队伍接着启程,向新野出发。

这里到新野已经不远了,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路上刘琦闲着无聊,居然充当起了说书人,给士卒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

从荆轲接受任务时的视死如归,图穷匕见时的步步惊心。

再到田横自杀后,五百部属的慷慨赴死。

接着,夸父逐日,后羿射金乌。

最后以一个哪吒闹海,闯下大祸后,为了不连累父母,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以成全孝道为结尾,结束了这次客串说书人的途中插曲。

留给众人的可能会是义之所在,万死不辞,也有可能是纵然法力通天,依然无法掌握命运的无奈,更多的可能就是夜晚的一个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