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奥匈帝国再起 > 第242章 低调

一向讲究军人风范、气质,字胡的勃鲁西洛夫上将,这时已经不是原本那个、意气风发的俄军南下军团统军大将了。

即使是当初败于奥斯曼军队的打击,都没这次的短暂交锋、带来的触动大。

军帽被他使劲的攒在手上,露出头顶的杂乱发型、昏暗忧郁的眼神等,无不透露着上将阁下心头的极度失落。

跟随在他附近的数百沮丧官兵,也是来自各个不同部队的官兵。

整个俄国大军在撤退的途中、彻底的乱套了,后勤部队等也都已经暂时失去了联系。

可勃鲁西洛夫上将的心头、始终萦绕的是:

“敌军那密密麻麻的、巨大的空中飞艇、热气球,和有序投掷下来的那密集的小型反骑兵、步兵n。”

让勃鲁西洛夫上将,这个一向重视骑兵建设、重视进攻的俄军统军大将感触良多,也不由的有些心灰意冷。

这支可恶的军队,肯定不属于罗马尼亚的军队?罗马尼亚军队根本没有这个资源条件。

也没有这个章法、组织纪律性。人家的空中军队阵型,在进攻、威慑中根本一直没有乱过。

而且要是罗马尼亚王国的军队,他们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弃追击,铁定是继续痛打落水狗,并追亡逐北、杀人灭口。

人家这支军队,明显是放水了许多飞艇都没真正参与攻击、载的是全军的观摩团成员

勃鲁西洛夫上将心里知道:

“现在这个地界上,能拿出这么多大、中型飞艇、热气球的国家,只有那个一向低调的邻国奥匈帝国。”

看来这次下面将士的敲诈勒索等行为,彻底激怒了对方的高层啊!直接下如此狠手打击报复、给予严重的警告。

那支准备去报复、教训奥匈帝国一番的、偏师的下场,勃鲁西洛夫上将等人,自然可以想的到,这让他们这些将领肉疼不已的呢?

自己真的没想到,会在军队转进逃亡最后阶段输的这么惨。两支军队的技战术水平、战法,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俄联邦合众国的这些逃兵,没事去招惹这样强大的对手,真的是脑袋里有包啊!

亏自己以前自负成这个样子,还一向瞧不起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

自己这次也算是被打醒了,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军人素质非常非常的强悍,更别提什么德国的世界第一陆军了。

看来以后,俄联邦合众国的军队将士们,也必需得学会低调发展啊!强中更有强中手,一个不小心就会栽跟头的。

实在是,奥匈帝国的军队平时太低调了。

每次各种全球评价时、统计各费开支时,两国政府部门都是分开报的,每次的数据都是缩了又缩的数据。

当然在表面上看毫无竞争力了,明面上的大量数据资料,甚至还赶不上分裂后的俄联邦合众队。

所以由不得勃鲁西洛夫上将,不去轻视这个邻国竞争对手。可世界一些强国认为的是,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很强,排行方面都非常靠前。

在国家整体实力、经济数据方面同样是如此。这两个国家的人口虽不多,但是目前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二。

据说是人均工资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消费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例如:仅仅从教育经费开支这块来讲,每个学生每三年就发4套的各种统一服装,简直让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高层为之绝望。

春秋装、夏装、冬装,各一套都很好理解,但那一套训练服就让其他国家的一些高层纳闷了。

原来,现在的奥匈帝国政府高层,异常重视青少年军训、身体素质培养这块。从学生小学开始,每年都要统一训练几天。

既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为了补足春秋装的不足,搞了这么一出。

但在其他国家的政府部门、民间一些百姓家庭成员看来,就不止是奢侈而是败家了。

这他妈的每年得花掉多少真金白银啊10吨黄金左右的市场币值?平均每年一艘主力战舰的造价就直接扔出去了!

要不是小孩子会不断的长身体,那等学生完成学业毕业后,光国家发的各种校服,一个柜子就堆不下了。

更别提在这个年代,每个家庭哥哥的衣服、弟弟以后可以穿姐姐的衣服、妹妹可以穿,甚至有的校服是男女通用的,都可以穿。

加上特殊的亲戚、朋友、社会文化,朴素点的大家庭,甚至不用去考虑孩子外衣的问题了。

所以在这个年代的各国普通百姓家庭看来,这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了。

他们还普遍不知道的是,这套训练服的造价,比另外三套加起来都贵的多。

一套训练服,既包括衣服、裤子,也包括鞋子、腰带、背包等。而且鞋子等小了、坏了后,每三年还可以免费换1次新的。

单单一双鞋,价格就能赶上一套冬季服装了。完全是缩小版的现役军靴,系带式高帮皮质军靴。

样式则是后世的巴拿马鞋底增强型丛林靴,对脚踝部分的保护、也更周密,透气性比较好。

而且巴拿马底边缘着地,鞋掌中心悬空,泥块不容易附着在鞋底上,这种设计增强了在泥泞地形的舒适性,也不会像一般鞋底沾附大量泥块在鞋上,增加鞋子的重量。

衣服、裤子、腰带、背包、水壶等,款式也是现役野战军部队,训练套装的制式款式,奥匈帝事工业集大成者,只是料子相比之下就差了一些。

价格方面也算不菲了,质量上也是相当的不错,只为了培养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和荣耀感。

为了能够满足对学生的校服等供应,奥匈两国的部分军工企业,和部分民间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大幅度的被限制了。

在厂家不冒然扩大产能的情况下,对国际上外来风雨的抗击打能力,无疑更强了许多。

至于小了的衣服、鞋帽等,再利用问题那更是简单,非洲的海外州可是相对贫瘠的多。

花一点钱清洗、返修、抛光、染色后,交给教会去帮着处理就可以了,教会的中高层人士乐意着呢。

奥匈帝国的高层不想高调点吗?怎么可能呢?

但看看周围那两大强敌德、俄,一堆的不友好国家等,敢不尽量的低调吗?

乱去得瑟的后果,就是早晚被人多势众的强敌国家、用拳头教会该如何去做人

现在的勃鲁西洛夫上将等人,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剩余的百战精锐活着带回家?

如何赶快联系奥匈帝国可恶的军队高层,把那些被俘的精锐将士,尽量的赎回来?

他们每个精锐老兵的实际价值,在这些老将心中,绝对相当于10个以上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各级军官的价值等,与没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那更是天差地别。

勃鲁西洛夫上将等人,虽然一向蔑视普通士兵的生命,但那是分情况的,对这些百战精锐的老兵,他们可珍惜的不得了。

而对那些没有在残酷环境下,经受住战火考验的理论型官兵,他们当然不会去投入任何感情了。

这是欧洲各国经历过大风大浪,真正的老兵、老将们的通病。

其实这也是战争时期,各国的老兵们、都不愿意去与新兵交朋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上战场,新兵的死伤、更替,可是非常快的。老兵们那坚强的心,也不可能总是经受失去朋友、老乡的悲伤啊!

更别提一些猪队友的问题了,被新兵各种原因害死的战友,很多时候不少于敌人带来的伤害。

例如:没经历过真正战火的洗礼,新兵一上战场太紧张,会闭着眼睛胡乱开枪。

bn的有效射击距离可老远了,这些新兵有时打死的自己战友、比敌人的战果那都多的多。

逼得老兵往往对新兵蛋子是高度的关注,否则自己的后背总会时不时的发凉,他们怕新兵战士将子弹送进自己体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