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二十五章 日本的第一次横渡太平洋

第二十五章 日本的第一次横渡太平洋

五月的马尼拉有些干热。

热风吹走了云,月亮洒在巴石河上,暗淡了点点星辰。

几个日本人对着月亮,唱起了思乡的歌谣。

“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这首诗水平很一般,但流传了数百年。

这是当年阿倍仲麻吕辞别李白、王维时所作的思乡诗。

平山常陈望着圆圆的月亮,念念道:“堺市的月亮也圆了呢。”

离开家已经太久了,自庆长十七年幕府颁布了“切支丹教禁触书”,如今已过去了八年。

八年前他逃离了江户,现在他想回去了。

明天船就要起航,许多和他一样的思乡之人也希望一同回去。

马尼拉可以信天主,但终究不是家乡。

活在家乡,死后天堂,那才算是完美。

只是,作为圣·罗萨里奥教团的一员,除了思乡之外,这次回去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

带着两名传教士返回日本,继续为传播天主的福音而努力。

巴石河上的歌声渐渐停歇,远处传来了一声贺喜。

“平山君,你明天就可回到故乡。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仙台。”

说话的人,是个年近五十的老者。

穿着一身欧式的服装,但还留着武士的头型,头上的发丝已经花白。

他和平山常陈不同。

平山常陈只是个商人,虽然天主教说是信徒皆为兄弟姐妹,可平山常陈终究还是忘不掉士农工商的身份,冲着这老者行礼。

老者名叫支仓常长,是伊达政宗的家臣。

参加过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侵略,也参与了日本的第一次横渡太平洋。

也就是在幕府宣布“切支丹教禁触书”的第二年,他乘坐日本仿造的西班牙盖伦帆船“伊达丸”号出使西班牙。

在他出使之前,日本已经派出过一次访欧少年团,走的是从日本——印度——好望角——欧洲的路线。

支仓常长这一次是横渡太平洋,在美洲停留后,步行穿过巴拿马地峡,再从对面乘坐西班牙的船只前往欧洲。

某种意义上,日本也算是在17世纪完成了一次环球。虽然是分成两部分的,而且还差了南美这一段。

虽然有虽然,但是总归算是抓了一把大航海时代的尾巴。

支仓常长的船,命名为“伊达丸”号,给西班牙国王的国书上,写的是“陆奥国王”伊达政宗……

然而不久后,西班牙就从吕宋那边得到了消息。

日本哪有个陆奥国王?所谓的陆奥国王伊达政宗,只是日本幕府下的一个大名。

西班牙很生气。

最终这场谈判无疾而终,等到支仓常长返回吕宋后,得到的消息是幕府已经更加严格地禁教。

而当时和支仓常长有交情的菲律宾都督罗格里斯已经卸任,当年罗格里斯遇到了海难,被日本人就起,也算是有过救命的交情。

如今的菲律宾都督是阿隆索,和支仓常长并不认识。

那艘盖伦也被阿隆索强行征调,配属了更多的大炮,为了防备荷兰人的海盗行径。

两年的时间,支仓常长一直在寻找回仙台的机会,然而种种消息让他很是犹豫。

同行的一些人也在犹豫,是否还要回去。

据说禁教已经很严格了,如果回去可能会被烧死。

支仓常长年纪大了,他希望能够在最后时刻回到故乡,告诉家主自己这一次出访的成果——虽然已经不重要了。

和他一同出行的一百多人学会了操控盖伦船,本想着回去后能够被伊达政宗重用。

他们在巴拿马地峡等支仓常长的时候,还招聘了一些新西班牙的矿工和探矿工程师,许诺以重薪,这一批人也在做着去日本发财的梦。

然而,现在看来,似乎伊达政宗很想甩开“和西班牙勾结”的帽子,对于支仓常长回去的事并不支持。

伊达政宗现在也颇有些泥菩萨过江的意思,幕府对他很不信任。

如果支仓常长这时候回去,很有些火上浇油的意味。

就像是在提醒德川秀忠那个恶毒的流言:伊达政宗、松平忠辉、大久保长安勾结西班牙,列土封疆……

伊达政宗熬死了德川家康,可偏偏自己的女婿是如今幕府将军的弟弟,虽说女儿离婚了,可……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复杂成一团。

每年都有日本来马尼拉的船,可支仓常长都是不敢回去。

被困在了马尼拉整整两年。

直到今年,他开始咳嗽,整夜不停。

支仓常长知道自己已然是时日无多,这些年在海上的生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或许还有一两年可活。

他才想,无论如何要死在故乡。

所以他本想搭乘平山常陈的船,一同回去。

但又希望在回去之前,从西班牙的菲律宾都督那里要回自己的船……

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决定放弃,等待机会看看有没有仙台那边来的船,等待菲律宾都督府那边关于伊达丸号的回复。

知道明天一早,平山常陈就要回到日本,支仓常长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但愿,自己能死在仙台,而不是马尼拉。

…………

七月。

万历四十八年的那场大风暴终于停歇。

平山常陈划着十字,感激着不久前在澳门招待他们的多明我会修士。

幸好都是教友,那一场风波中他们一行人在澳门躲避,还受到了优待。

如今天气晴好,但平山常陈知道这是台风季,能快点回去就快点回去。

短暂的休息后,船到了台湾,再往前一段海路就可以停靠补给。

然而桅杆上的水手却大声疾呼,远处有四艘船正在靠近。

台湾海峡并不安全,颜思齐等人的海贼常年在这里活动,经常会捕捉落单的船只。

平山常陈知道海贼的凶残。

听到水手们的惊呼,他取出了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海风吹过,展开了旗帜,平山常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两面是红白条纹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旗帜。

两面是绣着VOC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旗帜。

“不是海盗。是我们的友邦。”

平山常陈松了口气。

英国和荷兰在日本都有商馆,无论如何,荷兰人和英国人也不会劫持他们的船。

叫水手展开了日本的旗帜,可是那四艘船仍旧靠了过来。

平山常陈担心出现什么误会,便让水手们落下帆,挥舞着旗帜示意希望友邦的船只可以给他们补充一些淡水和给养。

对面最大的那艘船挂着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慢慢靠近了平山常陈的船后,几根绳索从对面抛了过来。

船上的水手以为对面是要帮助自己、给自己补充一些给养,纷纷忙着将绳索绑好。

两艘船终于贴到了一起。

平山常陈会说一些荷兰语,英语也会一点点。好在对面的舰长也会荷兰语。

短暂而愉快的交流后,平山常陈以为这件事结束了。

可忽然,对面船上有人用日语大声呼喊道:“有人说你们的船上私藏传教士!幕府将军有令,私藏传教士者,皆为死罪。若是举报,或可免于刑罚,否则连坐!”

株连、连坐,这是标准的东方式思维。

几声叫喊后,平山常陈的脸色变得苍白,手有些颤抖。

对面舰队的司令冷冷地盯着他,看到他颤抖的手,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那个日语的叫喊仍在继续,开始不断有英国水手登船,对面的大炮也掀开了盖板……

终于,有几名水手大声喊道:“是的,是的,有传教士。就藏在货仓里……我们不是切支丹教徒,我们只是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