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十一章 赖账不是差钱

第十一章 赖账不是差钱

林旭虽然搞不清楚这里面的状况,可是他有个脑子。

稍微一分析,就猜了个七九不离十。

让自己说英语,对方肯定是英国人呗。

这时候英语还是土鳖语言,拉丁、西语、荷兰语,哪一个都比英语有影响力。

说英语的肯定是英国人。

英国人在日本有商馆。

那肯定是东印度公司的人希望李旦等人在大明活动活动。

东印度公司能求啥?

通商呗。

让英国和大明直接通商。

很显然,李旦、颜思齐等人肯定不愿意啊。

直接通商了,让他们这些二道贩子吃什么?

现如今把持着货源,运到巴达维亚、马尼拉,银子大大的赚。

真要是直接通商了,福建、江浙等地的生丝商人,直接卖给英国人、荷兰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多好?

然而生产商美滋滋、消费者美滋滋,赚差价的中间商该哭了。

说白了,明末海商的问题是:没办法把船开到欧洲,所以注定只能当二道贩子。

真让欧洲人直接通商了,海商海贼们凭什么和荷兰人、英国人竞争?

你又运不到欧洲去。

你又不是消费市场。

这用屁股想一想就知道。

李旦肯定是组团忽悠了英国人,说自己这边关系贼硬。

让英国人不要去找别人,自己就能给办成了。

许心素那边在和福建当地的官员说几句坏话,澳门的葡萄牙人又是英国荷兰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给英国人通商机会的。

李旦这是怕英国人去找别人疏通关系,所以一直吊着英国人。

让英国人觉得,马上就能看到希望、但实际上这希望遥遥无期。

已经投入那么多了,也实在舍不得去找别人再多花钱。

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又都坐在伦敦遥控指挥,知道个锤子的大明国情?

写封国书,希望李旦递交给“大明国务评议官”的水平……可想而知。

只能每天看着日本商馆那边不断报喜,说是快了、马上、就要成功了。

真要是彻底断绝了英国人的希望,英国人真咬咬牙,扔了那万把两银子去找别人,说不定就真办成了。

而那,正是李旦、颜思齐等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真要办成了,直接通商……恐怕那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大明水师联手,围剿海盗了。

三大海军势力伺候着,福分是够大了,可这谁吃得消?

哪个海贼敢说,@大明水师@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你们三一起上!

真要能硬刚这三家联手,还当什么海贼?

现在这么吊着,时间越久,大明和英国之间的误解就越多,通商就越不可能。

很明显,颜思齐没想到欧华宇没挺到自己回日本就病死了。

一时意外,他也只能抓林旭来顶包。

说不得东印度公司的人,正在欧华宇的葬礼上,等着要账呢。

林旭将自己的猜测和颜思齐一说,颜思齐楞了片刻,眉头一皱,仔细打量着林旭。

他确信海上之前没有这么一个人物。

自己也从没和他说过,李丘八更不可能知晓其中的内幕。

此人居然凭着这些断断续续的话,就猜了个大概,着实出乎颜思齐所料。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自己和李旦,岂是真的在乎英国人送来行贿的那点银子?

还不够一船货的呢,每年在福建行贿花的钱有多少?

这小子真的是仅凭自己几句话,就猜到了个大概?

若是如此,此人可当真有些才能。

林旭见颜思齐的神情,心里更是有数。

打蛇随棍上,佯装问道:“头领,我可是猜错了?我也只是瞎猜……若是说错了话,头领万万不要见怪。”

颜思齐摇头道:“没错,就是这么回事。”

此事机密,只有颜思齐、李旦、欧华宇等寥寥数人知晓,谋划了这么一场骗局。

颜思齐本来就不准备和林旭讲太多的,可既是林旭猜出来了,他也不再隐瞒。

这件事,本来用不着林旭。

但万万没想到,欧华宇没挺过三月,这就没了。

如果英国人不去葬礼上要账,那倒好说,自己可以和李旦继续编一个谎言。

可若是英国人真跑葬礼上要账,到时候就需要一个顶上去忽悠的。

他不在意那万把两银子,真的。

参与这件事的四个人,欧华宇、李旦、许心素再加他颜思齐,一万两银子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个屁。

英国人一年不和大明直接通商,他们的船随便跑一趟巴达维亚,几万两银子就出来了。

现在欧华宇没了,万一英国人硬下心来,彻底撕破脸,那可怎么办?

真要是找对了关系,通商这件事,颜思齐看来,未必就办不成。

林旭见状,小心谨慎地说道:“头领,依我看……这事另有说法。”

“怎么?”

“既是想要吊着他们……何不说我有朝廷背景?”

颜思齐略有些惊讶,随后释然。

冒充朝廷的人,抓住肯定杀头。

想到自己干的就是杀头的买卖,这林旭也是个胆大的,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属正常。

“你要如何冒充?”

“不必说自己是朝廷命官。有些事,尤其是宫闱之事,越简单越神秘越好,只让对方自己胡乱猜。”

“越简单、越神秘,对方才越容易相信。因为他们相信的,是他们自己猜的,人最相信的,还是自己。”

这种事林旭有经验,饭局上吹逼,都是如此。

无意中提及一句,似乎和上面关系密切,或者是假装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似乎内幕的消息,引人无限遐想。

还有些喜欢在网络社区搞人设COSPLAY的,也是这种套路。

实际上真实情况,也就那么回事,哪有那么神秘?

这种吹逼让人遐想的基础,就是信息不对等、对某件事不了解。

说话的时候,故意高深莫测,似乎手眼通天。

剩下的,全靠对方自己猜。

英国人懂大明吗?

显然不懂。

不说别的,懂的话,也不可能就拿六七千两银子的公关费去疏通从漳州到京城的关系网……不到一万两,朝中诸公怕不是要想,打发要饭的呢?

信息不对等,这就是个机会。

颜思齐是个豪客,对于这种事,实在是所知甚少。

眼界所至,接触到的最大的官员,可能也就是福建的总兵之类,官面上的事他根本弄不明白。

想了想,那等机密事林旭已经猜到了个大概,剩下的都不重要。

既是用人,便要用人不疑。

当即道:“既如此,那到时候你便看着说就是。记住一句话……”

“我懂。让英国人觉得,希望就在眼前,但又不确定什么时候。”

颜思齐再不多说,只道:“若办成了,我和李大哥都要提携你。”

“敢不尽力?”

…………

两人匆匆来到了欧华宇府上,离着老远就听到了一阵唢呐的哀鸣。

门口挂着魂幡,吊着佐纸钱,里面不时传来一阵哭声。

林旭跟着颜思齐刚到门口,便有人吆喝了一声,从唐人町请来的乐班吹奏声起,告诉里面有来吊唁的。

进去后,林旭跟着跪在了地上,上了三香。

欧华宇的家人磕头回礼,便有知客请二人到旁边。

颜思齐也不知道和那知客说了什么,很快知客就端来的两套孝服,是谓奉孝。

颜思齐是欧华宇的朋友兄弟,林旭就要远得多。

只是依着规矩半脱了上衣,露出了左臂,用白布在额头上一缠,把光头包住。

这是丧服中关系最远的,能穿这个已经算是面子颇大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今日出席欧华宇的葬礼,不是谁都有资格带白的。

刚在知客的帮助下戴上了丧,就听外面又传来一阵吹奏声。

“我去……”

林旭楞了片刻,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

一个棕色头发的老外,进来后也是跪在地上拜了三拜。

上了香,又去记账的那随了礼。

这一套下来,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滞涩。

随礼递白包账的动作,更是娴熟。

悄悄靠近记账的,扫了一眼,见上面的名字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的公司驻日本商馆馆长,理查德·考克斯”。

包的帛金是二十一匹诺福克郡呢绒、日本丁银二十一两。

这个单独带出来个一匹、一两,更是足见知晓白事精髓——白事随礼,没有随双数的。

林旭小声问道:“头领,就是这个考克斯吗?”

颜思齐只是嗯了一声,此时不便多说。

当年考克斯来到长崎,还是欧华宇带他去拜见的德川家康。

欧华宇拿的是去越南的朱印状,考克斯获准了在平户开办东印度公司商馆的资格。

两人还参与了散播一个极为恶毒的流言……当然,颜思齐、李旦、本多正信等人也有参与。

那就是散播说,松平忠辉、伊达政宗和大久保长安,欲借西班牙之力、天主教之名起事。

若大事成,则列土为酬。

届时会扶植德川家康的儿子松平忠辉做幕府将军,大力推广天主教云云。

当然,这都是以前一起做坏事的关系,只能算是朋友。

考克斯今日前来,当然是来讨说法的。

因为……考克斯前前后后给了欧华宇六七千两银子的公关费。

现在人死了。

钱咋办?

那钱,是公司的,是东印度公司股东的。

他只是个经理人。

如今人死了,明知道葬礼上要债可能要挨骂,那也不得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