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一章 送钟

万历四十八年,三月。

京城里的皇帝命不久矣,去年又加了波辽饷,算是为他孙子将来煤山上吊凑了绳之一缕。

“这大明朝,要完呐!”

福建漳州,穿越而来的林旭发出了这句经典的感叹。

满打满算还有二十四年,林旭不得不为自己找一条路。

好在这里是漳州,路还挺多的。

比如……先去当海贼。

前世自己来漳州出差,那时候“枯燥的生活”正在流行,腕表颇有需求。他见此地便宜,便来弄了几只以假乱真的货,准备回北方后送给朋友。

结果稀里糊涂,就跑到明朝来了。

确认回不去后,林旭判断了一下形势,果断地做了几件事。

先把自己买的那几只腕表藏好。

拽下自己脖子上挂着的金生肖挂坠,砸扁。

自己脱了个精光,只说自己从海外红毛国回来遇了海难,委托渔民买了身衣裳和纸笔。

光着身子把金子送给渔民,示意无需谋财害命剩下的你们拿走就是。

最后在自己的手机没电之前,打开某歌离线地图,用纸笔将附近一些重要岛屿和城市的大致经纬度记下。

虽然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测绘非法,坐标都是火星坐标系,但千八百米的误差在海上还是足够用的。

等到电池电量闪烁红灯的时候,打开某APP,找到任何“科学算命”都必备的“真平太阳时差值表”,抄录下来。

将这些抄写在纸张上后,把自己的手机砸碎扔进大海,毁尸灭迹。

三件事做完,弄了把火把自己头上那几根僧不僧道不道的毛烧个精光。

戴上个斗笠,打听了一番许心素的府邸。

问清楚后,直奔明为乐善好施大商人、实则海贼眼线供货商的许心素府邸而来。

明末海商海贼是有传承的。

第一代海贼王汪直已经被处死。

死前他倒是没说什么财富、荣耀都放在了大海上,想要就去拿之类的话。

然而明末的大海贼时代还是开启了。

此时东亚海上,仍旧是李旦等“旧四皇”的天下。

郑芝龙、刘香佬之类的“超新星”,此时要么刚出道,要么还在“旧四皇”手下当船头。

这其中,李旦,欧华宇、许心素,三人是结拜兄弟。

李旦、欧华宇负责销售、运输、劫船、销赃、恐吓私人海商。

许心素在漳州、厦门,负责行贿官员,收购货物,稳住货源。

他的身份,福建官员心知肚明。

当然,官员们假装不知道许心素和海寇们有来往,许心素也假装不知道他们只是假装不知道自己就是海寇。

毕竟每年几千两的银子收着美滋滋,何必断自己财路?

既是有明面的身份,林旭略一打听就找到了许心素的宅院。

…………

许家,正堂内。

年近六十的许心素正在招待一名特殊的客人。

这客人约莫四十来岁,脸上满是海水狂风留下的痕迹,苍老的如同柚子皮。

脸上一道疤痕,更添了几分悍勇。

桌上摆着的也不是茶,而是烈酒。

这客人竟将酒作茶水,时不时啜饮一口,更无半点配菜。

许心素不以为异,显然已是习以为常。

“许三哥,李大哥让我给你带句话。华宇二哥怕是不行了。”

“大前年李大哥就去五岛的关帝庙上香,前年又托人在澳门给二哥办了祈福弥撒,去年又去妈祖庙拜过,可是都不见好。”

许心素去年就听说自己的结拜二哥欧华宇病重。

他和李旦、欧华宇结拜已久,在海上谋生,那是什么都信。

既是关帝庙上香不灵,那便去教堂办祈福弥撒,还不行就找妈祖。

只是看起来这些神仙都只收钱不办事,颇有明廷官员的风格。

想到过去结拜的日子,许心素不由长叹一口气。

“都是海上讨生活的,最大的念想也就是死在陆地上,安安稳稳留个全尸,胜过做那鱼虾的口中食。听闻二哥在长崎出钱修了座寺院?也是早就想着,既回不来大明,葬在那边有个归宿……”

正说话间,管家从外面进来,小声道:“老爷,外面有人要拜见你。”

许心素摆摆手道:“什么眼力?不见。”

每日求见他的人多了,今日有要事,不便见外人。

转念又想,这管家跟随自己久了,也是老家人了,哪里分不清轻重缓急?

若无特异之处,也不需他说,管家自会支开。

“且慢。”

果然,管家双手奉上了一个小木匣。

“老爷,那人说有不世珍宝奉上。我见此物确实奇特,这才送来……”

许心素和客人都发出了一声疑惑。

自己这些人纵横海上多年,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日本人、荷兰人、暹罗人都打过交道,什么样的宝物没见过?

虽说在精细和贵重上,与紫禁城里的没法比。

但若说新奇玩意,那未必就比皇帝老儿见得少。

这老管家是许心素贴近之人,什么器物没见过?

什么样的物件能让跟随多年的老管家都如此失态?

好奇之下,打开了那个木匣。

只是见了一眼,两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

木匣中,躺着一只大铜钱大小的物件,外面罩着一层透明的玻璃,里面有指针,还在不停转动。

指针转动出,写着拉丁文的字符,分成十二大刻度。

两人也算是见多识广,第一眼就判断出这应该是一件西洋钟表。

只是……这西洋钟表怎么可能会精细到这种程度?

许心素家里就有西洋的自鸣钟,下面挂着个大秤砣样的钟摆,足足有一人多高,那已经算是精巧至极了。

可这个钟表,还没自己家自鸣钟的钟摆大。

居然只有铜钱大小,就算两人见过各国宝物,也顿时傻了眼。

单单看看这钟表上的表链,铮明瓦亮,巧夺天工。

更别提钟表之内的零件,又需精巧到什么程度?

“果然宝物!”

许心素眼睛一亮,正要多询问一些,管家又道:“老爷,此人还有一番话,托我转告老爷。”

“说说看。”

“他说,若是无知之辈,见到此物,无非就觉得此物精巧,是个玩物。再精巧的玩物,也可用金银购得。但若是出海之人,见到此物,便知此物无价。”

听了这话,许心素有些奇怪。

那客人却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变,连声道:“那人如何说此物无价?”

管家忙道:“此人说,此钟任凭海上颠簸,走时准确。以牵星板可知南北、以钟表算可知东西。若有此物,便是远航万里,亦可知此地何处、距离海岸多远。”

许心素还未明白过来。

那客人却是一皱眉头。

他和许心素久坐陆上不同,他在海上搏命,多和西洋人打交道。

他曾招揽流民越过海峡,在尚是一片蛮荒的台湾建城立寨,攻打土著,被西班牙人视作“有如依靠两百人征服智利、建立圣地亚哥城的征服者:佩德罗·瓦尔迪维亚。”

故而西洋人称其为“Pedroa”,中国佩德罗。

当然这是此时。

日后坑了荷兰骗了英国,西洋人对这人的称呼就从褒义的“中国佩德罗”,变成为贬义的“无诚信的商人、失败的海盗”。

这位中国佩德罗算得上是此时大明朝里,为数不多知道经纬度概念的人,更是极少数听说过一些经纬度测算的人。

所以当他听管家转述后,立刻觉得这不可能。

这世上,没有能在海上颠簸还能走时准确的钟表,绝没有!

因为钟表需要钟摆,而钟摆一旦颠簸,必然不准。

此物如此精巧,看起来的确不像是有钟摆的样子,难不成真的可以?

他和许心素相熟,海上更有千金身家,若只是玩物,自不在意。

不待许心素说话,客人便伸手那手表从木匣中取出,扔给身后的护卫道:“你戴在手臂上,不停摆动手臂,明日早晨倒看看到底准不准。”

许心素此时也明白过味儿来,点头道:“正是如此,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又吩咐管家道:“先把此人带进来,送到厢房,明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