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唐豪杰 > 第27章 给陛下的信

第27章 给陛下的信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然薛仁贵却藏在魏庄,打扮成一个农家百姓,找到几个庄户,推着马车直奔魏府。

见到管家宏伯,说明来意以后,整个魏府,慌乱一片,经过简单的化妆安排,一些庄户替换成魏府众人,推着马车前往寺庙烧香还愿,由于人太多目标太大,只能走几个门分开出了长安城。

来到渭水河边,这时划过来一个小船,纷纷上船齐齐扬长而去。

房府,后宅,房珠最近经常木愣无语,沉默寡言,卢氏也知晓女儿心思,但是也是毫无办法,现在已经不是房家和魏府的姻亲的事,已经升级到朝堂,房府也是骑虎难下,即舍不得这么好的女婿,又不想和朝堂对持,只能顺其自然。

咚咚咚....一阵阵敲门声传来。

丫鬟来到房珠面前递出一张信封,拆开信封一看,熟悉的字体熟悉的句子,一幕幕浮现眼前,随即吩咐丫鬟将来人带到后宅,了解一切以后,本来绝美的容颜,打扮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村丫鬟,黑黝黝的脸庞,相信就是站在卢氏面前,也不一定能认出这个就是自己的女儿。

挎上一个普遍的菜篮,静悄悄的出了房府后面。

顺顺利利的来到渭水河边,上了一个小船,顺水而下,来到一个偏僻的拐角处,看到二膄堡垒一样的帆船,房珠被带到船上,看到魏府一家人等都在,心里一丝丝的忐忑也彻底放下。

“急报......六百里加急......”。

长安城一匹快吗急速飞奔直奔皇宫,皇宫护卫赶忙上前接应来到太极宫门前。内侍接过奏报,递到李二陛下手上,下面大臣都不清楚发生了何事,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六百里加急了。

李二陛下看完以后,无比愤怒。把奏报撕的粉碎。众朝臣面面相觑,瞪着眼眸,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太极殿门外,又传来喧闹,一个传讯兵被内侍当在门外,说皇宫门口有人送来邑封书信,说是魏叔玉写给皇帝陛下的,要不要承上。

李二陛下脸黑如铁,一拍桌案:“传递上来。”

“诺。”

当李二打开信看完哈哈哈大笑起来......

随即让王德念了起来。

尊敬的李世民陛下您好:

“当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魏府家人应该已经安全了,其实我也不想这样,我也只是不想一不小心就被你当成炮灰给杀了,我很怕死,但是我更怕我魏府,上上下下几十条人命,不得已才下江南,远走海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然而陛下却因父亲,一时犯错就诋毁一生之功绩,父亲一生劳劳碌碌,为大唐,为百姓,为天下苍生最终病死于床榻,结果换来的是魏府战战兢兢。

我魏叔玉虽不敢说才高八斗后无来者,但敢说前无古人,一生所学却不敢人前暂露,是何等悲哀。现已远走海外,穷其一生,尽展所学为华夏昌盛创万世太平。

争一息之地,人当杀人,佛当杀佛,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吾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今我魏叔玉居往海外,不争中原之地,四海之处将任我驰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若动我,必将血溅三尺。

望陛下尽享中原繁花似锦,我欲乘风破浪,纵横四海。”

魏叔玉敬上。

听完简洁直白的一封书信,庙堂面面相觑,无语以对,心思各异,这摆明了是告诉大家,海外是他魏叔玉的了,也有些门阀子弟心里在想,我是不是也联系家族去海外创一番事业,比在庙堂战战兢兢的好吧!毕竟那可是自己的地盘,就算当皇帝都没有问题。

李二陛下又哈哈......哈哈......大笑起来:“才高八斗,前无古人,好大的口气,他咋不说还后无来者呢。”

这时又听到外面喧哗声:“陛下,一个侍卫在外面有事禀报。”

宣进来,来人是高真行,来到太极殿对李二陛下行礼说道:“陛下,渭水出现二条大帆船,一车车黄金从船上卸了下来,说是程国公、尉迟国公、还有房国公三家的分红,起码有几十万貫银钱,还有很多珍珠,玛瑙,翡翠,香料,稻种,稻米,整整二大船,现在百姓多在渭水观看,购买稻米,送稻种。”

听完,李二陛下脸色黑了又黑,看着下方诸位臣子,不用想也知道想什么,肯定是想魏叔玉打造多大的帆船,从海外带来了多少黄金,多少银钱,与其在这里无心朝政,那就大大方方的一起去看看。

预算大笑一声:“哈哈......好,既然这样,朕也去看看,到底是多大的船,让他魏叔玉这么大的底气,竟敢和朕叫板。”

渭水河畔,众人齐聚,远远的就看到堡垒一样的大船,心里不自由的打颤,这已经不是用船来说话了,这样的大船开到哪里都足够令人生威,望而止步,有些百姓还在呐喊:“大唐万胜。”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已经和大唐没有关系了,虽然船头还挂着大唐的旗子,却被朕推向对立,难道朕老了吗?朕容忍了魏征一辈子,死了却不能容忍他一次,要是早知道他有个这么出色的儿子,要么早早的杀了,要么就好好的利用。

当年就是在这里,朕搬空国库,逼迫签订《渭水之盟》。然而又是在这里,自己臣子的儿子也来逼朕了。派船队拦截这两艘大船也绝无可能,这样的大船就是朕的五牙战舰肯定也挡不住于其一幢。

五牙战舰就是当年隋炀帝乘坐的,在当时的时代应该也是最豪华,最厉害的战舰,可惜没有发展下去,而大唐就已分崩离析。

李二陛下想到这里,既然当不住,那朕就大大方方的给你四海之地,封你四海王,让你魏叔玉驰骋四海之外,将来你要是反攻大唐,那天下百姓会似你为乱臣贼子,想到这里,李二陛下对内侍王德耳边说了几句。

王德听完很快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当下命令侍卫开道,口里也大喊一声:“陛下驾到,一众人等禁止喧哗。”

渭水岸边人等听到陛到来,几方观望,这才看到长安城方向一队侍卫护着李二陛下走来,众人齐齐一辑及地:“参见陛下......”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说道:“免礼”

王德随即走到渭水岸边对着船上众人问道:“郑国公魏叔玉可在。”

薛仁贵得知陛下来了,毫不犹豫走到船头,对着李二陛下拱手行礼说道:“草民薛仁贵参见陛下,魏叔玉远在琉球,一时还无法回到长安,草民这次来也是接魏府人等去海外居住,望陛下准许。”

果然和猜想的一样,魏叔玉是不会在来长安,当下不是气恼的时候,李二陛下随即说道:“魏叔玉是朕的肱股之臣魏征的儿子,现在大唐的郑国公,既然魏叔玉已然决定居住海外,纵横四海,那就应该名正言顺,来人,传旨。”

内侍王德随即拿出圣旨,当众大喊邑声:“圣旨下,魏叔玉少年雄心,壮志四海,凌云壮志、气冲霄汉,赐予四海之地,敕封四海之王,魏王,为大唐驰骋海外,永保太平。”

王德魏叔玉不在,薛仁贵,你带魏王接旨吧!

薛仁贵听完圣旨愣住了,听到内侍王德喊话这才反映过来,随即激动的大喊一声:“草民带魏王接旨,谢陛下隆恩。”

突然百姓呐喊起来:“大唐万年,陛下万年,大唐万年万年,大唐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