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北宋小山贼 > 第二十八章 水车

第二十八章 水车

徐牧野走后良久,萧玉娥才睁开眼睛,不知想到了什么,脸庞一片酡红,轻声呢喃:

“真暖。”又阖目睡去。

徐牧野做贼心虚,匆匆出了萧玉娥的闺房,走在寨里的石巷道里,见寨里的三个村妇扛着锄头要去后山种地,手里还各提着一个小布袋。

一问才知,如今正是春种时节,老鸹寨的山贼家眷都在后山开了一些荒地,打算种一些麦,以作裹腹。

平日里老鸹寨若抢到了粮食,则会依据功劳大小,将粮食分配下去。

若没抢到粮食,山贼们倒是有存粮饿不着,不过众家眷可惨了,只能忍饥挨饿或者去山上拔野草吃。

宋史上关于穷苦无地百姓吃野草的记载比比皆是,也不稀奇。

老鸹寨的粮食本就不充裕,如今山寨里山贼有一百五十人,山贼家眷也有三百多人,徐牧野为了笼络人心,已经将粮食分出大部分给众贼。

米仓道所过的商货多为茶盐布匹,少有粮食,所以徐牧野觉得若是山寨里的人能自己开荒种地,自食其力最好不过。

徐牧野闲来无事,也跟着几个妇人来到后山,见黑面郎岭半坡上有老大一片稀疏的林子,稀稀拉拉地分布着几块松土地。

不过二三亩的样子,七零八碎,两个妇人来了以后,便要在干巴巴的土上直接开土播种。

徐牧野诧异道:

“这地如此干燥,又没有粪肥,能长出来麦么?”

“寨主不知道,这坡地势比山泉水高了一丈,难以引水,山寨里也没有多余的粪肥,我们都是靠天吃饭,能长多少,就是多少。”

徐牧野听罢,登时无语:

“为何不造一个水车,把水引到高出?”

“男人们都要护卫山寨,山寨里也没有会作水车的木匠。”

那村妇垂首回道。

“这样种下去,一亩地能不能得一斗麦都难说。”

“你先不要种了。”

“我去寨里问问有人会作水车不?若是没有,那就叫人下山去抢一个木匠来,为山寨造一架水车。”

徐牧野忙奔回山寨问了老鸹寨原来的山贼,果然没有木匠,倒是有两个会打铁的铁匠,不过山寨里可没有冶铁的炉子。

徐牧野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技术工种,忙叫两人不必再守卫山寨了,以后每个月月钱加一百文,成立一个铁坊,专门为黑灯寨打造农具和兵器。

两个憨厚山贼霎时喜极而泣,既能干回自己的老营生,月钱还比其他人高,何乐而不为。

出乎徐牧野预料的是,吞骨寨里竟然有一个木匠,叫马鸿业,家中三代都是木匠,因得罪了村里的恶霸,逼不得已才投靠了老鸹寨活命。

徐牧野霎时大喜,吩咐吞骨寨的人守好山寨,而其余的山贼,则扛着斧头、锄头来到了山寨后头的土坡上。

徐牧野了解水车原理,也知道宋时的水筒车已经相当先进,不需要改进。

水车极像后世的大风车,用长木拼成风车一样,再用麻绳固定,水车的四周绑上倾斜的竹筒,高的一头无底,低的一头有底。

然后凭借水流的带动,将竹筒里灌满了泉水,等竹筒转到最高处时,有底的那头来到高处,竹筒里的水顺势而下,倒在早已准备好的水渠或者竹节里。

凭借水车的高度,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水提至一丈高。

徐牧野和木匠马鸿业去河上察看地势,选择建造水车的位置,其余的人则主要平整土坡,将土坡上的大树和野草全都连根拔起,修成层层而下的水田。

因徐牧野说土坡整成水田以后,就是黑灯寨的公田,公田里的粮食都是给山寨里的妇孺老幼吃的,汉子不会吃公田的粮食。

众贼听罢欣喜若狂,对他们来说,家人能填饱肚子,比自己吃饱更为重要。

所以所有的汉子都特别卖力,将整个土坡都用锄头犁了一遍,深达一尺,就连深埋在土里的虬结树根也被挖了出来。

超过一丈的端直木材留作水车之用,其余的则运回山寨,晒干以后留在冬季烧火取暖,有几窝山猪本藏在林子里歇凉,也被众人赶的满山乱窜。

一百来号山贼用了不过一天,就平出七八亩的水田,马鸿业的水车也初具雏形。

徐牧野叫人砍了许多楠竹一劈两半,做成水渠,将水引到最高处,再用竹节水渠引到水田里。

三天以后,众贼平出足有五十亩水田,共三十梯大水田,高达丈五的水车已经架好,随着水流的推动缓缓将泉水灌进竹节水渠里,顺着水渠一直流到水田的最上一梯,而后一梯一梯,逐渐往下灌去。

所有的山贼和妇孺都痴痴地望着清澈地泉水,缓缓浸润田里的每一寸土地。

蜀地的人喜食稻米,若不是因为山上无水浇灌,又怎么会种麦?

他们都是失了田地的农户,如今徐牧野又给了他们公田,虽然并不属于自己,可这地里的粮食却是给自己吃的,一升都不用给山寨上缴,如何能不感激?

“诸位大嫂,以后这公田里不管出多少粮食,都是你们的,是多是少,就看你们伺候的好不好了!”

徐牧野也满心高兴,朗声说道。

“这么好的水浇地,我恨不得睡在这里。”

一个山贼瞧着水田,两眼放光道,众贼一片哄堂大笑。

“这是寨主给婆娘们种的,赵五,你若要种,可是多了两个东西。”

有人笑着揶揄道。

此时众人看向徐牧野的眼神才终于多了几分真挚,徐牧野一来便解决了山寨妇孺吃饭的问题,这相当于解除了众山贼的后顾之忧,皆大欢喜。

萧玉娥也藏在人群里,见徐牧野意气风发,美眸中不禁异彩连连,想要往前几步,却又不敢,只能偷偷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