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这个书生太凶猛 > 第七十五章 北晋名士

第七十五章 北晋名士

望不到头的长街占满了扔菜的路人,士兵饱受着煎熬,坐在马车中的一众才子红着脸,装聋做哑,这比想象之中的礼待有些差距。

至于元安则完全没有这些烦恼,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沉浸在美梦鼾声如雷,此刻简直成为独树一帜的奇葩。

徐海波虽骑着高头大马与吴达并排向前行驶,但面对如此处境,这张老脸顿时也有些挂不住,更多的则是恼怒。

隐忍不了的徐海波寒声道:“贵国的礼待难道就是这般行径?”顿时摇了摇头:“这街中的的百姓真是为贵国蒙羞啊。”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讽刺意味,想为自己争取一些颜面。

谁知吴达侧头望了一眼,冷笑道:“徐将军有所不知,我北晋向来推崇民主自由,百姓的行动、言语,朝廷从不干涉,他们甚至可以当街说朝廷不作为,也可以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是混蛋,这一切皆是他们的权力。”

“但据我所知,你们南晋的百姓时刻都要谨言慎行,稍不留神说错话都有可能如狱受罚,这种制度真是令人唏嘘,不过徐将军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应该会喜欢的。”

徐海波一时间竟不知道要说什么,把扔菜谩骂竟说成民主自由,可这两国之间交往应有的礼数起码在吧。

但无奈徐海波没有读过几天书,从交谈中他可以感觉到吴达的嘴皮子不会比他的武功弱,争执下去,灰头土脸的依然是自己,所以选择了沉默。

刚好一片白菜叶子被扔在了他的身上,徐海波眼神中藏着隐隐的愤怒,将落在身上的菜叶子捏在手里,片刻塞进了嘴里,咀嚼起来,他嚼的似乎是一块带筋的牛肉,但其实只是一片白菜叶子,并且还是沾有泥土的那种。

车队行驶的很慢,似乎是故意而为之,但硬着头皮终于还是熬到皇城门前,宏伟的城楼前,起码站着六七名精干的守卫。

吴达掏出腰牌,让车队顺利走入皇城门内,随后要求所有人上缴武器,徒步前往大殿,由于元安还在昏睡,便没有敢打扰。

士兵被安排在马厩守候,这待遇真是无比可怜,而那一众才子及两位翰林院学士跟随着吴达缓缓前往大殿。

北晋的发展不可小觑,光凭皇宫的规模的来看跟南晋相比也毫不逊色,无论是石雕的龙图,或是脚下的地板,都是透着浓重的肃穆。

亭台楼阁的外表处处可见匠人的用心良苦,雕刻的图案十分精细,但却一点都不花哨,雅致、大气,这比在南晋盛传的样子极不相符。

在南晋的说法中,北晋是一个很穷苦的国家,饿死人是很常见的事情,皇室一族住的房子还抵不过南晋一个王侯的府邸。

如今打眼一看,这TM到底是谁在胡说八道,蔑视敌人的后果就是自取灭亡,所谓骄兵必败正是这个道理。

说话间,众人走进了大殿,看来北晋似乎早就知道了车队会何时抵达,大殿两旁整齐的站着朝中大臣及北境的才子。正前方的皇座中是空的。

北晋的皇帝死的早,据说一直是皇后执政,如此看来这个女人绝非池中之物,能将北晋发展这般模样,不得不令人佩服。

可笑的是当南晋的才子看到北晋的才子,竟会投着一种仰慕之情,这其中原因当然是因为今年的这几位才子都大有来头。

彦如,年仅十六,作诗三百二十八首,其中上过诗榜的诗就超过十首,诗榜是南宫所创,每一年最优秀的诗词都被列入榜单,第二年又从新开始挑选,而今天榜单的前三皆被元安所占,导致北晋对此颇为不爽。

尤其是《将进酒》更被誉为百年难得一见的神诗,郑少秋的名声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追随的粉丝绝不仅限于京都的老百姓。

就是在北晋依然存在郑少秋的诗迷,听闻这次诗词大会有郑少秋参加,从周围偏远州县跑来的诗迷都不下百人。

林天宇,年仅十八,师呈北晋墨家,虽说作出的诗目前也只有几首,但几乎每首都是精品,令人赞不绝口,就连先帝也收藏过这位少年的诗词,可见才华横溢。

还有几位才子的履历虽然比不了以上这二位,但也丝毫不弱往年也是吊打过南晋才子的,从此刻的神色来看都充斥着不屑一顾。

还有一位天才少年没有在这回的诗词大会中报名,此人便是南宫的唯一弟子“锦良”也是这回元安准备刺杀的目的。

乘着皇后还没有到来,彦如便当众人面叫嚣道:“不知你们哪位是郑少秋?”

“额....”

徐海波淡淡说道:“郑大家在途中受伤,还在休息中,所以此次不能面圣。”

“什么?”

“不能来啊还是不敢来,我看此人就是心虚。”林天宇调侃道,随后另一位才子附和道:“我就不信郑少秋年仅二十而已,就能作出将进酒那般神诗。”

“.....”

徐海波不悦道:“若郑少秋没有那般本事,那为何又敢来参赛?”

彦如负手而立,扬声道:“到了北晋,偏偏这么巧就能受伤,如若倒是比赛当天,他依然未好怎么办,你们会不会以此为理由让郑少秋躲避比赛呢,这样一来,他的名声还在,回到自己国家还能继续吹嘘,真是高啊。”

这些人不是想当众诋毁或者挖苦,他们是真的不相信郑少秋能有那般绝世的诗词才华,这在他们的认知中是不可能的。

这便好比在后世随便告诉一个人说三岁的男子就会开飞机,如若没有视频为证,不会有人相信这种荒唐的事情,他们此刻的心里就是这般。

毕竟大家都是作诗的文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难度,如果没有几十年的阅历与见识怎可凭空就能做出那等诗词,这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情。

所以他们想亲眼看到郑少秋的出现,想亲眼看到他所展现的才华,否则无论传的有多么的神乎其神,他们依然不会相信。

如今听到郑少秋负伤便更加可疑,或者说他们感觉到这更加符合他们之前的猜测,郑少秋只不过是南晋包装出来的天才诗人。

让世人觉得南晋会因此人将诗词带到高峰,还有流传的种种事迹,列如当街赋诗,与民为伍,传的几乎跟从天而降的圣人的一般。

这一切怎么看都像是南晋编造的一个巨大的谎言,所以此次诗词大家,他们的目的可不只是羞辱郑少秋的这么简单。

而是想让诗人皆知论诗词文化,王者必属北晋无疑,其他的都是浮云。

“皇后到!”

随着太监一声尖长的声音,百官齐齐跪在地上,南晋的一众人也随之跪在了地上,片刻一位头戴金叉,身穿凤袍的华贵女子轻柔的走近了龙座,这个女人长得不漂亮,但浑身却散发着一种庄严圣洁的味道。

他的眉宇间有帝王般的霸气,双眸中又能突显出一个女人的睿智,仅仅从表相来看,北晋的皇后果真不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