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隋朕是暴君 > 第七十一章马邑之战

第七十一章马邑之战

“太子说的不错,他指使刘武周和宋金刚叛乱,目的依然是将太子逼出雁门。”蒙毅双眸闪烁冷厉的神光:“然后以给始毕可汗报仇的名义血屠雁门。只有这样做,他才能让草原各部归心,拥戴他为大可汗。”

杜若晦不声不响的站起身来,走到堂下躬身一拜:“请教太子,是先攻马邑,还是楼烦!”

“这句话怎么说!”杨暕惊讶道。

“不满太子,当年我弃官而走,曾经在宋金刚那儿待过一段时间。”杜若晦有点尴尬:“后来,他和魏刀儿被窦建德打败,我就跟他来到了马邑。等他驻兵楼烦,就开始贪酒好色。不思进取。我见他难成气候就不告而别。但是,刘武周并不知道,我偷偷的走了!”

杨暕和众将眼神一亮。

远在先秦时期,始皇帝大将蒙毅,就在雁门关外驱逐匈奴,围城养马,这才有了马邑这个名字。

汉武帝时期,马邑之谋解开了西汉王朝北伐匈奴的大幕。到了大隋,雁门关外的土地,都属于马邑管辖。南起雁门关、北至杀虎口,人们就走出了一条马邑古道,古道南延北伸,形成了中原和大漠以至中亚、欧洲互通的交通大动脉,并保持着类似于丝绸之路一般的畅通。

也是西域各王,朝拜天朝皇帝的一条重要道路。

因此,雁门郡所辖的城堡,并不贫穷,反而是一条通商的要道。

而根据杜若晦的说法,宋金刚和刘武周图谋楼烦,是因为这是通往山西晋阳的一条交通要道,从楼烦出发,直奔晋阳,就可以席卷整个山西。

而楼烦对于杨暕也同样重要,占据楼烦,就可以威逼陇右薛举,得陇望蜀。

休整了三日,杨暕就踏了平乱之路。从雁门出发,直奔马邑。

杨暕总感觉,带着两万兵马似乎是去打架。胯下的照夜狮子,似乎也感觉到了战争来练,异常的兴奋,行军途中,不是龙吟般的长嘶一声,让左右的战马不敢轻易靠近。

他留在雁门三天,做了战争的部署。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现在杨暕不缺钱就缺粮,好在有运城支持,在加在苏威的号召下,雁门的豪绅氏族,为了支持太子打好平乱第一战,也捐献了一部分粮食。

当然,杨暕有言在先,这一部分粮食都登记在册,算是官府借粮,欠下的粮食,一粒不少的归还。

不过,大部分的豪绅对这句话并没放在心,皇帝陛下在雁门的时候多次借粮,甚至放下话来,一旦雁门之围解除会加倍补偿。结果雁门大战之后,皇帝车驾直奔晋阳,谁敢追去要账!

而这位太子似乎和阀门权贵富豪有仇,先是李渊和柴邵,就连被他杀了的云定兴,也不放过。平定雁门之后,直接让长孙顺德和房玄龄,快马回到长安,直接将云定兴的九族灭了,家产充公。

本来这次平乱,李靖主动请缨,但是杨暕却坚持自己出征,他必须向天下释放一个信号,大隋太子对叛乱绝不容情。

而且李靖还有一个重任,驻军宁武城招募和训练新兵,尽快补足扩充麾下的骁果飞骑。是在脱不开身。

雁门郡城陈孝意,陪同李靖收拢三十六城的残兵,本来以为很难,但施行起来却出人意料的容易。府兵一听是率领四万骁果,大破三十万突厥狼骑,砍了始毕可汗脑袋的太子募兵,纷纷从藏身之地走了出来,响应招兵。

很快,陈孝意就召回了三万残兵,一部分受伤较重的,李靖带着先回雁门休整,自己带着一万步卒和杨暕汇合。

杨暕自己带的玄冥铁骑也不多,除了自己扈从两千玄冥铁骑,就一万骁果飞骑。

剩下的两万骁果,交给了来护儿统御,镇守雁门郡。

李秀宁持太子印玺,和苏威等文臣,负责招募流民,分发土地。阴世师所部飞骑回长安,那是大本营,杨暕也担心长安空虚让窦建德有机可趁。

虽然陈孝意招募回来的府兵,无论是从训练还是盔甲精良,都比不玄冥铁骑,但是对于真正的军人来说,沙场的血腥磨练,才是最佳的训练。

除了蒙毅,陈孝意和阴弘智,甚至阴凤娇都随同出征。

出了雁门关,风沙就开始加大,似乎老天爷也在考验杨暕的毅力,行军一般,就连续出现阴沉天气,风沙暴起,几里外都难以看清楚,这让行军增加了不少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