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郧国公的欢乐生活 > 四、初见长乐、晋王

四、初见长乐、晋王

自上次从宫里回来后,殷钰就开始研究长孙皇后的气疾。

“气”是中医学中的术语,《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殷钰在纸上一一写下长孙皇后患气疾的原因:遗传、心病、难产后遗症

彩蝶姑姑说长孙皇后气疾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应该是长孙家族基因中包含这种慢性疾病。娘娘最惧热,应该是肺气过热导致,也就是现代的哮喘了。

心病就是心力憔悴导致的身心俱疲。纵观一生,长孙皇后一生命运坎坷,幼年被赶出家门,寄人篱下,嫁给李世民后又频繁地为李世民的大业奔波,贞观年间又梳理后宫,保护忠良,劝解太宗等等。

殷钰摇摇头,在这种长年累月高强度的生活当中,长孙皇后还能身心健康,才有鬼了。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诞下七个子女,妇女生产本身就是一次气血的大亏损,长孙皇后崩于贞观十年,也就是新城公主出生后一年,大概率是因为她产下新城公主后精气神过于透支,以致难以恢复。

殷钰看着纸上所写,没有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撑,也只能写出这些个大概了。“看来得一一对症下药,病根难愈。自己也只能是尽力了。”

当殷钰想着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的时候,珈琴走了进来,“爷,陈叔让人从前厅来说,晋王殿下派人来发帖子,邀您今日过府一聚。”

“嗯,哪个晋王?”殷钰想的太入迷,等反应过来也是一惊,晋王不就是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吗?自己虽然无心朝堂,但是未来的天子啊,有多少人想着法儿的巴结。

“好。去和发帖的人说,让他先行回府,我们现在就准备马车去晋王府赴约。”

坐在马车上的殷钰想着这个未来天子也是正值壮年开始遭受各种家族遗传病的折磨,原主本就与李治交好,嗯,就当自己悬壶济世了。

晋王府

一走进晋王府大门,丫鬟下人们都很自然的开口“郧小公爷好”,看来两人是真的交情好啊,以前的殷钰肯定没少往李治这跑。

这边花园里,琴声悠扬,石桌一侧坐着身着青色华服的小少年,看年纪不过七八岁,却已能看出眉目间的俊朗。另一侧的妙龄少女则是着一身浅蓝色的宫裙,身披相同色系的翠水薄烟纱,简单的发髻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插着一支小簪。

两人都紧盯着棋局,深怕一着不慎便满盘皆输。

殷钰和珈琴在晋王府丫鬟的领路下,来到花园不远处。“原来今天公主殿下也在晋王这里。”珈琴轻声对殷钰说。

本没注意到的殷钰一边继续走,一边朝那边看去,脚步却停下了。好歹我们殷钰也是现代穿越而来的,在现代生活了二十几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也是可以拍着胸脯对别人说“阅女无数”的啊。

可是现在,殷钰只想表示,原来真的有人是自带滤镜的美,原来历史上那些“四大美人”倾国倾城也不是夸大的,原来这就是历史上的唐太宗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

殷钰不自觉的就把当初在纪录片里看到的长乐公主的墓志文念了出来。“公主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

他的声音,正正好让在场的人都能听见,本来专注棋盘的长乐公主听到殷钰的话,执棋的手微微一顿,方才下棋子。李治听到殷钰的声音,扔下手上的棋兴冲冲的走过来,“阿珩哥,来的挺快的啊!我正和大姐无聊的下棋呢。”

“晋王殿下邀约,我敢怠慢吗?”殷钰打趣道。

不够高的李治毫不客气的勾住殷钰的肩膀,殷钰也是稍微弯了弯腰。“这不是你前些日子因为我大姐风筝的事情受了伤,昏迷中母后又不准去打扰你。今儿正好大姐在我这,我就想着把你叫过来。”

待殷钰坐下,长乐也开口道,“钰珩,可好多了?”

“多些二位殿下关心了,我这好着呢,活泼乱跳的。前几日还进宫去看皇后娘娘了”殷钰笑着说。

“哈哈哈,我知道。母后还让你带了很多板栗糕回府是吧?”李治大笑,“你说你吃这么多年,怎么就不会吃腻啊?”

殷钰前后左右看了看,低下头悄悄的一本正经的对李治说,“说实话,有点腻了。”

李治一脸得意的样子,“哈哈哈,可让我抓到阿珩哥的把柄了,日后若是阿珩哥惹我了,我就进宫向母后告状。”

“我可是把殿下当成好兄弟才如实相告的,这太不讲兄弟情义了吧!”殷钰看着眼前这个调皮的小少年,真的是一点都没法把他和史书上记载的唐高宗重合。

殷钰和李治在花园里天南海北的胡吹乱侃,长乐在一旁含笑的看着二人,脑海里却不时的回想起殷钰所念那几句话,以前她怎么没发现他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夜渐渐临近,李治留下二人一起吃晚饭,殷钰真心觉得这就是个话痨皇子,于是一旁的长乐在殷钰眼中更显得不一样了。

席间李治突然开口问道,“大姐,听闻父皇母后在为你选择驸马了。”

长乐并未搭话,这种时候殷钰简直就想当个小透明好好地吃饭好嘛,虽然他也很八卦,毕竟历史上长乐的驸马可是自己的表兄长孙冲啊。

李治见长乐没理她也不在乎,依然自说自话,“要我看,整个大唐是没人能配得上大姐的。你说是吧?阿珩哥。”

殷钰差点没把饭喷出来,这个晋王,挖坑一级棒啊。“咳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大唐的青年才俊还是很多的,而且有皇上和娘娘亲自把关,总是会挑到最好的。”

李治突然眼睛一亮,“哎,阿珩哥,我觉得你……”

“小九,食不言寝不语,圣贤书都忘了?”长乐轻声阻止李治继续说下去,李治只好挠挠头作罢。

饭后,殷钰、长乐各自乘车离开晋王府。

这边回国公府的马车内,“珈琴,我那长孙表兄,他是怎样的人?”

“长孙公子入朝为官,如今是秘书监。是长安城中有名的青年才俊呢。”

殷钰点点头,也对,不然李老二那家伙也看不上啊,自己的嫡长女下嫁自己布衣之交的嫡长子,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威望。

珈琴见殷钰若有所思的样子,打趣道“入朝为官又怎样,只是我们家爷不愿意而已,不然哪有其他国公之子的事。”

殷钰伸手敲了敲珈琴的头,“切莫胡说,表兄身为长孙家嫡长子,定是才华出众的,哪儿能如此比较。”

珈琴揉了揉头,“知道了,爷。”

另一边回皇宫的马车内,长乐的贴身宫女莫淇见自家公主沉默不语,“公主还在想席间晋王殿下说的话吗?殿下准是刚好想起这事了,才开口问的。”

“莫淇,你觉得钰珩怎么样?”

“郧小公爷?出名的知书达礼,温文尔雅,不像其他那些个国公的公子们,只知道花天酒地的。”

“那,如若配我呢?”

莫淇惊呼,“公主,您是想……那郧小公爷是好,可惜老国公很早就仙逝了,国公夫人前几年也去了。听说郧小公爷又无心仕途,如今这郧国公府也就只有个空闲爵位在。您是嫡长公主,身份尊贵,皇上和娘娘定会为您选出合适的驸马。”

长乐摇摇头,莫淇说的她何尝不懂?作为嫡长女,父皇对自己的婚事是何等的看重,从贞观五年起,就为自己筹备嫁妆,更是诏令有司准备的嫁妆要加倍于自己姑姑永嘉长公主,后魏征大人和母后出面才让父皇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时自己尚且年幼,议婚之事还不急于提上日程。可随着自己年纪渐长,最近也是频繁的听到父皇和母后提起这件事,而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和开国功勋们谁不想得此殊荣呢。

此时长乐会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她感觉到殷钰不一样了。她稍长殷钰两岁,二人算是青梅竹马长大,以往的殷钰也称得上是温文尔雅,却没这么健谈有趣,可以说有点呆板。又逢今日听到殷钰念的那几句话,才想起他也是满腹诗书,相识十几载,自己以往竟未发觉。

而前几日殷钰进宫见完母后,彩蝶姑姑也曾和她说过,“郧小公爷越发有谦谦君子的样子了,礼数周全,知进退。”

也许,母后有和自己一样的心思呢?